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同步减负作业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同步减负作业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4 21:44: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物理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
第六章 质量 密度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选择题
1.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二、填空题
1.据《南海日报》报道:“今年“荔枝王”重2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达到110g.
110g=   kg.若这颗荔枝的体积是1×10﹣4m3,它的密度是   kg/m3.
(2021北京)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27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    。
物质 密度/(kg m﹣3)
银 10.5×103
钢 8.5×103
铁 7.9×103
铝 2.7×103
3.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 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_______ 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相当于_______ kg/m3 。
三、实验探究题
1.(2021黑牡鸡朝鲜族)在湄江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小明捡到一块形状怪异的小化石,为测量小化石的密度。他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用天平称出小化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化石的质量为______g;
(2)用量筒和水测量小化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______;②小化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量程;
(3)小化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小化石的密度是______g/cm3;
(4)若小明先测出小化石的体积,将小化石从量筒中取出,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求出小化石的密度。这样测出小化石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芳芳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0”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步骤二: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盐水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总。如甲图所示,并记录。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并记录。
步骤四: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并记录。
步骤五:根据已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待测盐水的密度,并记录。
(1)请根据以上信息将表格中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g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g·cm-3)
______ 124 ______ 30 ______
(2)小华同学测量相同待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两位同学测出的盐水密度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或“=”)。
3.(2021福建)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小华想测量稻谷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稻谷种子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m1=______g;
(2)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V1为300 mL,将上述种子放入量筒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______mL;
(3)种子的密度ρ=______g/cm3,与真实值相比ρ偏______,理由是______;
(4)小华经过反思后改进了实验方案:将量筒中种子倒出,用纸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测得种子总质量为m2,则种子密度ρ=______。(用ρ水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四、计算题
1.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3×10 11m3,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物理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
第六章 质量 密度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选择题
1.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答案】C
【解析】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按照这个顺序操作,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二、填空题
1.据《南海日报》报道:“今年“荔枝王”重2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达到110g.
110g=   kg.若这颗荔枝的体积是1×10﹣4m3,它的密度是   kg/m3.
【答案】0.11;1.1×103
【解析】110g=110×10﹣3kg=0.11kg
ρ=m/v==1.1×103kg/m3
(2021北京)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27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    。
物质 密度/(kg m﹣3)
银 10.5×103
钢 8.5×103
铁 7.9×103
铝 2.7×103
【答案】(1)左;(2)10;(3)2.7; (4)铝。
【解析】(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则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左端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图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60mL,
则金属块的体积:V=60mL﹣50mL=10mL=10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2.7g/cm3=2.7×103kg/m3
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铝。
3.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 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_______ 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相当于_______ kg/m3 。
【答案】39g 5cm3 7.8 g/cm3 7.8×103kg/m3
【解析】(1)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数值等于砝码盘中各个砝码质量之和加上游码示数。
m=20g+ 10g+ 5g +4g =39g
(2)放金属块之前,量筒内水的体积V1=25cm3 ,放金属块之后,量筒内水的液面示数
V2=30cm3
V=V2-V1=30cm3- 25cm3=5 cm3。
(3)根据密度公式ρ=m/V 得到金属块的密度
ρ=m/V=39g /5 cm3=7.8 g/cm3 =7.8×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
1.(2021黑牡鸡朝鲜族)在湄江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小明捡到一块形状怪异的小化石,为测量小化石的密度。他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用天平称出小化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化石的质量为______g;
(2)用量筒和水测量小化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______;②小化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量程;
(3)小化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小化石的密度是______g/cm3;
(4)若小明先测出小化石的体积,将小化石从量筒中取出,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求出小化石的密度。这样测出小化石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74 (2) 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小化石 (3)3.7 (4) 偏大
【解析】(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小化石的质量
m=50g+20g+4g=74g
(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有两层含义:①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小化石;②水不能太多,穿天石浸没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程。
(3)由乙图可知,小化石的体积为
V=V排水=40cm3﹣20cm3=20cm3
则小化石的密度为
ρ==3.7g/cm3
(4)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时石头上沾有水,使得测量的质量偏大,测得体积准确,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测得石头的密度值将会偏大。
2.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芳芳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0”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步骤二: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盐水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总。如甲图所示,并记录。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并记录。
步骤四: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并记录。
步骤五:根据已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待测盐水的密度,并记录。
(1)请根据以上信息将表格中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g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g·cm-3)
______ 124 ______ 30 ______
(2)小华同学测量相同待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两位同学测出的盐水密度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或“=”)。
【答案】157 33 1.1 >
【解析】(1)烧杯和盐水总质量
m总=100g+50g+5g+2g=157g
倒出盐水的质量
m=157g 124g= 33g
盐水的密度
(2)另一同学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因烧杯壁粘有液体,不能将盐水全部倒入,致使体积偏小,根据公式判断出测量的密度偏大,即。
3.(2021福建)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小华想测量稻谷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稻谷种子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m1=______g;
(2)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V1为300 mL,将上述种子放入量筒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______mL;
(3)种子的密度ρ=______g/cm3,与真实值相比ρ偏______,理由是______;
(4)小华经过反思后改进了实验方案:将量筒中种子倒出,用纸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测得种子总质量为m2,则种子密度ρ=______。(用ρ水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1)153 (2)400 (3)1.53 大 种子浸没水中,由于吸水,测得其体积偏小
(4)
【解析】(1)稻谷种子的总质量
m1=100g+50g+3g=153g
(2)由图可知,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为400mL。
(3)种子的密度
因为稻谷会吸水,所以测得其体积偏小,质量准确,根据,密度偏大。
(4)种子吸水质量为
吸水体积
种子密度
四、计算题
1.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3×10 11m3,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吨?
【答案】3.93×1011t
解析】V=3.93×10 11m3
ρ=1.0×103kg/m3
根据密度公式变形有
m=ρV=1.0×103kg/m3×3.93×1011m3=3.93×1014kg=3.93×1011t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