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陀螺
一只陀螺,一件童年的玩具,除了给作者带来游戏的快乐以外,还给作者带来了深沉的思考。那他在抽陀螺的游戏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从游戏中得到的乐趣与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激发同学不自卑、不骄傲,善于发掘自身闪光点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课文体会“我”痴迷陀螺、削陀螺、不敢与人斗陀螺以及斗陀螺后取胜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体悟法。
3.探究法。
一、课时讲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心爱的玩具有哪些?你们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在游戏中,你得到了哪些快乐呢?(学生畅言。)
2.(出示图片)
3.大家认识这是什么吗?(学生答:陀螺。)是的,这就是北方孩子们常玩的一种玩具——陀螺。与你们现在买的各种陀螺很不一样,它太简陋了。但正是这小小的简陋的陀螺却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今天,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回忆,走进课文中,体会一把玩陀螺的喜乐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句
诵读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检查字词识读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速读、分组朗读等方式,纠正易错读音。
2.掌握“旋转、预料、溃败”等词语的读音,并掌握“钉、旋”等多音字。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导读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1)本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引出记叙的对象——陀螺,并对陀螺做了简单的介绍,领起下文。
(2)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介绍了哪些内容?
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介绍了陀螺的材质,抽陀螺的地点,陀螺的重要构成要素——滚珠。
(3)“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陀螺什么样的感情?
拟人。赋予陀螺以人的情态,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陀螺旋转起来那优美的姿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陀螺的喜爱之情。
(4)第3自然段中写小伙伴们在一起斗陀螺,有什么作用?
一是介绍了陀螺的玩法,说明陀螺对孩子的吸引力大;二是引出下文的记叙,写“我”对陀螺的痴迷。
2.导读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
(1)从哪里可以看出“我”对陀螺的痴迷?
一是四处寻找木头,想要削出得心应手的陀螺;二是因为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而闷闷不乐。
(2)“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比喻。表达了“我”因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而懊恼、闷闷不乐的忧伤之情。
(3)“我”接到了叔叔送的陀螺后,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
在收到叔叔送“我”的陀螺后,心里是“极高兴”的,尤其是看到底部嵌了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而与同伴的陀螺一比后,显得不伦不类,就士气大减,不敢向人挑战;在同伴的陀螺挑衅时,通过激烈的比拼,“我”的陀螺取胜了,“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陶醉其中。
3.导读第三部分(第12~13自然段)。
(1)“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指什么?它带给了“我”什么?
指叔叔送的那只不伦不类的陀螺。因为它战胜了伙伴的陀螺,让“我”品尝到了胜利的滋味,而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2)你如何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这句话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在文中指叔叔送“我”的那个陀螺,虽然不帅气,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外形不出众,但在“我”与伙伴斗陀螺时,却战胜了大陀螺。启示: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以貌取人,而要看人的实际能力。
二、板书导图
三、主旨分析
本文通过对陀螺做法和玩法的介绍,以及“我”对陀螺的痴迷,写出了陀螺这种简陋的玩具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在享受胜利的时候,感悟到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四、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陀螺给童年的作者带来的快乐,在学习本课时,一方面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陀螺的痴迷;另一方面要掌握文章叙事的线索与结构,从中学习叙事的要领。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自己用一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了大陀螺的事情,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整体出发,让学生初读课文,出示几个问题:①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②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是作者斗陀螺的感悟?③作者的“快乐”和“自豪”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等重点语句,让学生深入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
斗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