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5.《我与地坛》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5.《我与地坛》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3 19: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
我与地坛
史铁生
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这里。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是学校里的顶尖学生,体育特别好,尤其擅长80米跨栏,跑起来像刚出斗兽场的野牛,只要有他参加的比赛,一冲就是第一名。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史铁生在山里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无处可躲。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原上,只剩下暴雨中的史铁生和一头老牛。雨停了,回到家,史铁生发了高烧,大病一场。他以为自己的身体强壮,扛一扛就过去了。结果,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年后,下肢彻底瘫痪,从80米跨栏冠军变成了一个轮椅上的人,从年少轻狂到前途黯淡。
天之骄子与厄运降临的史铁生
瘫痪后的史铁生为了维持家用,不断找工作。每天摇着轮椅到街道工厂,在仿古家具上画画,每月挣十几元钱贴补家用,一干就是7年。
他的小屋只有六七平方米,屋里除了床和写字台,剩下的空间仅够轮椅转个小弯。这么个小地方,时常有朋友去看他。在很多人眼里,史铁生的人生堕入低谷,应该变得沉默自闭、绝望无比。
可这些朋友见到史铁生后,惊叹了。史铁生不单没有自暴自弃,反倒异常开朗。聊天滔滔不绝。几个朋友看他,赶上饭点,史铁生拉着他们说:“都别走,我给大家伙儿做饭,做好吃的。”大家不愿意给他添麻烦,他倒是坐在轮椅上,卷起袖子开始炒菜。一边炒菜一边和大家有说有笑。那顿饭,几个朋友吃得泪流满面。王安忆说,史铁生的乐观和率真,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都自愧不如。
完成自我救赎的史铁生
从此,史铁生的人生用一句话概括:主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他说:“我是残疾人,但不是废人。”
史铁生把疾病交给医生,把命运交给上帝,把快乐和勇气留给自己。
尊严地生,庄严地死。史铁生一生坐在轮椅上,却比很多站立的人灵魂更高,身影更长。
史铁生面对人生巨大的不幸,
他是如何完成自我救赎的?
走 进
《我 与 地 坛》
了解史铁生的心路历程。
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生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古园荒,地坛弃,
经风沐雨四世纪。
默看春风与秋月,
只为铁生著传奇。
整体感知、合作归纳:
  要求:在10到15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关键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某一方面的内容。
坍圮(tānp ) 熨帖(yù) 宿命(sù)
亘古不变(gèn) 隽永(juàn) 倔强(jué)
嘈杂(cáo) 假期(jià) 玉砌雕栏(qì)
独处(chǔ) 捋着(lǚ) 焦灼(zhuó)
荒芜(wú) 剥蚀(bō) tuí墙(颓)
kè守(恪) 教 huì(诲) cù然(猝)
注音,写字
第一板块:感悟生命
第二板块:母爱无言
具体探讨
第一板块
感悟生命
具体探讨
合作探究
1、“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
“我”与“地坛”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二者有何相似点?
……一座废弃的
古园,……园子荒芜
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
很少被人记起。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
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
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被人遗弃的古园
被社会遗弃的人
同病相怜
荒芜冷落
失魂落魄
地坛
“我”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 ,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2、古园的景物除了荒芜、冷落外,还有什么特点?请看文中的这一段文字:
荒芜但并不衰败
残疾但并不颓废
对园子的喜爱
对生命的珍视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3、面对这些景物,结合作者的情况说说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思考?
4、在地坛作者思考哪些问题?
核心问题是什么?
第一个,我为什么要出生?要不要去死?
第二个, 我应该怎样活?
第二个是核心问题——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应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作者对此进行了深深地思考!
第二板块
母爱无言
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思考与讨论
(2)作者设想了母亲哪些心理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3)作者写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4)写母亲与“如何面对命运”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问题有何关系?
写母亲,实际是写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让他明白了生存的意义价值,也让他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找到一条自立自强的幸福之路。写母亲也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

地坛
母亲
(4)写母亲与“如何面对命运”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问题有何关系?
残疾人的母亲,她们比
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更为
不易,她们注定是没有回报
的,她们是一辈子的苦役,
所以她们的爱更加无私,
更为崇高,因而也更具有
人格美、人性美,是人间
爱的极致、美的极致!
地坛
母亲
荒芜但并不衰败
坚忍、毫不张扬
生命感悟
看透了生死
生存启发
理解了生命
生命的两个支点
走出困境 重塑自我
自然
精神家园
精神支柱
亲情
四、拓展延伸:
讨论一:(自由发言,可配乐)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的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
《懂你》
你静静的离去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
告诉你我多么的爱你
花静静的绽放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多想告诉你,
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一年一年,
风霜遮盖了笑脸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
把世界给了我
   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带领美利坚合众国这艘巨轮渡过严重经济危机、走向繁荣、赢得战争、成为超级大国的“船长”———他就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轮椅总统 罗斯福
在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
一个瘦的出奇、全身瘫痪的天才,他的身体无力地蜷缩在轮椅里,思想却在宇宙的最深处飞扬,穿越时间与空间,追寻宇宙的尽头,探索黑洞的隐秘──这就是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当今爱因斯坦”的思想家、物理学家。
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的阻挡,才能激起绚丽的浪花朵朵。
——古希腊格言
结语
板书设计





荒芜不衰败
艰难不放弃
宽容睿智
沧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