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 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 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14 16: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请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A
B


E
F
G
G






亚 洲
大洋洲
欧洲
非 洲
南极洲
北美洲




西




北冰洋






南极洲
北冰洋
复习
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海陆的变迁呢?
一、海陆的变迁
这里曾经是海洋。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
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地壳的变动
在台湾海峡发现森林遗林遗迹和古河道,这又说明了什么?
海平面的升降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这是什么原因对海陆变化的影响?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荷兰人民为了扩大陆地面积,利用填海大坝围海造陆。
人类活动
一、海陆变迁 ——总结
1、地壳的变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2、海平面的上升(东海海域的海底有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址)
3、人类活动(荷兰围海大坝)
}
自然因素
------ 人为因素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固定论”
地球“活动论”
探究
活动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第一个提出地球
“活动论”的人
 是谁?
他从地图上偶然
发现什么现象?
提出什么学说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非 洲

西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凹凸
非常吻合;
大 陆 漂 移 的 证 据
大西洋两岸两大陆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证明两大陆可能曾连在一起 。
大西洋两岸动物的相似性证明两块大陆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开的。
二、大陆漂移学说——小结
(一)大陆漂移学说提出人
(二)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
(三)确定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
1.大西洋两岸轮廓线相似
2.两个大陆的古生物化石和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变化
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② ① ③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1、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 的
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2、后来,原始大陆 成几块大陆,缓慢
地 ,逐渐形成了今天 、
的分布状况。
相互连接
分裂
漂移分离
七大洲
四大洋
煤炭是古代植物深埋地底下演变而来的,而现在南极大陆的气候几乎不支持绿色植物生存。
这个事实说明南极洲原来的位置 (是/不是)
寒带,它是后来 到现在位置的。
现代科考发现: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煤
漂移
不是
A
B
C
1、全球大致划分为几大板块?
2、找出陆地面积最大与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
3、找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所属板块?
(一)板块的分布与构成
亚欧板块 北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南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陆地面积最大:亚欧板块 几乎全是海洋:太平洋板块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属印度洋板块
三、板块构造学说
形成( )、( )
张裂运动
碰撞挤压
板块运动
裂谷
海洋
( )缩小/消失;
形成高大( )
山脉
海洋
陆→海
海→陆
板块张裂
裂谷
海水侵入,形成海洋
碰撞挤压
六大板块示意图
东非大裂谷
喜马拉雅山脉
岛弧链
马里亚那海沟
红海
板块张裂的地方会形成
裂谷或海洋
板块挤压的地方会形成
山脉、岛弧链或海沟
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非洲板块
红海两侧的板块
发生张裂运动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
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东非大裂谷
亚欧板块
印度洋
板块
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与非洲
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解释:
因为地中海两侧的 板块与 板块
发生 运动。
碰撞挤压
亚欧
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发生 运动形成的。
碰撞挤压
亚欧
印度洋
红海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洋!
地中海将消失!
喜马拉雅山脉会继续长高!
这些都是真的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红海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洋!
地中海将消失!
喜马拉雅山将继续长高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死亡的人员有24.24万,受伤人员有83万。
19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发生8.3级地震,至少14万人死亡。
东京大地震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哪个板块?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地带。
板块交界
利用板块学说解释为什么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1.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中国
日本
台湾
汶川地震的成因:
地处 板块
与 板块
的交界处,地
壳比较 。
亚欧
印度洋
活跃
位于
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遇到地震该怎么做
地震来临前的征兆有哪些
  1.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2.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处在 板块、 板块和 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
稳定
活跃
印度洋
欧亚
太平洋
太平洋
4.根据大陆漂移假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地扩张之
中(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5.下列因素不能直接导致海陆变迁的是( )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活动 D.全球变暖
D
C
6.关于“大陆漂移假说”叙述错误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的
B. 地球2亿年前只有一块大陆和大洋
C. 现在仍无法证明大陆漂移学说
D. 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可嵌和在一起
C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万多种鱼类。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产原料有 食品、药品、皮革、保健品。
天然的鱼仓
丰富的海洋生物
蓝色的油田
丰富的矿产资源
  除了石油外,海中还有许多矿产资源,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可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亿吨铁……海洋还蕴藏有陆地上蕴藏量小,而又难于提取的稀有元素。
在海水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中,数量最大的是食盐。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5亿吨。若按这个数字消费,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
生命不可缺的盐
盐类的故乡
人类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开发、利用
海洋
开发海底
矿产资源
索取
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
发电
淡化海水
缓解水荒
建设
海底城市
思考
关注海洋的问题
2
污染海洋
海洋生态破坏与污染
赤潮
轮船漏油后
钻井噪音后
赤潮过后
生病的海洋
关注海洋的问题
2
海洋生态破坏与污染
赤潮是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使得鱼类因窒息或中毒死亡。
保护海洋
3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1.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实施定期休渔制度。
  2.加强立法管理,防止海洋污染。
  3.提高科学技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4.加大宣传,全民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
课堂反馈
读漫画,完成1~3题。
1.该图提示的问题是( )
A.海洋生态破坏
B.海洋污染
C.海洋渔业发达
D.海洋渔业发展前景不大
A
课堂反馈
读漫画,完成1~3题。
2.导致该图问题的原因是( )
A.人们喜食小鱼 B.过度捕捞
C.海洋污染 D.气候的变化
3.解决图示问题的合理有效措施有( )
A.禁止鱼产品上市 B.治理海洋污染
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D.实施“休渔”制度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