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4 20:2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积累字词并学会运用。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过程方法:学习本文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语句的深层含意;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讨论法。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鲁迅写此文进行了批驳。
二、检查预习
省悟 xǐng 诓骗 kuāng 濒 bīn 搽 chá
玄虚 xuán 渺茫 miǎo 脂粉 zhī 脊梁 jǐliang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诓骗——哄骗。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为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茫——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自欺欺人——欺骗自己和他人。
省悟——认识上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可分为:
  (1)立论——在论证过程中,通过论述逐渐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
一般结构:摆观点——论证——重申观点
  (2)驳论——批驳别人错误观点的过程。
一般结构:摆敌观点——批驳——树自己观点——论证——重申观点(或得出结论、深化观点)
2、本文论证结构
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1、2):
(1)论据:两年前 不久 现在
(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3-5)——破 :
(1)失掉的是“他信力”;
(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6-8)——立:
(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结论(9):自信力的有无,……要看地底下。
3、驳论文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进行批驳,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的议论文。
驳论方式:驳论点(直接批驳论点)
驳论据(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论点)
驳论证(通过批驳论证来驳倒论点)
4、对方的错误论点是什么?它的依据是什么?
(一)摆敌论点论据
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寄希望国联
现在: 求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本文如何找批驳的“突破口”(齐读3~5段)
自夸“地大物博” 是信“地”信“物”
寄希望于国联 是“他信” 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求神拜佛 是“自欺”
这不等于失掉自信力,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通过反驳其论证来驳倒其论点)
四、分析批驳方式方法
1、思考: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 “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方论据的真实性,分析推导,不能得出对方的论点,为后文的驳论垫定基础。
国民党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从未有过自信力,也就谈不上失掉自信力了。这如同从没怀孕的女人,不能说她流产了。这实际上是批驳对方的论证。
小结:本文论证特点一——由驳论证入手驳倒论点
2、思考:敌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 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敌论点中:“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民,范围大
敌论据中: “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即对方论据中失去自信力的中国人是小部分,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失去自信力。
小结:本文论证特点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归谬法
归谬法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3、作者正面提出的论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作者正面提出的论点:中国有并未失去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依据:过去和现在的事实。
埋头苦干的人: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
如毕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孔繁森
拼命硬干的人: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
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李自成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如屈原、关汉卿、海瑞、包拯
舍身求法的人: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如商鞅、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
小结:本文论证特点三——立正确观点,间接驳敌论。
五、总结文章结构内容
两年前: 自夸“地大物博”
论据 不 久: 希望国联
(一)论敌的论点论据 现 在: 求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二)反驳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古:埋头苦干的人
间接反驳 拼命硬干的人
论据 为民请命的人 脊梁
舍身求法的人
今:有确信, 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三)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质疑解难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自我炫耀的样子;“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形象,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求神拜佛”的实质是什么?其危害性又是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的实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危害性是: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3、“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4、第四段有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查官曾把它们删掉,这说明了什么?
求神拜佛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5、“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指为民族进步和大众利益而奋斗的人们。
他们的牺牲不为大家所知道,原因有三:
一、他们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其精神不被传扬。
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统治,许多事情百姓不能知道真相。
三、近代以来,许多社会变革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对于革命先驱,民众大多表现出看客的态度。
6、第9段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明确:
“状元宰相”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
在当时,还指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共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
7、“自欺力”“他信力” 两词有何特点?
“自欺力” “他信力”是作者的新造词,用“自” 和 “他” 、 “信”和“欺”两组反义词造成,与“自信力”对照,表现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味。
二、揣摩语言,体味深义:(研讨与联系二)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所有的中国人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广大人民
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三、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1、本文的语言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 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四、概括中心:
本文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人民失掉自信力的无耻谰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
五、拓展延伸
1、关于自信的名人名言:
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莎士比亚
2、试写一篇驳论文,驳弃下列观点之一: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读书不如经商
打电子游戏可以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