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
目标 1.在画图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重点 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重点 突破 让学生借助方格,用数小方格的方法
难点 找出每条线段端点到对称轴另一边的点。
难点 突破 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点到对称轴的另一边的距离和位置。
教法 引导学生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用多感官进行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
学法 通过动手操作后,进行交流讨论,并主动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课前 准备 教师 三角板、方格纸、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学生 三角板、方格纸、直尺等。
过程 引入 1.引入:今天,淘气非常高兴,到处拿着自己在方格纸上画的小房子给大家看。(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淘气画的小房子图) 2.提问:同学们,你觉得淘气画的房子合理吗?它对称吗?为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言。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淘气画的房子对不对,并继续学习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并自然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
探新 1.探究画法。 笑笑说: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看看是不是。 (1)引导学生找一找淘气画的房子的对称轴。 (2)说一说。 淘气画的房子,如果以对称轴来对称,能完全重合 吗?你们同意笑笑的说法吗? 学生在仔细观察中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淘气画的房子,左边有房檐,右边的没有,从中间对称不能重合。 (3)教师引导学生:从方格的距离和对称轴关系上来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淘气画的房子下边最右边一点到对称轴有3格,可是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只有2格,所以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 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边的端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有多少个方格,让学生说一说淘气的房子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再次在交流中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中在方格中各相对称的端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交流与探究,进一步深化学生认识方格纸的作用与轴对称图的特征。 2.试一试,画一画。 (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淘气画的房子是不轴对称图形,那么,你们能帮助他把房子的另一半画出来,使这座房子成为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在教材上试画。(提醒学生注意:①画图时要用直尺画。②各直线的端点要画在方格的点上。)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一起说说他们画的如何,并展示画的好的同学的作品。 (2)小组内合作完成教材第23页例2的画图。 让学生自主画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画的。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情况,对比分析,全班评价。 (3)画法总结。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如何利用方格图来画一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小结画法:先找出各线段的端点,再找出以对称轴为对称的点,两点到对称轴的方格距离是一样的,最后按对称点画线得出。 3.实践体验画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3页例3的两个画图。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展示学生的画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画轴称图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巩固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教材的点阵图上画出各点的对称点。 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找各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其画法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做不同方向的对称轴的变式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对淘气画的房子展开讨论,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方格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线与点的特点,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方法中探究出在方格纸中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画法。整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发现为起点,再逐步按照学生的观察特点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学生在找对称点时,不能把两点的方向关系搞清楚。另外,当对称轴是方格纸中的对角线时,学生未能理解到对称轴的垂线才是距离。
板书 轴对称再认识(二) 先找出各线段的端点,再找出以对称轴为对称的点, 他们对称轴的方格距离是一样的,最后按对轴点的连线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