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性思维
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镜面,映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用敏锐的视角注视这个世界,执着于你的感悟,用善于感悟的心灵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你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
1.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
2.掌握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论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4.理解创造性思维在生活中的意义,增强拥有创造力的自信心,主动地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新课导入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多媒体出示),回答问题。
图中有两根柱子还是三根柱子?
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明确:第一幅图既可以看到三根圆形柱子,又可以看到两根方形柱子;第二幅图既可以看到一张女人的脸,又可以看到两匹马。
总结:从不同角度来看,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就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汲取(jí) 压榨(zhà) 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锲而不舍(qiè)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很有效果,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持之以恒:拿出恒心来加以坚持,即有恒心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刻。舍,放弃,停止。
3.作者链接。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交流点拨】本文主要论述了“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2.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是怎样的?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交流点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首先找出本文中的两个过渡段。
过渡段一,第4段:“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过渡段二,第9段:“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的结构划分为:第一层为1-3段,第二层为4-12段,第三层为第13段。
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论点: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特点:由一道有趣的图形选择题引出论点,十分巧妙自然。
(二)深层探究
速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
【交流点拨】①具备渊博知识;②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④“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举例有两处: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发明游戏机。
2.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交流点拨】①“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②“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语言品析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①文章开篇对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唯一……”
②第4段结尾:“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③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还有承接、过渡的作用。
(附:设问是一种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作用:①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③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四)写法探究
1.明确本文思路。
【交流点拨】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由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接着,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原因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紧接着,又引申出如下问题:“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接着的论述就是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并对这个结论进行分析。实际上,自以为不具备创造力的人,是自我压制;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则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像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等杰出的人物也都如此。总之,“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写作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交流点拨】①提出论点,逐层论述的思路;②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运用;③议论文语言特点:逻辑严密,多用设问。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资料)
香港中学生:来自洗手间的发明创意
香港圣公会李炳中学一个叫袁旭文的学生在洗手间里发现许多地方已发霉,就想找到一种能够预防发霉的物质。经过初步研究他认为:“有些植物有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特别是蒜头、姜,还有肉桂。我们将它们进行比较,发现肉桂的防霉功能最强,于是想把它用到生活当中。”这个实验项目用了半年时间,曾在香港学生科学比赛中获得冠军。
请同学们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从生活细节和现象入手设计发明方案,来培养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提示:从你感兴趣的问题、困惑的问题、想解决的问题、想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优化、组合。
温馨提示:
1.发明一个________更方便省力。(缺点发明)
2.发明一个________满足________。(需求发明)
3.把________和________组合起来则更好。(组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