初升高新高一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2)(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升高新高一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2)(PDF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3 16:0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升高一物理卷 2
(满分 100 分,90 分钟完成,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60 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 4 次记录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17.52 厘米 B.17.31 厘米 C.17.32 厘米 D.17.30 厘米
2.观察图中的小旗,关于小船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小船一定向左运动
B.小船一定向右运动
C.小船可能静止
D.小船一定静止
3.足球被运动员踢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 ( )
A.它受到一个向上的踢力 B.它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
C.它不受力 D.无法判断它是否受力
4.三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铝球、铜球和铁球(ρ 铜>ρ 铁>ρ 铝),将空心部分注满水
后,质量最大的是 ( )
A.铝球 B.铁球 C.铜球 D.三个球的质量一样大
5.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 ρ1、ρ2,取相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则此合金的
密度为 ( )
1 2 A. 2 B. 1 2 C. 1 2 D.
1 2
2 1 2 1 2
6.两个分别用铜和铝制成的质量相同的正方体(ρ 铜>ρ 铝),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
两个竖直向下的力 F1、F2 作用在它们上表面的中间,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
力 ( )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都有可能
7.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则 ( )
A.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铁块与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8.两实心球 a、b 的密度之比为 4∶3,体积之比为 1∶2,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
为 2∶3,则可能是 ( )
A.两球均沉入水底 B.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
C.a 球下沉,b 球漂浮 D.a 球漂浮,b 球下沉
第 - 1 - 页 / 共 6 页
9.张明和李彬在超市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推动着购物车,张明车上的东西比李彬车上
的多,若他们在水平走道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则 ( )
A.张明做功多 B.李彬做功多
C.两人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做功多少
10.如图所示为等刻度的轻质杠杆,A 处挂一个重为 2 牛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则在 B 处施加的力 ( )
A.可能是 0.5 牛 B.一定是 1 牛
C.可能是 2 牛 D.一定是 4 牛
11.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线的传播方向有时不发生改变
C.入射角一定小于折射角 D.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
12.如图所示,B 为 AC 的中点,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缩
小的像,则凸透镜 ( )
A.应该放在 B、C 之间的某处
B.应该放在 A、B 之间的某处
C.应该放在 B 点
D.可能放在蜡烛的左侧某处
13.如图所示,把一张纸卷在一半是铁,一半是木头制成的长方体上,
然后放在火焰的上方烤,将出现的现象是( )
A.卷在铁上的那一半纸先被烤焦
B.卷在木头的那一半纸先被烤焦
C.同时被烤焦 D.都不会被烤焦
14.甲、乙两只体积不同的实心铁球,已知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现将它们投入同一沸水
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 ( )
A.热量一定由甲传递给乙 B.热量一定由乙传递给甲
C.热量可能由甲传递给乙 D.没有发生热传递
15.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塑料小球,小球被吸引,这个小球( )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 D.一定不带负电
16.甲乙两办公室,为了互相传呼方便,在两办公室里各安装了一个电铃。要使两办公室
的任何一方按电键都只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正确的电路图应是 ( )
第 - 2 - 页 / 共 6 页
17.长度相同的两段镍铬合金线 A、B 串联在电路中,A 比 B 细一些,则通过它们的电流
和它们两端电压的大小关系是 ( )
A.IA=IB,UA=UB B.IA<IB,UA<UB
C.IA=IB,UA>UB D.IA<IB,UA>UB
18.如图所示电路,电键闭合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也都为零。将
两灯的位置交换后,两灯仍然都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有示数,这说明
( )
A.L1 断路
B.L1 短路
C.L2 断路
D.L2 短路
19.如图所示,A 为条形磁铁,B 为软铁棒,闭合电键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条形磁铁被吸引,则可断定 a 端为电源正极
B.若条形磁铁被排斥,则可断定 a 端为电源正极
C.若软铁被吸引,则可断定 a 端为电源正极
D.若软铁被吸引,则可断定 b 端为电源正极
20.下例的事例中,利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
A.夏天,太阳底下晒的石头会烫手 B.把烧红的铁块放进冷水中,水温升高
C.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D.在古代,人类用钻木取火
二、(20 分)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21.如图所示,(a)、(b)两条纸带是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两种不同的运动,其中 A、B 两点
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秒,B、C 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秒,D、E 两点间的时间
间隔是________秒,E、F 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秒。
22.磁悬浮列车以 360 千米/时的速度运行 8 秒,地铁列车以 25 米/秒的速度运行 40 秒,
两者相比,__________的速度大,__________通过的路程长(均选填“前者”或“后者”)。
23.手提水桶时,受力物体是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一本书放水平桌面上,这
本书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24.一根弹簧原长 200 毫米,下端挂 5 牛物体时,长 250 毫米,挂 2 牛的物体时,弹簧长
________毫米,当弹簧伸长 245 毫米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牛。
25.联欢晚会上,同学们将火柴擦燃,并点燃了篝火。某同学看到篝火的火焰后面的景物
在飘动,这是由光在________介质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
第 - 3 - 页 / 共 6 页
26.A、B 两物体相互摩擦后都带上电荷,若 A 与带负电荷的物体 C 相排斥,则物体 B 能
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物体 C,物体 B 带________电。
27.阻值为 48 欧的用电器,20 秒内有 10 库电量通过,则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安,该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伏,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 伏时,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为
________安,此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欧。
2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由断开到闭合时,电
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29.合上电键后,若通电螺线管上方的小磁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则小磁针 a 端是________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通电
螺线管的磁性将________。
30.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时,热水袋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________(选填“减少”、“不
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三、(20 分)计算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
31.如图所示,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刚好行驶
在人与山之间时拉响了汽笛,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 1 秒后听到汽笛
声,又经过 1.2 秒后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汽笛声。求:人与山之间的
距离(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
32.一空瓶质量 200 克,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700 克,现向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
金属质量共为 1000 克,然后再向瓶内灌满水,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总质量为 1410 克。求瓶
内金属的密度。
33.测得一块铜和铝的合金块,质量是 17 千克,体积是 4.0×10-3 米 3,求该合金块含铜、
铝质量各为多少。
34.将质量为 2.5 千克的铁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后,迅速投入冷水中,最后水温升高
到 30℃,问铁块放出了多少热量[c 铁=0.45×103 焦/千克·℃)]?
第 - 4 - 页 / 共 6 页
35.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25Ω”字样,闭合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测得电流表的最小读数为 0.2 安,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1 伏。求:
(1)R1 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安时,滑动变阻器 R2 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第 - 5 - 页 / 共 6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C B C C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A D C C C B D
21. 0.06;0.06;0.04;0.04
22. 前者;后者
23. 水桶;手;地球;书
24. 220;4.5
25. 不均匀;折射
26. 吸引;正
27. 0.5;24;0.125;48
28. 不变;变大
29. N;减弱
30. 减少;热传递
31. s1=vt1=340×1=340m
s2=vt2=340×1.2=408m
s=s1+s2/2=340+408/2=544m
32. m 水 1=700-200=500 克,
m 水 2=1410-1000=410 克,
Δm 水=500-410=90 克,
m 金=1000-200=800 克
Δm 水/m 金=ρ 水/ρ 金
ρ 金=m 金 ρ 3 3 3水/Δm 水=800×1×10 /90=8.9×10 千克/米
33. m 铜+m 铅=17 千克 V 铜+V 铅=4.0×10-3 米 3
8.9×103×V 铜+2.7×103×V 铅=17 千克
V 铅=3.0×10-3 米 3 V 铜=1.0×10-3 米 3
m 铅=8.1 千克 m 铜=8.9 千克
34. Q=cmΔt=0.45×103×2.5×(100-30)焦=78750 焦
35. R1=U1/I=1/0.2=5Ω
U=I(R1+R2)=0.2×(5+25)=6V
R’=U/I’=6/0.4=15Ω R2’=R’-R1=15-5=10Ω
第 - 6 - 页 / 共 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