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10《纸的发明》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下10《纸的发明》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4 22:0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等来记录文字
用麻造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纸的发明
3.最早的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 ( )
我会判断:
1.祖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用绳子把竹片和木片穿起来做成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 )
2.西汉时期,人们用麻造纸,麻光滑轻便,适合书写。 ( )
3.最早的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 ( )
x
改进
我会判断:
1.祖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用绳子把竹片和木片穿起来做成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 )
2.西汉时期,人们用麻造纸,麻光滑轻便,适合书写。 ( )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段,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蔡伦造纸的过程。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段,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
探究: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及传承下来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第二句话,圈出动词;
2.借助动词,提炼关键词,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2)题的图表;
3.用波浪线画出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3)题。
4.小组交流,准备汇报。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段,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
·
·
·
·
·
树皮
麻头
稻草
破布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关联词”加油站:
先……
再……
接着……
然后……
最后……
探究: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及传承下来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第二句话,圈出动词;
2.借助动词,提炼关键词,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2)题的图表;
3.用波浪线画出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用刚才提炼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概括,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3)题。
4.小组交流,准备汇报。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有哪些?分点阐述。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
2
3
轻便又好用
原料易得到
价格便宜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段,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
﹏﹏﹏﹏﹏﹏﹏﹏﹏﹏﹏﹏﹏﹏﹏﹏
﹏﹏﹏﹏﹏﹏﹏﹏﹏﹏﹏﹏﹏﹏﹏﹏﹏
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过程
原因
·
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温馨提示:
1.仿照第4自然段,把句子写连贯、通顺,不少于50字;
2.围绕一个意思写;
3.抓住动作,把剪纸的过程写下来。
1
2
3
4
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如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