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4 14:0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读经典,了解词人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熟读成诵。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古诗词鉴赏方法
2、从题目入手
1、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
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从表现手法入手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
书法
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苏轼作诗赋,表达对新法不满,被人诬陷为诽谤朝政而下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在此期间,写就一词二赋,即《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解 题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写景(陈迹)
抒情(感悟)
怀古(人事)
咏史怀古诗词
一、形式标志:
1.标题中由“咏史”“怀古”“登X古迹有怀”等;
2.内容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例:《马嵬》
二、内容情感:评判历史,借古伤己、借古讽今
三、常用技法:借景抒情、对比、用典、衬托、抑扬等
正音朗读
读准字音:
浪淘 尽 樯橹
雄姿英发 还酹 江月
羽扇纶巾 华发
(táo)
(huán lèi)
(qiáng lǔ)
(fā)
(guān)
(fà)
念奴娇
苏轼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自由朗读
读完之后,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雄浑豪放
结合注释翻译诗歌
译文
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象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
词中“雄浑豪放”的基调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出来的?


赏析上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开篇从滚滚长江水入手有何作用?
把永远奔流的江水和已经消逝了的风流人物联系起来,为全词设置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甚为悠远的时间背景,让读者体会出词人独立于江岸披襟临风、对景抒情的壮怀。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二字,从泛泛的对于江山、人物的感想,归到赤壁之战的具体史迹上来,由怀古转入具体内容,初点题旨,同时为下面写周瑜埋下伏笔。
穿:
山崖
陡峭
高峻
拍:
卷:
波涛力度
之大
波涛气势之大
提问: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析

穿



险怪
高峭
击打力度
波涛气势
水色纯白




夸张
比喻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基调




展 · 临古地
赤壁壮美如画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文中有何作用?
“江山如画”总结上片,“多少豪杰”带起下片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 笑 间
樯橹灰飞烟灭
年青得意
人才出众
风流潇洒
自信乐观
从容破敌
展 · 思古人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生活:
外表:
职位:
际遇:
怀古伤己
仰慕


展 · 思古人
对比
年少有为、风流潇洒
时运不济、壮志难酬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把酒祭月的行为背后,流露出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作者情感变化如何?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作者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从感叹自己转为自我劝解。落差极大,壮志未酬,心境苍凉,难免消极。
可人生几何,何必太计较得失,不如让满腔愁绪随江东去,举杯赏月!流露出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豪放中略见苍凉,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
情感变化:
激昂慷慨——惆怅失意——趋于平静
展 · 悟 诗
主旨
作者通过写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联想到赤壁古战场的鏖战以及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流露出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课堂检测:
1.从形声色三方面描写江景的诗句是:
, , 。
2.词中“ ”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 ”表明了周瑜的战功赫赫。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
可贵的是,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总结:
背诵并默写本词
作业

咏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