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三篇课文。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本单元三篇课文中的人物和角色,在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时,有的对,有的错;有的先糊涂后清醒,有的先迷惑后醒悟,学生读后应该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本单元引导
学生从故事的不同侧面谈看法,或联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或从故事中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的感受。“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是二年级上册“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
本单元人物对话较多,朗读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也为后面“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奠定基础。教材在《画杨桃》课后提出“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小马过河》课后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的要求,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认识“焦”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体会“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3.感悟故事寓意,能简单谈谈看法。
课时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认识“焦”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体会“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课时难点:
感悟故事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理解“寓言”。
2.复习生字词。(学生齐读)
3.揭题:揠苗助长。(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①听课文录音,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②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看小视频,完成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2.理解课文。
(1)任务一:默读第一段:找出种田人揠苗的原因。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①揠苗原因:“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画出相关的词语。
(从“巴望”切入,换词体会,如希望、盼望。“巴”有急切、迫切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天天、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体会种田人焦急的心情。)
③情境体会种田人焦急的心情。
第一天,农夫刚起床,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得去田里看看。
第二天,农夫吃过午饭,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得去田里看看。
第三天,农夫刚要睡觉,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得去田里看看。
④对比句子体会种田人焦急的心情。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加上“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转来转去就更具体了,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
⑤读一读体会种田人焦急的心情。(角色扮演:加上动作、用上表情)
(2)任务二:他想出办法了吗?他是怎么做的?
过渡:图上这个种地的人在干什么?(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揠苗)
①课件展示第二段。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②理解“终于”。
③他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一颗一颗、一直、筋疲力尽”理解揠苗人的辛苦。
④随文识字:筋、疲
疲 :形声字,“疒”表示身体不舒服。皮提示读音。
疲换偏旁组新字:被、破、披、彼、坡、玻
解释筋疲力尽:非常劳累,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用“筋疲力尽”造句。
(课堂书写指导,随机投影学生作业,相机指正。)
⑤齐读第二段,体会揠苗人的辛苦。
(朗读指导:“终于、一棵一棵、一直”重读,“筋疲力尽”语速应该稍慢,表现得一点力气都没了。)
⑥种田的人回家对家里人说的什么?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指名朗读,体会揠苗人拔苗后的高兴心情。(朗读指导:“终于、一棵一棵、一直”重读,“筋疲力尽”语速应该稍慢,表现得一点力气都没了。)
(3)任务三:齐声朗读第四段:结果怎么样?禾苗真的长高了吗?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朗读指导:“都”语速应该稍慢,加重读音。)
①为什么这个人费了那么多力气,但结果禾苗全枯死了呢?
②请你帮帮他,应该用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
(引导学生说出“浇水助长、施肥助长、灭虫助长、除草助长”等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禾苗生长规律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种田人不顾和苗生长规律,从而导致禾苗枯死的后果。)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④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想对揠苗助长的人说什么?
⑤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⑥课堂活动:选择填空PK赛。
联系生活,理解故事。
生活中有类似“揠苗助长”的事例吗?
拓展。
我国文学宝库中有很多寓言故事,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中国寓言故事》。
五、作业布置。
找其中一本寓言故事读一读。
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
揠苗助长
起因:巴望禾苗长快些
经过:拔禾苗
结果: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