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检测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检测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14 16:2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H2O与H2都含有氢分子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物质溶于水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2.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广告用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
D.食用合格“碘盐”,预防某种甲状腺疾病
3. 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A.化工厂的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排放
B.涨潮时,将废渣、垃圾等倒入河道中冲走
C.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D.种草植树,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4. 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  )
A.明矾 B.活性炭
C.石子 D.细沙
5. 下列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
A.Fe B.N2 C.2H D.CO2
6. 用不同的球化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
7.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8.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 D.②①④
9. 将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几种仪器组装后,可进行的净化水的操作是( )
A. 过滤 B. 沉淀 C. 吸附 D. 蒸馏
10. 某+3价金属元素A,它的氧化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0%,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56 B.27 C.32 D.16
11. 下列关于乙酸乙酯( C4H8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6%
B. 相对分子质量为88g
C. 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 1:4
D. 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2.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3. 环境科学家的最新观点是“室内污染不比户外污染轻”。室内装潢所用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醛(CH2O)。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
B.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14. 某同学利用蒸馏的原理设计野外饮用水简易净化装置(如图),对非饮用水经阳光曝晒后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塑料膜冷凝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B.水蒸气在上层的塑料膜冷凝成液态水
C.一次性水杯中收集到的液态水是混合物
D.该净化过程与自来水生产过程原理相同
二.填空题
15. 现有五氧化二磷、铜、氯酸钾、水、液氧、硫化锌、空气、海水等物质,其中:
⑴属于混合物的有 ; ⑵属于氧化物的有(写化学式) ;
⑶未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有(写化学式) ; ⑷属于单质的有(写化学式) ⑸含有氧分子的有 。
16.用正确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氧原子 ;(2)3个铝离子 ;(3)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 ;(4)正三价氮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 ________;(5)氧化钙中正二价的钙元素
17.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 的名称是    。
(2)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目前在自来水生产中广泛应用,二氧化氯为常用消毒剂,其化学式为   。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4)可用 来检验自来水是不是硬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18. 已知几种离子或原子的结构、带电情况及其化合价,如下表所示。
此表可反映出一些规律,如:“阴离子的电子总数大于质子数”。你还能总结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 水是生命之源,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步骤Ⅱ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上述步骤Ⅲ的目的是          ;
③向净化后的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         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取    的方法。
(2)下列图示都与水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①A装置是水的蒸发实验,用分子知识解释:  ;
②B装置是简易的净水装置,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起的作用是  ;
③C装置是电解水实验,根据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④D图示的寓意是      ;
⑤E装置是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20. 某兴趣小组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
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编号 温度 催化剂 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生成1升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Ⅰ 400℃ MnO2 1:1 153
实验Ⅱ 400℃ MnO2 2:1 240
小芳在实验时,误把氧化铜当作二氧化锰放入加热,结果发现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Ⅰ】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Fe2O3)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
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开始产生气体时的温度(即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表示反应速度越快)。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氯酸钾和氧化铜(质量比1︰1) 370
④ 氯酸钾和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数据和结论】
(1)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反思】
小林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1)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林认为渔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
(2)同学们对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①氢氧化钙和氧气②碳酸钙和氧气
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
(3)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 。
四.计算题
21. 如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400mg,一段时间后病情好转。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诺氟沙星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
(3)每粒诺氟沙星中氟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数字)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______粒诺氟沙星。
22. 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求: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DMP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3)DMP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