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物理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
第二章 声现象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绵阳)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
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
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
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
【答案】C
【解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由于不知道敲击力度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响度的大小,故C正确。
2.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答案】C
【解析】“引吭高歌”指声音很大,高指的是响度大。“低声细语”指声音很小,低指的响度小。
3.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答案】A
【解析】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故A符合题意;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故B不合题意;
C.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
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______。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高。
【答案】频率.音调
【解析】每个音叉振动时都有其发声的固有频率,即音叉上通常刻有频率这个数值,此数值越大,表示敲击时音叉振动频率越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3.(2021广西贵港)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________。“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辨别的。
【答案】 振动;音色
【解析】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是因为音叉在振动,带动乒乓球振动,故此实验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不同,各具特色,即音色,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三、简答与阅读理解题
1.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阅读表格数据,参照表格回答:
(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写出两点)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
什么?
【答案】(1)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的动物低;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有一些动物能够听到。
【解析】(1)人的最高听觉是20000 Hz,其他动物最高听觉都大于这个数值,说明人最高听
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人的发声频率是85 Hz——1100 Hz,这个范围比其他动物的都小。
(2)地震前夕,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频率小于20 Hz,人听到声必须声的频率大于20 Hz。
从表中可以看出狗就能听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从中可知,平时狗无缘无故有强烈的反应,间
接可以判断是否可能某地有地震。
四、实验探究题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 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 .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 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 .
【答案】(1)无关;(2)反比例;(3)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长度、横截面积、和频率的大小分析;根据图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铝棒长度都为0.71m时,横截面积不同,频率为3500hHz和3530Hz,由于这两个频率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故频率是相同的,故结论为: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无关的;(2)由图象可知,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的关系是一条直线,即成正比,故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反比;(3)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铝棒振动,故可以看到水花四溅;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铝棒的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五、计算题
1.某种昆虫靠翅的震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答案】350Hz.能。
【解析】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的频率。
n=700次, t=2s
f=n/t=700/2=350Hz
因为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物理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
第二章 声现象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绵阳)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
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
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
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
2.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3.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二、填空题
1.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______。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高。
2.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3.(2021广西贵港)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________。“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辨别的。
三、简答与阅读理解题
1.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阅读表格数据,参照表格回答:
(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写出两点)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
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 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 .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 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 .
五、计算题
1.某种昆虫靠翅的震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