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砺志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
生物学科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C.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2.下图中可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情况下增长的曲线是( )
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菌体
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4.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
B.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竞争程度相同
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小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形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B.图甲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图甲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D.图甲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7.“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直接说明了( )
A.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校园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9.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对彼此有利
D. 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一方有利
10.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植物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植物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植物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植物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11.生态位不仅包括种群在空间上的位置、活动时间、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内容,还包括影响种群的每个条件和种群能够利用的每种资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中不同种群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它们生态位的不同
B.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种群的生态位越接近,竞争越激烈
C.四大家鱼的混养就是利用了他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2.下列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一个池塘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1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丁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C.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输入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能不只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除去农田中的杂草,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体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D.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为生产者提供能量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16.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动物,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下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a-i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 kJ
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2)]×100%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
D.由于有人工的管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
17.右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兔与狼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B.鸟类的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C.植物的花传递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D.正在吃骨头的狗,对靠近它的人做出咬人动作,并发出警告的声音,该过程既有物理信息也有行为信息
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C.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反复出现、不断循环的
D.流经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20.稻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相同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
21.(12分)如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3表示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请回答:
图3
(1)图3中[A]___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藏羚羊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种群密度取决于[B]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E]____________________来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
(3)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一些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降低种群密度,该技术属于__________防治。
(4)图1中的K/2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的种群数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
(5)图1中,人们在进行捕捞作业时,应该使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________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________点进行捕捞。
22.(11分)图甲表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图乙表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___形曲线。若当地政府在火灾后清理烧毁树木、整地、栽树并抚育管理成林,这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2)判断图乙A~C 3组生物对应于图乙的曲线: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填图乙中序号
(3)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_(填写图乙中序号)。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23.(12分)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B代表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以_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___(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流向分解者的部分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在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如图表示某微山湖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只表示出淡水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成分,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小鱼和杂食性大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杂食性大鱼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
若人体重增加1 kg,最少需要消耗水藻_____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__kg。
由于部分水域“水华”的大量滋生,一条9 kg重的杂食性大鱼死亡,假如其食物1/3来自水藻,1/3来自虾,1/3来自小鱼,那么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来计算,该杂食性鱼类从出生到死亡共需要水藻_________kg。
(4)如果图中所示食物网中小鱼突然大量死亡,短时间内杂食性大鱼的数量将会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
(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___________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5. (13分)木兰溪,福建省内六大河流之一。调查发现,曾经的木兰溪多处断面受到污水(含大量有机物)污染,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经综合治理,从水患频发到“最美家乡河”,再到生态文明的样本。回答下列问题:
(1)木兰溪受到污水污染后,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
(2)在木兰溪治理过程中,通过建立湿地公园增加生物多样性,发挥湿地的自然净化能力和防洪安全功能,同时也使木兰溪呈现出特色湿地景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在木兰溪湿地公园建设中,为了呈现湿地景观,若大量引进白鹭,驱赶其它野生鸟类,将会影响生态系统的 ,这违背了生态工程中 和 原理。
(4)治理后的木兰溪,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 。要维护修复后的木兰溪,在不改变该群落中物种组成的前提条件下,应采取 (举一例)等措施,避免水质再次遭到破坏。
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科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D C A A B D C B C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D
二、非选择题(60分)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
21(12分)(1)种群密度;标记重捕法
(2)出生率;年龄结构
(3)性别比例;生物
(4)a;大于
(5)K/2;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产量,K/2时种群有最大增长速率(2分);b
22:(11分)(1)种间竞争;水平;次生演替;S;方向和速度 (2分)
(2)③;②;①
(3)②;种群
23(12分) (1)分解者;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含碳)有机物
(2)草; (2分)
(3)通过自身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到下一营养级(2分)
(4)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食物网复杂程度)(2分)
24:(12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2分);捕食;种间竞争;
二、三、四(写全对2分,缺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写错一个不给分)
(2)25;10000
(3)465 (2分)
(4)减少
(5)生命活动
25.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
(1)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P等无机盐增多
(2)间接价值和直接
(3)自我调节能力(或稳定性) 自生 协调(顺序可调换)
(4)是(1分) 减少排污 / 及时清除生长过多的水生植物 / 及时清除植物枯枝落叶、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