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和素养,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学难点
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游戏:“石头、剪刀、布”。
师:同学们玩过“石头、剪刀、布”吗?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玩这个游戏,请伸出你们的手。
第一局:教师随机出示,结果出来后,先让赢的学生站起来,再让输的学生站起来,最后让和老师一样的站起来。
第二局:教师再随机出示,结果出来后,先让赢的学生站起来,再让输的学生站起来,最后让和老师一样的站起来。
提问:老师一定赢吗?你们一定输吗?
追问: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可能赢、可能输、可能平)
2.揭示课题。
师:游戏中,可能是我赢,也可能是你们赢,当然还有可能是平,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可能性”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可能性)
(二)学习新知
1.抛硬币。
师:课前让每个组长准备一元硬币,现在拿出来吧!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抛一元硬币”的活动。同学们,你们认为抛硬币可能抛出什么结果?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个活动,请同学们认真看一下活动规则。
PPT展示规则:
a.小组合作,一共抛10次,记录每次抛出的结果。
b.组长安排组员任务(谁抛?谁记录?谁监督?谁发言?),分工合作完成本次活动。
c.说一说体会。
师:看完了吧?下面就开始吧!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加以适当引导。
提问:在抛硬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
指出:每次抛出的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每个面都有可能抛出。(板书:可能)
2.摸球比赛。
师:刚刚大家抛了硬币,现在老师想在我们班开展一次摸球比赛,大家想参与吗?先让我们看一下游戏规则。
PPT展示规则:
a.两名同学上台比赛,一男一女。
b.两位同学分别在老师准备的黑色口袋里摸球。摸完后记住颜色并放回口袋。
c.谁摸出黄球,谁就赢一次。
d.每人只能摸3次。
师:老师选两名同学上台来参加摸球比赛,(一男一女,站在老师的两边)你们认为谁会赢?(意见不一,安排男生为男生加油,女生为女生加油)
师:下面我宣布比赛开始。(结果女生以3:0击败男生)
(1)引入“一定”。
师:男生有点不高兴,怎么了?和老师说说。
学生发现袋子有问题。
展示男生摸的袋子,里面全是白球。
指出:全是白球,那男生怎么摸都是白球,结果一定输。(板书:一定)
提问:那你能举些生活中一定发生的事情吗
(2)引入“不可能”。
展示女生摸的袋子,里面全是黄球。
指出:全是黄球,那女生怎么摸都是黄球,结果一定赢,不可能输。(板书:不可能)
提问:那你能举些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吗
追问:你们觉得游戏公平?(不公平)
交流:那怎么样玩就公平了?
指出:只有袋子里黄球和白球的数量一样多,这样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才是相等的,游戏才公平。(板书:数量一样,可能性相等)
3.摸牌游戏。
师:看,老师手里有4张红桃牌,任意摸出一张,能摸出哪一张?
追问:如果把“红桃4”换成“黑桃4”,从中任意摸出一张,摸出谁的可能性大?谁的可能性小?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牌游戏来见证一下,首先,看一下规则。
PPT展示规则:
a.每组组长手里有4张牌,小组合作,把4张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一张,然后放回,接着再打乱,再摸,一共摸10次,将每次摸到牌的花色记录在表中。
b.组长安排组员任务(谁摸?谁记录?谁监督?谁发言?),分工合作完成本次活动。
c.说说你们组的结论。
师:下面就开始吧!
学生小组进行摸牌游戏,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摸牌的结果,并说明摸到红桃和黑桃各多少次。
指出: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出的结果作出判断。
总结:从这次摸牌的结果中,大家可以得出:谁的数量多,谁摸到的可能性就大;谁的数量少,谁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三)总结归纳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可能性
可能、一定、不可能
数量一样,可能性相等
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