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平移与旋转》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够辨认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2. 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体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变换,能辨认区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学难点:突破非整周运动,让学生了解并不只有整周运动才是旋转运动。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可以共同存在。
教学方式与策略 1.教学中可以使用讲授式、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整合式等方式。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游乐场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项目。出示六个场景,初步感知。分别出示六个动态场景图。 二、探究新知:感受平移、旋转特征。㈠观察、比较中感受物体运动方式1.平移(1)你们能按照它们的运动方式给他们分分类吗 请你拿出你们手中的信封,先自己分分类,(2)有想法了之后可以前后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分几类,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全班汇报分类(我分几类,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两类和三类一起上黑板上进行汇报)预设1:跳楼机、小火车、滑梯是一类;而旋转木马,飞椅、摩天轮是一类,因为跳楼机、小火车、滑梯他们都是直直的、平平地运动,旋转木马,飞椅、摩天轮都是转圆圈,所以是一类。预设2:跳楼机、滑梯是一类;而旋转木马,飞椅、摩天轮是一类;小火车单分一类。我们意见相同的,就不进行讨论了,来说说不同意见的,我们一起再来比划一下滑梯的运动方式)也是直直的,像这样按直线运动的方式我们给起个名字,叫平移。(板书平移)2.旋转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预设:转圈那它是怎么转的的?围绕着什么转的?像这样围绕着一个轴或者一点做圆周运动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旋转。2.生活中的旋转刚刚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平移或者旋转现象?谁想说一说预设:教室(生活中的就全班一起做动作,教室就让学生亲手体验)可见平移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也发现了一种运动,你们看看它是旋转还是平移。(秋千)3.发展空间观念(1)口令(数学书)数学书的运动方式是平移,数学书向上平移、向左平移、右上方平移(2)现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物体在平移,它都可以怎样平移?如果它要做旋转运动,它在怎样旋转?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感受了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分类区分出平移和旋转。学生在观察-模仿-分类等活动中形成对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初步认识。通过汇报,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分,对平移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感知。通过观察分类模仿运动路线,将学生的关注点从现象拉到运动本质。加深对于模型的理解通过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概念,帮助学生从刚开始的感知推向一种可以把握的能力 5分钟15分钟4分钟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判断请看下篇出示的图片,平移的打√,旋转的画 2.连一连:下面哪几张照片平移后能重合?(1)独立思考:下图中哪些小鸟通过平移可以与中间的小鸟重合。(2)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汇报3. 拓展欣赏(1)老师家的卫生间门比较小,门是这样设计的,买洗手盆的时候没考虑大小,门打开之后更窄了,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解决吗?预设:可以把门改成推拉门评价:你的意思是改变门的运动方式来解决老师的困扰对吗?预设:把往里推的门,改成往外拉的门。评价:你的意思是改变门的运动方向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孩子们你们太善于思考了,你们利用今天新学习的知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2)上海音乐厅
四、总结提升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现象,请你们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你碰到的问题。这节数学课就到这里,下课!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分享自己的收获。 1分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