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1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1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4 14: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和左赞善大史。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元稹友谊甚笃,且与之齐名。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解题
1、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思考和讨论
小序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课文分析鉴赏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 ,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学习目标
1.感受悲剧美,梳理人物命运悲剧历程。
2.鉴赏音乐美,涵咏音乐描写语言魅力。
3.体悟感情美,领会作者兼济独善情怀。
音读诗歌 感知文本
国文是“读”的学科.
——叶圣陶
无朗读不诗歌。
音读诗歌 感知文本
1、白居易作品常一吟悲一事,主题鲜明。请问本诗的主旨句是哪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音读诗歌 感知文本
2.“沦落人”指的是谁呢?
一个是沦落江边的歌女
一个是被贬江州的官吏
第三诗段: 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第一层: 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年少(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缠头(送给歌女的锦帛),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镶着金花的银钗)击节(打拍子)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借代年月)等闲(平常)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地名)买茶去。去来(离去。“来”,助词)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
(第二层: 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本段运用对比、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对比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对比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对比后来的满腹辛酸。)
意读诗歌 感受悲剧
出身京城、名噪教坊、才艺双佳、
人人追捧、年年欢笑
年长色衰、委身商妇、丈夫薄情、
独守空船、梦断妆残
失意歌女
意读诗歌 感受悲剧
找出集中描写诗人遭遇和心境的段落,结合诗人的境遇分析诗人形象。
第四诗段: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 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名句。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ōuyā单调的乐声)嘲哳(zhāozhā繁杂的声音)难为听。(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先说无音乐,再说听惯了伤感的啼鸣和山歌与村笛之难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对琵琶女的赞扬与请求。 )
意读诗歌 感受悲剧
谪居卧病、不闻丝竹
住所凄凉、取酒独倾
失意官吏
“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琵 琶 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女
京倡
京官
商妇
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