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
一、教案背景
本课讲述了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情况。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人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本课教材内容有限,在掌握书本史实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历史和现代生活融于一体,从一定的高度认识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的主要趋势及原因。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本内容,搜集相关的网络资料。
教师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课件及相关课后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概况。
(2)思考交通、通讯工具发展对社会和人们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且分析其推动因素。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活实际,形成交通与通讯工具发展的直观认识。
(2)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产生互动,加深对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讨论法、联系现实分析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日夜兼程,紧鞭急蹄,保证在七天七夜时间中,把鲜荔枝送到长安”。其速度之快,相当于当今的“特快专递”了。,据史书记载唐代荔枝道每隔20里没1个驿站,最盛时全国各地驿道总共有1639个驿站,驿道工作人员2万余人。最繁华就是这条荔枝道了,荔枝道记在今天的汉中境内。那么现在,如果我们老百姓要吃荔枝会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
学生答:铁路、飞机、轮船等等
1、交通工具的更新(板书)
教师问:请同学们看教材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人们出行的方式有哪些?
(1)古代:轿子、马车、木船……
教师指出这些主要依靠人力,相对落后,发展缓慢。进入近代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归纳如下。
(2)近代(板书):
陆地: A:人力、畜力牵引:人力车(黄包车),三轮车,自行车(脚踏车)、
展示:黄包车是何时传入中国?(黄包车百度百科http://baike./view/290399.ht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结合现实运用:随着私家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你认为自行车会不会被历史所淘汰?简述理由。
学生答:自行车比较方便、可以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健身……
B:机械牵引:
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上海在1924年出现。
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唐胥铁路的修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进入新时期。
展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百度图片http://image.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百度图片http://image./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近代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百度百科http://baike./view/8594.ht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思考与拓展(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英国擅自修建)是从今天的河南北路通向吴淞的。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在中国建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二: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材料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铁路的分布图(百度图片http://image./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回答问题:据此分析阻碍近代铁路发展的因素.
答:帝国主义侵略和腐朽的清朝统治,归根结底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联系运用: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对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相关知识回答
答: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人们出行,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生活。
消极影响: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海上: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轮船。)
空中: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展示:1909中国人冯如和他研制的飞机(百度图片http://image./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学生讨论: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现代交通工具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答:磁悬浮列车、高速列车、地铁等等;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等
展示:磁悬浮列车(百度百科http://baike./view/22203.ht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速列车(百度百科http://baike./view/133600.ht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3)探究总结: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原因(板书)
学生答:两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的影响;外国先进技术传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
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更新,敢于接受新事物。
新中国的成立,政府的支持。
过渡: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候”、“鸿雁传书”到如今的电邮、电话,百年间信息传递方式也犹如交通工具进步一样发展迅速。
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板书)
教师问: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答:烽火台、驿站、飞鸽传书、鸿雁传情……
教师:入近代以后通信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看书抢答下面的问题:(多媒体展示)
近代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试办邮政?第一个官方邮政局叫什么?
展示:大龙邮票百度图片http://image./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近代中国自办有线电报的第一人是谁?什么时候?
无线电报什么时候开通的?
电话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电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知识记忆点拨:1866——1877——1882——1906
(邮) (有) (话) (无)
3、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社会产生影响(板书)
迁移运用: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辩证的分析,教师予以归纳总结
七、板书设计: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1)陆地: A:人力、畜力牵引:人力车(黄包车),三轮车,自行车(脚踏车)、
B:机械牵引:
a)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上海在1924年出现。
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海上: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轮船。)
3)空中: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3)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的影响;外国先进技术传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
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更新,敢于接受新事物。
新中国的成立,政府的支持。
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3、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社会产生影响
八、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应该发生 ( )
A.洋务运动后 B.鸦片战争后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D.辛亥革命后
2.标志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是 ( )
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福州船政局的成立
C.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 D.发昌机器厂成立
3.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是 ( )
A.京汉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
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D.东省铁路的修建
4.你哥哥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学院,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事业发展的历史,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大力改造沿海干道
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
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D.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发展铁路事业的重要内容
5.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性磁浮列车于2003年开通于 ( )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北京
6.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 )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7.无线电报最初设立时主要用于 ( )
A.军舰之间通讯 B.官府通话 C.民用聊天 D.通商贸易
8.下列有关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末,中国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B.20世纪90年代起,传真手段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
C.20世纪后期,互联网也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
D.电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建国初期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知识结构清晰,大部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我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讲解,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采用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气氛很活跃,不足的是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欠佳,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足,致使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深入,没有深入地对知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