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教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4 06: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63页——第64页《分数再认识》
【学习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学生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解释结果。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相同。
教学过程:
一、前测反馈,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前测中的题目。师:这是我们前测中的题目,老师收集了同学们的答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1)出示三种典型答案:① , 1, 2, 3 ;②,,,
你能看懂吗?觉得有道理吗?生:第一个同学表示涂色部分圆的个数。第二个同学表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师:说得很有道理。
反馈用同一个数字表示的③,, ,。师:这个同学都用表示(板书:1/2),一个圆的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两个圆的也没问题,那这儿第3幅图和第4幅图的又是什么意思?
你们觉得他表示的有没有道理 生自由说。(都是图形的一半,都是把这些圆平均分成两份,1份是)生没有说到时师引导:
板书:平均分成两份
2.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就从 出发,再去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再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感受整体的变化。
1.前测反馈,展示交流。初步感知整体发生变化,对应量也发生变化。
(1)师:奇怪了,那么都是,为什么它涂半个,它涂1个,它涂2个,它涂3呢?
生自由说:师引导到因为圆的总数不同,那它们所对应的也就不同。
(2)师继续追问:那么同学们,如果圆的总数是10个呢?是几个?(抽1生答);100个呢?(抽1生答);1000个呢?(抽1生答)
(3)小结:那你发现了什么?如果“0”的总个数越多,那么1/2对应的个数也越多,如果“0”的总个数越少,那么对应的个数也越少
师板书:多,多;少,少。
2.涂一涂,进一步理解对应
(1)师:今天,老师还带了这些东西(ppt出图),你能涂出他们的吗?(ppt出问题)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找学习单)
(2)反馈:你是怎么涂出它的的?还有没有不同的涂法?
生: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3)小结:1米也好,8个图形也好,12朵花也好,都看成1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
3.小结整体。
(1)课件出示所有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课件播放。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都是先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请多几个同学表达。师课件展示,都是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2) 那你觉得这个整体里面可以是什么呢
那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很多东西进行平均分,
(二)理解对应
1.分数相同,整体不同,部分不同。
出示书本图片,能用我们今天的知识解释这个问题吗?
板书:整体 部分
那到底什么情况一样多,什么情况不一样多?请同桌交流交流。
师:谁拿的笔多取决于什么?
分数相同,整体不同,部分不同。
分数相同,部分相同,整体相同
练习提升
过渡:在前测中我们又画了
1.前测反馈,这是同学们画的。
2.展示我的 ,想像原来的图形。
展示我的 ,想像原来的图形
3.圈一圈,填一填,再说一说。
书本P64第3题
4.和同桌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张报纸的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2)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
四、课堂小结
1.首先,我们先回到二年级有这样一个分香蕉的故事(出示PPT)。 现在回到四年级,我们可以把12根香蕉看成单位“1”,你能想到什么分数?怎么来的?(就是把1平均分成3分),对吧!看,这也是个除法式子诶除法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呢?(若生有困难,师提: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2.以后我们还会学分数的哪些知识呢?一起说:假分数,假的,假的分数,带分数,百分数。等等等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五、机动拓展题。
(1) 是一个图形的,你能想着它原来的图形吗?
(2)刚才我们说1个,2个?(生:),3个 (生:),4个(4/4=1)
(3)在下图中找出分数单位?你发现了什么?
师:看着色块和分数,你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