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本课讲述了“我”和母亲坐小船回乡下外祖父家,遇到了同坐一条船的一只翠鸟,并且观察到了翠鸟捕鱼的过程。文中的人物与翠鸟和谐共处,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共命运,人类要关爱自然的情感倾向,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友好相处。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讲读法、情境教学法
2课时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视频。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 教师导入: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搭船 母亲 外祖父 沙啦响 羽毛 翠鸟
长嘴 静悄悄 吞下去 哦 捕鱼 鹦鹉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更换语境:(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课件出示)边读边想: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欢这只鸟吗
(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
2.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合作,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了解。
(课件出示)
翠鸟:俗名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体型较小,15厘米左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雌雄鸟嘴的颜色不一样。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在台湾可以见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
四、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搭 亲 父 沙 啦 响 羽 翠 嘴 悄 吞 哦 捕
1.指名读,正音——齐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搭 啦 响”。
形近字比较:吵一沙 稍一悄
组词扩展:嘴巴 长嘴 父亲 父母 吞下去 吞咽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1)哪些字需要特别提醒?特别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做重点指导,范写强调、学生进行练习写字,认真写一个字。
①“翠”字注意上面的部分是“羽”,但是不带勾。
“嘴”左窄右宽,“口”写得小一些,靠左上,右边的“此”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
②指导把字写美观。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均等;上下结构的字两部分要写紧凑。
学生练习写字,把自己认为没写美观的再写一个。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复习引入
1.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师生评价,导入新课。
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谈话导入:上节课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标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探究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美丽)从哪些句子看出?(想象交流)(板书:美丽)(课件出示)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用“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彩色、翠绿、 蓝色 、红色)(板书:毛色:彩色、翠绿、蓝色、红色)
抓住翠鸟的什么去写?(外形)分别从哪些方面?(羽毛、翅膀、长嘴)(板书:羽毛、翅膀、长嘴)
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课件出示)翠鸟图片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问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过渡:啊,这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导朗读,说说划横线的字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划横线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描写翠鸟什么动作的词语(捉鱼动作的词语)(板书:冲 飞 衔 站 吞)
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翠鸟动作敏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板书:动作敏捷)
(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课件出示)翠鸟捕鱼时的图片。
鼓励学生带着翠鸟的动作朗读课文。
(4)(课件出示)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课件配乐)
三、总结运用,拓展延伸
1.作者描写翠鸟,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2.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描写一写。
3.课下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把你认为最美的语句抄在小本子上。
四、板书设计
15 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外形:美丽 翅膀:带点蓝色
长嘴:红色
冲 飞 衔 站 吞
动作:敏捷
一下子 没一会儿 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