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一、二、三章水平测试卷习题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一、二、三章水平测试卷习题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3 20: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五单元第一、二、三章水平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为创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我国多地旅游部门采取了多种举措来严格防范水母等海洋生物蜇人事件的发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到刺激时刺细胞被排出,用于捕食及防卫
B.已排放刺丝的刺细胞渗出有麻醉作用的液体
C.水母的口及触手等部位,分布着大量刺细胞
D.可以徒手处理蜇伤部位,并用清水清洗伤口
D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呈两侧对称
B.身体都由两层细胞构成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口无肛门
D
3.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中,不属于其适于寄生生活特点的是
(  )
A.生殖器官发达
B.体表有角质层
C.身体呈圆柱形
D.消化管结构简单
C
4. 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人或动物若是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最可能感染的是(  )
A.华枝睾吸虫 B.血吸虫
C.涡虫 D.猪肉绦虫
5. 文蛤的贝壳色彩鲜艳,很多民间艺人利用文蛤的壳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下列与文蛤的壳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足 B.外套膜
C.墨囊 D.刚毛
A
B
6.环节动物的身体上出现了彼此相似的体节,身体分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是(  )
A.使运动更加灵活 B.使消化能力增强
C.反应变得灵敏 D.运输氧的能力增强
A
7.右下图三个圆形分别表示蜘蛛、七星瓢虫和河蟹的特征,以下归纳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生活在水中
B.乙表示有外骨骼
C.丙表示有三对足
D.丁表示用鳃呼吸
B
8.鱼不停地吞水和吐水,经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气的含量与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氧气增多 B.二氧化碳增多
C.二氧化碳减少 D.无变化
9.蝾螈属于两栖动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呼吸结构不包括
(  )
A.肺 B.鳃 C.皮肤 D.气门
B
D
10.蜥蜴的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其作用是(  )
A.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美观
C.形成保护色,有利于避敌 D.辅助呼吸
A
11.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肺和皮肤 ⑤家兔——肺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A
12.下图为鸟类特征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④为体温不恒定 B.③为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①为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 D.②为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A
13.科研人员在黄山风景区发现新物种,其体毛呈灰褐色,背部稍黑;牙齿分化,门齿发达。据此推测该动物属于(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D
14.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胎生的优势是(  )
A.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B.使后代发育得更完全
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
D.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A
15.结构适应功能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鱼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C.家鸽体内的气囊可帮助其飞行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D.两心房一心室是爬行类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C
16.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完成一系列与运动系统密切相关的动作,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肌肉、关节、骨
B. 骨骼肌、关节
C. 骨骼肌、关节、骨骼
D. 骨骼肌、骨、关节、神经
A
17.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嘴巴的动作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  )
A.收缩状态和舒张状态
B.舒张状态和收缩状态
C.收缩状态和收缩状态
D.舒张状态和舒张状态
A
18.不同生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各动物与对应的运动方式配对错误的是(  )
A.兔——跳跃
B.蚯蚓——行走
C.猕猴——攀缘
D.鱼——游泳
B
19.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完成划桨动作的过程中,肌肉所起的作用是(  )
A.调节作用 B.润滑作用
C.支点作用 D.动力作用
D
20.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运动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C.运动越快速的动物越高等
D.运动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
21.缉毒犬利用嗅觉发现藏匿的毒品时,会重嗅、摇尾巴、连声吠叫,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觅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学习行为
D
22.下列属于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  )
A.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猫捉老鼠、婴儿吮吸、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D
23.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他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这属于(  )
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B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尝试与错误”的次数 31 12 77
24.某实验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发现甲、乙、丙三种动物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绕道取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A
25.下列属于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鹿听到狼的叫声后迅速奔跑
B.小狗见到猫儿摇起了尾巴
C.臭鼬遇到攻击放出臭气
D.猴子发现豹时发出叫声,其他猴子立刻逃跑
D
2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A.蚂蚁数量
B.甜度
C.温度
D.亮度
蚂蚁数量/只 甜度 温度/℃ 亮度
30 甜食 30 明亮
30 甜食 30 明亮
B
27.松鼠在秋天会收集松子储存在地下或树洞里,这一行为在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进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B.松鼠帮助松树传播种子
C.松鼠是其中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D.松鼠损害了松树的生存
D
28.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A.相互制约的 B.多种多样的
C.不断进化的 D.谁也离不开谁
A
29.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发明创造仪器和设备称为仿生。下列不属于仿生的是(  )
A.蝙蝠——雷达
B.生长激素——超级鼠诞生
C.长颈鹿——飞行员的“抗荷服”
D.龟壳——薄壳建筑
B
30.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维持着生态平衡,这种作用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
A.直接取食植物体 B.分解利用动植物的遗体或粪便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共4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31.读图理解(10分)
下面是鸽子的一组形态结构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鸟类呼吸系统特有的结构是[③]__________,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鸽子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②]__________。
(2)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鸽子适于飞行的外部特征:
①身体呈__________型,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前肢变成__________;③体表覆羽。
气囊
辅助呼吸
双重呼吸

流线
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3)家鸽的飞行速度很快,顺风时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家鸽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__________。
(4)鸟和__________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胸肌
龙骨突
哺乳
32.资料分析(10分)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蟑螂是一种喜欢昼伏夜出的动物,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人为把实验室的白天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蟑螂就能够在人造的“黑夜环境”出来活动,尽管这实际上是白天。
(1)蟑螂属于__________动物,其体表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
节肢
外骨骼
防止水分蒸发
保护
(2)蟑螂昼伏夜出,从行为的获得方式进行分类,属于__________行为,受体内的_____________控制;从行为的获得方式上分析,蟑螂在人造的“黑夜环境”出来活动,属于__________行为。
(3)人体内也存在着与蟑螂类似的生物学行为规律,这种规律是一种以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科学家们称之为__________。
先天性
遗传物质
学习
生物钟
(4)受到该实验的启发,小明对本班的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有差异而感到疑惑。你能帮助他解释其中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学习能力差异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习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合理即可)
33. 实验探究(10分)
由于桑叶中有家蚕喜欢的某种物质,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等其他树的树叶。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提出“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吗?”,并利用家蚕探究其取食行为。他们制订的计划如下:
(1)实验用的家蚕应该选择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A. 长大的家蚕 B. 家蚕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家蚕 C. 蚕蛾
B
防止家蚕的学习行为干扰实验结果
(2)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__________只,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蛹期家蚕“作茧自缚”,家蚕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行为,由__________决定。
叶片种类
10
避免出现偶然性
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
遗传物质
34.综合应用(10分)
如果某一关节长时间只做一个动作,如长时间站立,屈膝坐教室里读书、写作业等动作,就会造成膝关节、颈椎关节、腰椎关节周围肌肉的血液循环不良,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关节的损坏。所以,教育部要求同学们在上午10点左右进行“阳光体育大运动”,这样既可以避免手指长时间做屈曲动作,又可以保护膝关节和腰椎关节等。
(1)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是[②]__________病变。
(2)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的[⑤]__________和③内有的__________可以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动物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的收缩。一块完整的骨骼肌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关节囊
关节软骨
滑液
肌腹
肌腱
(4)打篮球投篮过程中,投球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后同)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__状态。脱臼是指[__________](填序号,后同)从[__________]中滑脱出来。
(5)运动是人体在__________系统和多个系统的协调下,依赖多个系统配合完成的。
舒张
收缩


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