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第16章第1节《生命的诞生》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第16章第1节《生命的诞生》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5 08: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的诞生》同步练习
1.有人认可“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的推测。他们的依据是( )
A.在陨石中发现了并非来自地球的有机物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米勒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没有( )
A.氧气 B.氮 C.甲烷 D.水蒸气
3.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A.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B.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C.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D.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相同,因适应不同环境导致了差异
4.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B.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C.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D.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5.在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中,泵内的混合气体中绝不能含有( )
A、甲烷 B、氧气 C、氨气 D、氢气
6.以下生命起源的观点符合化学进化论的一项是( )
A、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发生的
B、生命可以自然发生
C、生命只能来源于生物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7.米勒实验中得到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核苷酸 D.脂肪酸
8.如图为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说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
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者 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
A.恩格斯 B.列文·虎克 C.达尔文 D.施莱登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B.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C.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D.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11.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复杂的蛋白质
B.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原始藻类
D.原始单细胞动物
12. 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____________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_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氧气。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13.有关生物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科学家现在普遍认同的是哪一学说?请简要说明这一学说的基本过程。
答案与解析
1.A
解: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
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目前在其它星球上还没发现了原始生命。可见A符合题意。故BCD错误, A正确,故选A。
2.A
解: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选A
3.A
解:A中,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
B中,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C中,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
D中,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很久以前是来源于同一器官。但后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和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不同。
4.A
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体现了由“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一有机物一原始生命”过程。
5.B
解: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可见泵内的混合气体中不含氧气。
6.D
解: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 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 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因此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7.B
解: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中,经过连续放电,在大气中由无机小分子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中有许多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故选B。
8.B
解: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中,经过连续放电,在大气中由无机小分子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由此证明了原始地球虽然不能形成生命,但是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故选B。
9.C
解: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其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
10.B
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早期的人类发展到现代的人,大致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故选B。
11.B
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12. (1)米勒(2)原始大气层|闪电 (3)原始海洋|氨基酸(4)小分子无机物
解: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中,经过连续放电,在大气中由无机小分子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由此证明了原始地球虽然不能形成生命,但是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13. 海洋化学起源说,这种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在高温、紫外线和雷电等自然条件下,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随着降雨回到地球表面,汇聚到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有机物经过想当长的时间,逐渐形成的原始生命。
解:关于生命起源,“海洋化学起源说”学者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在高温、紫外线和雷电等自然条件下,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随着降雨回到地球表面,汇聚到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有机物经过想当长的时间,逐渐形成的原始生命,但是,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这一步缺乏证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