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4 15:3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材pp.2~4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穿戴、打扮、敬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3.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我国各个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人物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学习方法】
圈画法,通过圈画重点词语和句子理清文章思路;补充法,通过补充有关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料辅助阅读,更好地感知文章描述的情境;练习强化法,通过反复练习写生字,提升汉字书写能力;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比较法,通过比较句子,有效培养良好的语感。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那里的孩子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是哪里吗?(生齐读。)对,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作家吴然的脚步,一起走进这所小学,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
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2.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生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3.分组朗读,进行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比赛朗读。
指导书写
重点生字:
晨: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指生朗读生字、新词,然后听写新词,检查掌握的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请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生自由回答。)这一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深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
探究新知
一、品读课文,加深感悟。
1.第1自然段。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读完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展开想象,进行讲述。
(3)大家边想边读,有感情地朗读。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教师评点后再指生练习。
(4)配乐朗读这个自然段。
2.第2、3自然段。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扰。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
(4)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描述,并反复朗读有关句子。
3.第4自然段。
(1)师: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同桌间互相交流感受,并指生回答。
(2)我们参观了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3)齐读这个自然段。
二、朗读课文,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最喜欢的部分多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看谁先背出来。
三、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作业布置
1.选用《学海乐园》相关同步练习。
2.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所边疆的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朗朗的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