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同步减负作业 1.4 测量平均速度(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同步减负作业 1.4 测量平均速度(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4 22:04: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物理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专题1.4 测量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
1.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赛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A.一 B.二 C.三 D.四
2.在“探究小车速度的变化”实验中,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小玲同学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就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B.为了便于计时,斜面的坡度应较小
C.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5cm/s
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
1.平均速度是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测量物体平均速度使用的物理仪器有______和______。使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公式______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做物理实验时,要有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要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要养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2.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点沿直线运动到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点到点是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点到点共运动 cm的路程,小球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为 cm/s(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 cm,木块在A、B间滑行的时间为 s,滑行的平均速度为 cm/s.
三、实验探究题
1.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具体的步骤。
2.(2021河南)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电子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进行测量的。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____cm;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是_______m/s;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m/s。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四、计算题
1.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
求:该小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物理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专题1.4 测量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
1.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赛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
2.在“探究小车速度的变化”实验中,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小玲同学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就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B.为了便于计时,斜面的坡度应较小
C.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5cm/s
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C
【解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2)斜面坡度小,小车运动速度慢;
(3)用v=计算全程平均速度;
(4)小车做加速运动。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正确;
B.斜面坡度小,小车运动速度慢,时间长,便于计时,故B正确;
C.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5m/s,故C错误;
D.小车做加速运动,故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平均速度是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测量物体平均速度使用的物理仪器有______和______。使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公式______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做物理实验时,要有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要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要养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答案】停表 刻度尺。V=s/t
【解析】平均速度是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测量物体平均速度使用的物理仪器有停表和刻度尺。使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公式V=s/t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点沿直线运动到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点到点是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点到点共运动 cm的路程,小球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为 cm/s(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加速 8.00 10
【解析】
[1]由图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则小球从A点到E点运动的路程为。
[3]小球从A点到E点运动的时间为
小球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
3.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 cm,木块在A、B间滑行的时间为 s,滑行的平均速度为 cm/s.
【答案】4.30, 2. 2.15。
【解析】抓住AB间距离,注意读数准确到分度值下一位。时间为两次数据之差。运用平均速度公式就出结果,注意单位。
三、实验探究题
1.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具体的步骤。
【答案】方法见解析。
【解析】用卷尺测出你一步的长度L,然后测出你家到学校共有多少步n,就可以估测出你家到学校
的路程s=nL
2.(2021河南)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电子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进行测量的。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____cm;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是_______m/s;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m/s。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v= 不是 0.13 0.16 0.15 增大斜面的坡度
【解析】(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该实验根据进行测量的。
(3)根据题意知道s=90.0cm﹣64.0cm=26.0cm=0.26m t=2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题意知道
s=64.0cm=0.64m t=4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题意知道
s=90.0cm=0.9m t=6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
(2)根据上面的计算知道,小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4)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下滑的速度就越大,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就越短,由知道,路程一定时,时间越小,平均速度就越大,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大斜面的坡度。
四、计算题
1.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
求:该小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答案】 13.5
【解析】分析图可知,小车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不同,速度,所以整个过程小车运动的速度不同,整个过程小车做变速运动。
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