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习题选含答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海市蜃楼的现象是光在空气中不断折射形成的
C.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D.由速度公式v=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2、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透过树叶上的露珠可以看到露珠后倒立缩小的景色,若把这时的露珠看成是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由此情景可判断,露珠到背后景色的距离u应满足( )
A.小于f B.大于2f C.等于2f D.在f和2f之间
4、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 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右移动 D.透镜向右移动
5、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看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5 cm B.等于15 cm
C.大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
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7、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
B. 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
C. 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凹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
D. 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
8、如图所示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就越大
10、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路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11、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靠近透镜
12、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13、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
A. 恒星 B. 卫星 C. 行星 D. 彗星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把一个透明的玻璃球切成1、2、3、4、5块,其中不能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的是 ________块.
15、如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图乙和图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_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16、如图所示,当物体放在a点时成__ __、__ __的__ __像,是__ __的原理;当物体放在b点时成___ 、__ __的__ __像;当物体放在c点时成__ __、__ __的__ __像,是__ __的原理;当物体放在d点时成__ __、__ __的__ __像,是__ __的原理。
17、学校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并针对这一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问:
(1)这位李老师已患上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有 作用。
18、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 (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19、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所使用的简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目镜是________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透镜。(均选填“凸”或“凹”)
20、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视眼。
三、作图题。
21、(1)请在图1中画出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请根据图2中的折射光线画出他所对应的入射光线。
【
四、实验探究题。
22、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 ;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3、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2022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习题选含答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海市蜃楼的现象是光在空气中不断折射形成的
C.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D.由速度公式v=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答案】B。
2、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3、透过树叶上的露珠可以看到露珠后倒立缩小的景色,若把这时的露珠看成是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由此情景可判断,露珠到背后景色的距离u应满足( )
A.小于f B.大于2f C.等于2f D.在f和2f之间
【答案】B
4、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 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右移动 D.透镜向右移动
【答案】D
5、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看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5 cm B.等于15 cm
C.大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
【答案】A
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答案】C
7、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
B. 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
C. 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凹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
D. 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
【答案】B
8、如图所示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就越大
【答案】C。
10、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路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答案】A
11、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靠近透镜
【答案】D
12、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C
13、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
A. 恒星 B. 卫星 C. 行星 D. 彗星
【答案】C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把一个透明的玻璃球切成1、2、3、4、5块,其中不能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的是 ________块.
【答案】第5
15、如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图乙和图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_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答案】凸透镜;小;实
16、如图所示,当物体放在a点时成__ __、__ __的__ __像,是__ __的原理;当物体放在b点时成___ 、__ __的__ __像;当物体放在c点时成__ __、__ __的__ __像,是__ __的原理;当物体放在d点时成__ __、__ __的__ __像,是__ __的原理。
【答案】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实
倒立 放大 实 投影仪 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
17、学校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并针对这一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问:
(1)这位李老师已患上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有 作用。
【答案】(1)远视眼 像成在视网膜后 (2)凸透镜 会聚
18、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 (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答案】凸透镜 凹面镜
19、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所使用的简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目镜是________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透镜。(均选填“凸”或“凹”)
【答案】凸 凸
20、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视眼。
【答案】会聚;远
三、作图题。
21、(1)请在图1中画出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请根据图2中的折射光线画出他所对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如图:(1)
(2)
四、实验探究题。
22、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 ;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缩小; (3)远离;投影仪;远离;
(4)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变小。
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5.0cm﹣50.0cm=15.0cm。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u=50cm﹣10cm=40cm>2f,故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50cm﹣25cm=25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延迟会聚,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把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u=50cm﹣40cm=10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一侧,为了观察此时的成像特点:需要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
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根据凸透镜成虚像时,根据物近像近像变小,看到的像变小。
五、计算题。
23、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答案及解析】(1)在三角形AOB和COD中,AB=CD,∠AOB=∠COD;则OB=OD,即u=v;因为=+,化简得:u=2f;
(2)投影线能成放大的实像,v>u,>1,可得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