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目录
01
知识梳理
02
课堂演练
03
课堂检测
课程要求 了解现代技术声学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课时重点 1.超声和次声的应用
2.减弱噪声的方法
课时难点 减弱噪声的方法
知识梳理
1. 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围墙,墙面十分光滑,声音就可以多次__________形成多次回声。
2. 声音从三音石发出,从围墙__________后又回到中央,然后又传到围墙,又被反射回来,如此往返,站在三音石上的人能听到多次声音,由于前三次最为清晰,故被称为__________。
知识点1:声音与音乐、建筑
反射
反射
三音石
3.声源到人双耳的__________一般不同,这就造成了声音传到人双耳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特征会有微小的差别,因此人们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距离
时间
强弱
4.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叫做超声;应用:定位,通信,勘察,检测,诊疗等。
5. 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叫做次声;应用:定位,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6.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如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超等)和__________(如超声波粉碎肾结石等)。
知识点2:声音的利用
20 000
20
信息
能量
知识点3: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7. 噪声:
(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听觉有损害的声音都是_______;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2)噪声污染控制途径:
①在__________处:改造噪声源、加防护罩或消声器等;
噪声
声源
②在__________中:植树种草、使用吸音材料等;
③在__________处: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等。
(3)减弱噪声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播过程
消声
吸声
隔声
人耳
课堂演练
知识点1:声音与音乐、建筑
1. 在标准礼堂讲话比在旷野里讲话要清楚而且响亮,这是因为( )
A.礼堂里空气不流动
B.声音被礼堂四壁反射回来并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礼堂里空气多,旷野里空气少,传声性能不一样造成的
D.实际是一样的,只是感觉作用
B
2. 一般来说,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是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弱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为了美观
A
思路点拨:
现实中很多建筑都是运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我国著名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知识点2:声音的利用
3. 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C
4. 下列事例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医疗上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B
思路点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单位是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 000 Hz,人耳能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 000 Hz之间。
知识点3:控制和减弱噪声
5. 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
( )
A
6. 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
A. 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检测仪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佩戴耳罩
C
思路点拨:
(1)从物理学角度考虑,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噪声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由此确定的声级是以人能听到的声音为标准划分的,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2)要明确生活中是采用哪种途径减弱噪声的,例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消声;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隔声。
课堂检测
1. (3分)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 )
A.10 dB B.50 dB
C.70 dB D.90 dB
C
2. (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情时,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表明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B
3. (3分)如图2-4-1所示,“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 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C
4. (3分)下列关于图2-4-2所示的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的闹铃声,说明声波传播需要介质
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图丁敲击鼓面所用的力越大,响度越大,声速就越快
D
5.(3分)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
6.(3分)如图2-4-3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A
7.(4分)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声源
传播过程中
8. (4分)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2-4-4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_______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响度
声源
9.(4分)如图2-4-5中三幅图片表示的都是生活中声的应用实例。
(1)主要应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图__________。
(2)主要应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图__________。
甲和丙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