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改革开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改革开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16 19: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5张PPT。 阅读教材
1.改革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村是怎样进行改革的?为什么要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重点是什么?
3.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改?
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4.对外开放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建立哪几个经济特区?
5.我国对外开放形成怎样的格局?
自学提纲这首歌歌颂了哪位历史老人的丰功伟绩?歌词反映了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
环节学习目标 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等经济特
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学会分析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重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 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第2环节自主学习及其效果展示方法
结合课本和学案自主扎实记忆基础知识,力争全部过关,教师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效果。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 讨论:结合安徽凤阳的情况,谈谈改革前
的农村存在哪些弊端? 材料1、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
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
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2、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
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
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
背起花鼓去讨饭。
材料3、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问题(1)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
(2)有何弊端?状况政社合一
集中劳动
吃大锅饭有何弊端?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劳动积极性不高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怎么办?改革 改革首先在哪开始?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思考:以上数据说明小岗村改革效果如何?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面对小岗村自发改革的成功,中央的态度如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3、什么是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土地公有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比较独立经营农户单干有自主权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公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性质没变统一经营一块干活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专业化 商品化 社会化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意义:为农村致富和实现
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想一想:建国后我国在农业政策上有哪些变化?农村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20多年前人们对青岛电冰箱厂的描述从材料来看,青岛电冰箱厂当时是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思考:这种局面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当时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什么问题?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吃大锅饭,职工积极性不高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面临的困境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单一公有制经济政企不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政企分开平均分配企业活力增强职工积极性提高国有企业改革(1985年)改革的深化(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十四大)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的改革
(1)所有制
(2)经营管理制
(3)分配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改革的两个阶段: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为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80年代初的海尔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快乐体验视频①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是指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70年代的香港70年代的深圳现在的深圳现在的香港厦门汕头深圳珠海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1988年4月,中央批准海南建省和设经济特区四 大 经 济 特 区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②画这个“圈”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其目的是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经济特区设立后,"特"在何处? 起到了什么作用?特殊性: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
是政治上的特殊。
作用: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为进一步扩大
开放积累了经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
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
对外政策的窗口。 拓展延伸首先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创办特区的原因?一、这些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二、广东、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三、加强与港澳台经济的联系。四、交通尤其是水运极为便利。五、特区的试验性质和当时的政治状况。 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③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历怎样的变化过程?特点是什么?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海南找一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想一想:我国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想一想:我国的对外开放过程有何特点?长江三角洲浦东厦漳泉开放区珠江三角洲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环渤海地区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C B A影响 目的国家行使主权情况前提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开埠通商有什么区别?小组讨论(1)前提不同 :开埠通商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合作时代,中国政府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2)性质不同 :开埠通商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进行殖民掠夺提出的。现在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3)结果不同 :开埠通商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外开放在深入……从身边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韩国LG南京分公司德国西门子南京分公司外资企业日渐增多……1978年南京外贸进出口总额几乎为零,
2011年南京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马路在拓宽,
地铁在兴建,
机场在美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粮票淡出人们的生活,食品丰富起来……改革开放前买米需要有的粮票现在的菜市场现在的服饰改革开放前的服饰人们的服饰不再是单色调,重回斑斓多样……改革开放前的常见男装现在的男装改革开放前女性的服装现在的女装简易的小瓦房变成了高楼大厦……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人们现在的住房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人们现在的住房自行车发展为小轿车……BB机换成了iphone……未来的中国将会有更多的变化,
就请你们来创造和记录这些瞬间吧……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格 局格 局特
区 城
市 开放区 内
地 总之 ,改革开放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1、(2011·鸡西)“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2、(2011·吉林)“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 )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3、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 )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2000年CBD知识巩固(2011·长春)阅读下列材料: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哪一时期?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史料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汕头、厦门、珠海畅想天地 请你以一个改革开放者的身份收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资料,提出你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谢谢各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 革(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五、说板书设计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啊,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春天的故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城市: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开 放改 革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