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理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位—构—性”关系应用的思维模型。
一、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
元素的“位—构—性”关系
具体表现:
(1)结构与位置的关系:
结构位置
(2)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1)氧元素为ⅥA族元素,其最高化合价为+6( )
(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3)由原子结构可知,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ⅣA族,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 )
(4)某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ⅠA族,由此可知该元素极易失去1个电子( )
答案 (1)× (2)√ (3)√ (4)√
1.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精确地测定了锗(Ge)、锌等九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得到的新值被作为国际新标准。已知锗的原子序数为32。
(1)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锗类似于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它与硅位于同一主族
②它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
③它位于边界线附近
④它是两性物质
答案 (1)四 ⅣA (2)②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锗属于第四周期ⅣA族元素。锗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既具有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由这几种元素不能组成有机化合物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C.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剧烈
D.X、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答案 A
二、元素周期表在科技生产中的应用
1.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新材料和稀有矿产
某元素通常与它的同族元素、同周期相邻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以共生矿的形式存在。
2.借助元素周期表制备具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
(1)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2)在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钒、铂、铑、银常用作催化剂,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钛则耐高温、耐腐蚀。
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B.第六周期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D.可在虚线附近寻找稀土元素
答案 C
解析 虚线右上方的元素大部分为非金属元素,A错误;第六周期ⅤA族的元素位于虚线下方,为金属元素,B错误;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C正确;应在过渡元素区寻找稀土元素,则应在虚线的左下方寻找,D错误。
1.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④>⑤>②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⑤>②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⑥>⑤
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③=⑥
答案 C
解析 元素①~⑥分别为N、O、F、Al、S、Cl。离子半径:S2->O2->Al3+,A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也越强,故稳定性:H2O>H2S,酸性:HClO4>H2SO4,B项错误、C项正确;F无正价,D项错误。
2.硒(Se)是人体健康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已知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质量数为34
B.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ⅥA族
C.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酸性:H2SO4>H2SeO4
答案 A
解析 从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出,Se的质子数为34,质量数一定大于34,A错误;Se原子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S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ⅥA族,B正确;SeO2中Se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Se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正确;Se的非金属性弱于S,所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大小为H2SO4>H2SeO4,D正确。
3.镓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于ⅢA族。镓的熔点为29.78 ℃,沸点高达2 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C.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D.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家族的新成员”,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答案 D
4.元素周期表对于化学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将下表中A、B两栏的内容用各自的序号对应起来。
A B A B
Ⅰ.半导体材料 ①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 Ⅰ
Ⅱ.优良的催化剂 ②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 Ⅱ
Ⅲ.制备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 ③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偶数的元素 Ⅲ
Ⅳ.地壳中的含量较少的元素 ④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元素、原子序数是奇数的元素 Ⅳ
Ⅴ.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⑤过渡元素区域 Ⅴ
Ⅵ.制备农药 ⑥ⅢB~ⅥB过渡元素 Ⅵ
答案 ② ⑤ ⑥ ④ ③ ①
题组一 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
1.已知砷元素符号为As,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下列对砷的结构及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砷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3
B.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三氧化二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砷的非金属性比溴弱
答案 B
解析 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砷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3,故A正确;砷的最高价氧化物是As2O5,对应的水化物HAsO3不是强酸,故B错误;三氧化二砷中As的化合价为+3价,属于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砷与溴在同周期,并且溴的原子序数比砷大,所以砷的非金属性比溴弱,故D正确。
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质子数:d>c>b>a
C.离子半径:C3->D->B+>A2+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答案 C
解析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位于同一周期,C、D位于同一周期,A、B在C、D的下一周期,则质子数:a>b>d>c, B错误;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半径:B>A,C>D,A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简单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C3->D->B+>A2+,C正确;A、B在同一周期,原子序数:A>B,金属性:B>A,对应单质的还原性:B>A,C、D为非金属,单质主要表现氧化性,D错误。
3.X元素和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与N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的金属性比Y元素的强
B.X和Y的单质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
C.Y元素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X元素的弱
D.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Y元素的高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二者均为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由X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可知,X元素位于Y元素的右边,则X元素的金属性比Y元素的弱,X元素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Y元素的弱,X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元素的多,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Y元素的高,A、C项错误,D项正确;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有Na、Mg、Al,一定条件下,Na、Mg都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B项错误。
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
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
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作半导体材料
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 ⅠA族和ⅡA族,碱性:CsOH>Ba(OH)2
答案 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某元素的离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
C.第三周期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它们的最高化合价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性质一定相似
答案 C
解析 由元素周期表的分区知,ⅣA族、ⅤA族、ⅥA族既包含金属元素又包含非金属元素,A项错误;某元素离子的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数相同,可能是,若为阴离子,则为第三周期元素;若为阳离子,则为第四周期元素,B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如Mg和He,不在同一主族,元素性质没有相似性,D项错误。
题组二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6.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有如下叙述:
①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
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③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预言新元素;
④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寻找某些特殊的材料和稀有矿产。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原子序数等,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①正确;利用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②正确;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预言新元素,③正确;在非金属元素区寻找研制新农药的元素,在过渡元素区寻找研制新型催化剂的元素等,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寻找某些特殊的材料,④正确。
7.锗(Ge)是第四周期ⅣA族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分界线附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C.锗化氢(GeH4)热稳定性很强
D.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答案 B
解析 依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知: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CH4>SiH4>GeH4,而已知硅烷(SiH4)不稳定,故GeH4热稳定性很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3>H2SiO3>H4GeO4,H2SiO3难溶于水,故H4GeO4为难溶于水的弱酸;因为锗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分界线附近,所以锗单质应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8.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位于 ⅦA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W、Y可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B.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的相同
C.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低
D.X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Z元素
答案 D
解析 W、X、Y、Z为短周期元素,所以W、Y位于第二周期,X、Z位于第三周期,由于Z位于 ⅦA族,则Z为Cl,Y为O,X为P,W为C。C与O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CO或CO2,A项正确;Cl-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B项正确;X的氢化物PH3常温下为气态,而Y的氢化物H2O常温下为液态,沸点:H2O>PH3,C项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P9.近年来,我国在超导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铊(Tl)是超导体的组成成分之一,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下列对铊的性质推导可能正确的是( )
①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②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③Tl3+的氧化能力比Al3+的强 ④单质能跟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盐
A.①④ B.②③
C.只有① D.只有④
答案 A
解析 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与Al同族,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故①④正确。
10.W、X、Y、Z四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①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等于10,且它们分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②四种元素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X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和X位于第二周期
B.Y和Z分别是Al和Si
C.W和X分别是O和F
D.Z的金属性可能比X的金属性强
答案 B
解析 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等于10,有两种可能:①1+3+3+3;②2+2+3+3。后一种情况无法满足X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条件,因此①符合要求,这四种元素依次是H、Mg、Al、Si。
11.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Q<W
C.原子半径:T>Q>R
D.单质T与NaOH溶液不反应
答案 D
解析 短周期元素中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的元素是H、Be和Al,根据T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它只能是第三周期的Al,据此可以判断出其他元素如表所示:
R(N)
T(Al) Q(Si) W(S)
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所以NH3比SiH4稳定,A正确;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所以H2SO4比H2SiO3的酸性强,B正确;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Al>Si>P,同一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P>N,即原子半径:Al>Si>P>N,C正确;Al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D错误。
12.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之间原子序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1
B.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只有1、11
C.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8
D.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2、8、18、32
答案 D
13.下列实验和事实不能作为元素性质判断依据的是( )
A.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判断硫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B.镁与铝分别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反应,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C.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与镁的金属性强弱
D.Cl2与Br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氯与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答案 A
解析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HClO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作为判断S和Cl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A错误;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的反应越剧烈,所以可以根据镁和铝与酸的反应以及钠和镁与冷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它们的金属性强弱,故B、C正确;非金属单质越容易与H2反应,生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所以可通过Cl2与Br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来判断氯与溴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14.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表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A.原子半径(r)大小:r(X)>r(Y)
B.金属性:X>Y
C.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所以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
D.Z的简单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
答案 C
解析 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Y、Z、W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1、a+9、a+10,即4a+20=48,解得a=7,即X、Y、Z和W分别为N元素、O元素、S元素和Cl元素。A项,O原子半径小于N原子半径,正确;C项,氢化物的沸点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错误;D项,硫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氧离子,正确。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A~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只有负化合价而无正化合价的是___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
(2)表中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
(3)A与D、E、F、G、H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最稳定的是________。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e F F2 Na (2)NaOH Al(OH)3 (3)CH4、NH3、PH3、HF、H2S HF (4)Na
16.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大小关系为A>B>C>D。已知:将0.5 mol 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还原成中性原子时,需得到6.02×1023个电子。当A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放出0.02 g氢气时,用去0.4 g A单质。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和A相同,并知B元素的原子半径比A大。C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D元素与氢元素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DH3,其最高价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07%。试回答:
(1)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 (1)Ca K Al N
(2)KOH>Ca(OH)2>Al(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