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15 17:2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所讲的主要意思。
3.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三、教学评价设计:
1.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5.采取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完成预习单学生读熟课文,疏通字词,完成课文自学卡。
2.布置同学课前搜集有关读报基本方法的相关资料,认识读报的重要性。
教师:
1.教学课件:准备选择一些相关资料,朗读时的配乐,重点理解的语段和字词需要出示。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爱读报纸吗?读什么报纸呢?是怎么读的?(指名让学生自由谈一谈)
2、板书课题: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交谈而切入,易于相互沟通,更易于把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课堂中来。)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相互正音。
(2)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3)带问题默读。
思考:课文围绕课题讲了哪些内容?
(4)学生交流,自由谈,互相补充,理清内容,整体感知。
2.明确目标。
(1)质疑:根据课文内容,我们本节课,应以哪些内容为学习重点呢?
(2)学生同桌或前后桌四人一小组交流。
(3)相互归纳,确定学习重点(即定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交流,疏通条理,把握内容是一个必然的基础,才有利于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根据内容,巧设质疑,让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抛砖引玉,学生学习才能有路可寻,并且能引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分组研读,合作探究
1.认真分组(以前后桌为单位,四人为一小组,选好小组长,做好组织,每位组员都要发言,做到人人参与,面向全体。)。
2.择取目标内喜欢的内容,组内研读,合作探究。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集体交流,分享成果。
(设计要求及意图:本小组成员发言时,组内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可补充发言,其他小组可提出不同意见,进行质疑辩论。真正体现新课标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发言权还给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要做到在学生疑难处、迷惑处进行适时的指导点拨、追问、示范,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4.师生梳理归纳。(抓住知识要点,简明扼要。)
5.指导朗读课文。(在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读促思,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能力,切实把朗读放在首位,体现新课标中多读的要求。)
(四)说报纸——感悟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读报的故事足已让我们触摸到他们的痴迷了。那么报纸到底有什么内容这样令人着迷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回答。指导学生用自己消化的语言来答题,而不是仅仅在照本宣科。
3.指导理解好关键词 “回肠荡气”(使气息震荡,肚肠回旋。形容音乐、诗文等十分动人。也做荡气回肠)。注意“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一句,句中连用了三个“新”字,引导学生体会第一个新字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社会和时代的步伐,后两个新字说明人们通过阅读报纸不断了解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4.再来读读这段话,你便会觉得报纸在你心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想想,写下来。(报纸是一顿精神大餐,一天不读还真是觉出自己的饥饿;报纸,从你爱读时,它便是你的朋友了)
(五)了解读报方法——感悟4-5自然段
1.报纸的魅力无限,诱惑力如此之大,那么又该怎样读报呢?请同学们浏览第四、五两自然段,快速地找出读报的方法。(先略读再精读,还要讲文明。)
2.根据你的读报经验,你认为还要提醒同学读报时要注意什么?(要鉴别筛选,什么是适合我们读的,什么内容对我们不利等;要适宜,适时适地;可以做些剪报笔记等。)
(六)体验读报好处,燃起读报激情,培养兴趣及习惯——感悟第六自然段
1.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你们很会读报,说说你喜欢读什么报,为什么,你是怎样读报的?
2.的确,读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收获,读报渐渐滋养了我们,带给我们许多知识和无限乐趣。读第6自然段。理解“陶冶”(比喻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人的思想、品格等以积极的影响。)
3.是啊,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你会受益匪浅,所以我们要努力——(读课题)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
(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总结:
这是一篇介绍养成读报好习惯的课文,从中我们知道了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以及养成读报好习惯的重要性。
3.质疑延伸。
思考:“读报除了以上的方法和好处外,还有其他的好处和方法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读报的其他方法,实现课内到课外的自然过渡。)
4.组内商讨,汇集。
5.小组代表汇报,分享其他收获。
6.思考:“既然读报有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使它持之以恒来形成习惯呢?”
7.学生交流并自由谈课文。
(设计意图:依文章主旨来总结,让学生明了所学主旨;适度质疑延伸,让学生学会分享,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知晓如何持之以恒化为习惯,可得益一生。)
(八)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1.开展读报评报活动,定期开展读报交流会。
2.举行办小报比赛活动。
(设计意图:习惯养成不能单靠课内,应延伸到课外。开展活动有利于把学习的课堂扩展到课外,增加学生的参与面,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可谓一石二鸟,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板书设计: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读报的重要     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     先浏览,再细读
读报的收益  受益终身
(设计意图: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来呈现文章的精髓,易于学生理解使课文深入学生心中。同时也为学生复习提供了便利!)

附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预习单
班级 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我会读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2、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比如:
如果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典(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我会思考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读报有哪些作用?读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在学生读通读顺、了解内容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通文本,知道了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以及养成读报好习惯的重要性。最后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面,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可谓一举多得。
不足之处:学生对课外知识的阅读积累很有限,在提问到相关课外读报的几种常见的方法时,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回答上来,这说明以后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读报的良好习惯,真正认识到读报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精彩人生奠基。
教学建议:这是本册书中唯一一篇完全自学的文章,教学中,我采取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了解读报的好处和方法,养成经常读报的好习惯。最后由课内到课外,学以致用,开展有关读报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了良好的自学效果。
我读了______遍;我能够做到:正确 流利
这里还可以记下你读书时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