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1 同步学案 第三章 第03讲.摩擦力(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1 同步学案 第三章 第03讲.摩擦力(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6 09:36: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摩擦力
)
(
两物体直接接触
) (
知识框架
)
(
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
) (
方向:
跟接触面相切

与相对运动的方向
(或
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 (
静摩擦力:
大小随着产生静摩擦力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与该外力保持大小相等
) (
滑动摩擦力:
) (
大小
) (
摩擦力
) (
三要素
) (
滚动摩擦力(高中阶段不要求)
) (
滑动摩擦力
) (
动摩擦力
) (
静摩擦力
) (
摩擦力的分类
) (
两物体间发生了相对滑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 (
两接触面不光滑(粗糙)
) (
两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有弹力
) (
产生的条件
)
(
知识讲解
)
知识点1 摩擦力
1.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或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滑动摩擦力(物体间相对滑动),另一种是静摩擦力(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为: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接触面不光滑;(粗糙)
(3)两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有弹力;
(4)两物体间发生了相对滑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公式中的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弹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为滑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跟接触面情况(如粗糙程度)有关.
注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无关,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无关.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且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如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当人用力推车时,虽然车没有动,但车已有了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由二力平衡知,地面对车产生一个阻碍车运动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大小:只要物体与接触面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产生静摩擦力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与该外力保持大小相等.
(3)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注意:如果接触面是曲面,则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
5.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当引起静摩擦力产生的外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静摩擦力就不能够抵抗外力的作用保持物体平衡了,这时物体将开始运动(但是物体还没有运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即将开始运动(但是物体还没有运动)的临界状态下的静摩擦力即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其数值等于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引发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实际上,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点,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两物体之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在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即.
(
随堂练习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两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答案】AD
下列关于动摩擦因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越重,物体与其他物体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
B.物体在一支撑面上滑动,当支撑面倾斜放置时,动摩擦因数比水平放置时小
C.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压力无关
【答案】D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
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D.最大静摩擦力随物体间正压力增大而增大
【答案】ABD
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直接计算
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答案】A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析】按照先重力,再弹力,最后其他力的顺序进行分析可知,物体乙一定受到重力、支持力、甲对乙的压力、水平力的作用.
把甲、乙看作一个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则由平衡力的条件可知,地面对乙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乙共受到5个力的作用,故选C.
【答案】C
如图所示,、、三个物体完全相同,且各接触面不光滑,现用水平力拉,三物体仍处于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共受四个力作用
B.物体共受四个力作用
C.物体共受三个力作用
D.对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与相同
【解析】首先要将研究对象、、分别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作用力,及对它施加作用力的方向,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它的简图上.分析力的顺序最好是先重力,再弹力,后摩擦力(弹力、摩擦力要逐个接触面去分析).分析完毕再回到系统中检查,看符不符合力的相互性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此题中、、三物体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答案】D
(
知识讲解
)
知识点2:摩擦力的理解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要特别注意物体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因为二者的大小变化情况是不同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N有关,成正比,与引起滑动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无关;而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 N无关,由引起这个摩擦力的外力决定,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N有关.因此,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应由引起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来确定,不能用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常用公式f=μN求得,而静摩擦力的大小常根据平衡条件确定.
静摩擦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是随外力变化的范围值0≤f静≤fmax,一般根据(1)平衡条件求;(2)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由牛顿运动定律求.而f静不但可根据上述的方法求的,可以用公式f静=μN计算.
摩擦力的特点
擦力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接触性;(2)被动性.所谓接触性,即指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物体间必直接接触(反之不一定成立).这种特点已经包括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里.所谓被动性是指摩擦力随外界约束因素变化而变化.熟知的是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由产生条件确定①接触面间有弹力;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种方法就是看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是否满足.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就没有摩擦力.
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物体受其它外力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①假设没有摩擦力,看物体能否处于平衡,如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则必有摩擦力;如能处于平衡状态,则必无摩擦力.
②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有摩擦力,则摩擦力必与其它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①由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确定,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相对”二字决定了参照物的选取.一般情况下是选地面或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而在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参照物不能任意选取.判断两物体间的摩擦力时,必须以且中之一做参照物.
②由牛顿定律确定.
③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
④整体法来确定.
(3)注意的问题
①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的.
这牵涉到参照物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物体运动或静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而牵涉到“相对运动”,实际上是规定了参照物.如“A相对于B”,则必须以B为参照物,而不能以地面或其它物体为参照物.
③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摩擦力不一定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④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保持相对静止.
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
随堂练习
)
甲工厂里用水平放置的传送带运送工件,工件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等阻力作用),乙工厂里用倾斜放置的传送带向上运送工件,工件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则( )
A.因为工件在运动,所以甲、乙两种情况工件都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B.因为工件在运动,所以甲、乙两种情况工件都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C.因为甲情况工件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工件不受摩擦力作用
D.因为乙情况工件有沿传送带下滑的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工件受沿倾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答案】CD
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为主动轮,为从动轮,上方呈水平状态,当匀速转动时,重的物体随皮带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若物体与皮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则( )
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B.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小于,但不为零
C.皮带上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D.皮带上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解析】因为当匀速转动而物体与皮带又没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也在匀速运动,所以它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B均错误.又因为是主动轮,所以相对于皮带有向下的运动趋势.即皮带相对于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所以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向下,故D错误.而是从动轮,皮带相对于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所以皮带上点受到静摩擦力方向向下,C正确.
【答案】C
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拉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也随之变大,则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答案】B
如图所示,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向右运动,物块在木板的上面以速度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受到了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受到了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受到了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解析】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定义进行判断,当时,、之间无相对运动,它们之间没有滑动摩擦力;当时,相对向右运动,它受到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则相对向左运动,受到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当时,相对向右运动,受到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则受到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综上所述,A选项正确.
【答案】A
如图所示,是水平地面,、是两个长方形物块,是作用在物体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和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间的动摩擦因数和、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D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立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两立方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B.A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C.B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D.若撤去外力F,则A和B之间,B与水平面之间都不存在摩擦力
【答案】ACD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受的重力都等于,各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都等于,同时有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和上,则地面对,对的摩擦力分别等于( )
A., B.,
C., D.,
【答案】C
、、三物块质量分别为、、,按如图所示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随一起沿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判定( )
A.物块与桌面间有摩擦力,大小为
B.物块与间有摩擦力,大小为
C.桌面对、对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大小均为
D.桌面对、对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大小均为
【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因是匀速运动,故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等于绳的拉力,即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A正确.又因与相对静止,且它们之间无相对运动趋势,故、之间无摩擦力,所以B、C、D均错.
【答案】A
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10N,水平向左 B.10N,水平向右
C.20N,水平向左 D.20N,水平向右
【解析】物体所受的向右拉力小于0.2×100(N),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所受的是静摩擦力.
【答案】A
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
C.N变小,f不变 D.N不变,f不变
【答案】A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块被竖直的木板夹住保持静止状态,设每一木块的质量为m,则两木块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A.0 B.1/2g
C.mg D.2mg
【解析】A和B的受力情况应完全对称,若A、B间的摩擦力不为零,
则受力不再对称.
【答案】A
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解析】运动员不管是匀速攀升还是匀速下滑,所受的摩擦力都是用来平衡他的重力.
【答案】C
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斜面体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上有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斜面体给物块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水平面给斜面体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
C.物块相对斜面有下滑的趋势,斜面相对水平桌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D.斜面体对水平桌面只有向下的弹力作用,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解析】将物块与斜面体作为整体来看,这一整体放在水平面上没有相对桌面运动的趋势.
【答案】AD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D
一根均匀的直尺质量为0.4kg,放在水平桌面上,尺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现用水平力推尺,当尺有1/3的长度露出桌面时,直尺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多大?(g取10N/kg)
【解析】尺有1/3长度在桌面外时没有翻转,尺与水平桌面间的正压力大小仍等于它的重力大小.
【答案】0.6N
A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出现弹力
C.摩擦力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进行或阻碍相对运动的发生
D.物体受摩擦力作用,则一定受弹力作用
【答案】BCD
两物体A和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对于物体A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绳子拉力、摩擦力作用
B.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C.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作用
D.受重力、地球给它的吸引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分析物体受力时不能重复考虑.
【答案】B
一块砖平放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B.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C.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D.砖滑动前后,均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B
(
F
θ
)如图所示,光滑的硬杆固定,杆上穿一个小球.轻绳一端系在小球上,在另一端用力F竖直向下拉,小球沿杆向下运动,则( )
A.杆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
B.小球只受重力和杆对小球的弹力作用
C.小球受重力、杆对小球的弹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D.小球受重力、杆对小球的弹力、细绳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F四个力作用
【答案】AC
如图所示,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物体和放在水平面上的斜面都处于静止,若水平力F增大一些,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则( )
(
F
)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一定增大;
B.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D.水平面对斜面的弹力一定增大;
【答案】A
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
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
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形变量不等
【解析】不同弹簧的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A错误;在垫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两个弹簧相连,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等大,B正确;由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由胡克定律可知,两弹簧的型变量不同,则两弹簧的长度不相等,C错误;在垫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不等,而弹力相等,故形变量不等,D正确.
【答案】BD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向左 B.6N,向右 C. 2N,向左 D.零
【解析】没有撤去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此时静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向左.撤去F1以后,物体在F2作用下不可能沿水平方向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仍保拧静止.此时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右.从上述分析可见静摩擦力是被动力.答案应为D.对于滑动摩擦力同样具有被动性.
(
F
1
F
2
)
【答案】D
某人在乎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到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前和f后,则 ( )
A.f前向后,f后向前 B.f前向前,f后向后
C.f前向后,f后向后 D.f前向前,f后向前
【答案】C
(
m
)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μ1mg B.μ1(m+M)g
C .μ2mg D.μ1mg+μ2Mg
【答案】C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为m1和m2的小木块,m1>m2.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小木块均静止,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A.没有摩擦力作用
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有摩擦力作用,但其方向无法确定,因为m1、m2、 θ1和θ2的数值未给
【答案】A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则物体B对其压力 FN 2=GB=20N,
地面对A的支持力 FN 1=GA+ GB =60N,
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 Ff 2=FN 2=20,
A受地面的摩擦力 Ff 1=FN 1 =60,
又由题意得:F= Ff 1+ Ff 2=60+20=80,F= 32N,代入即可得到=0.4.
【答案】0.4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桌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分别用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当用水平拉力、拉物体时,物体保持静止,,;当使用拉物体时,物体开始运动,.
【答案】,,
如图所示,F1=F2=1N,分别作用于A、B两个重叠物体上,且A、B均保持静止,则A与B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B与地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解析】设F3为A受到的AB间摩擦力.对A作受力分析如图1:
∵ A静止,
∴ F3 =F2=1N, 图 1
∴ AB间摩擦力为1N.
设F4为B受到的AB之间的摩擦力.
对B作受力分析如图2: 图 2
F4与F1已平衡,
∵ B静止,故受合力为0,因除F4、F1外水平方向上不再受力,故与地面间摩擦力为0.
【答案】1,0
重2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今用大小为39N的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求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39N
重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如果分别用300N和50N的水平力去拉它,木箱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各是多大?
【答案】不同,受300N水平拉力时,木箱受到100N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受50N水平拉力时,木箱受到50N的静摩擦力作用.
如图所示,物体A被压在物体B和水平地面之间,A、B的质量分别为10kg和30kg,A与B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
(1)要用水平力F将整体拉动,则拉力的大小至少应为多少?
(2)若B用水平绳子拴在墙上,则要把A向右拉动,施加的水平力F又至少应为多少?(g=10m/s2)
【解析】(1)F=μ(mA+mB)g=80N;
(2)F=μmBg+μ(mA+mB)g=140N;其中μmBg为A的上表面与B的摩擦力,μ(mA+mB)g为A的下表面与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1)80N (2)140N
1 / 14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摩擦力
)
(
两物体直接接触
) (
知识框架
)
(
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
) (
方向:
跟接触面相切

与相对运动的方向
(或
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 (
静摩擦力:
大小随着产生静摩擦力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与该外力保持大小相等
) (
滑动摩擦力:
) (
大小
) (
摩擦力
) (
三要素
) (
滚动摩擦力(高中阶段不要求)
) (
滑动摩擦力
) (
动摩擦力
) (
静摩擦力
) (
摩擦力的分类
) (
两物体间发生了相对滑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 (
两接触面不光滑(粗糙)
) (
两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有弹力
) (
产生的条件
)
(
知识讲解
)
知识点1 摩擦力
1.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或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滑动摩擦力(物体间相对滑动),另一种是静摩擦力(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为: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接触面不光滑;(粗糙)
(3)两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有弹力;
(4)两物体间发生了相对滑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公式中的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弹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为滑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跟接触面情况(如粗糙程度)有关.
注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无关,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无关.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且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如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当人用力推车时,虽然车没有动,但车已有了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由二力平衡知,地面对车产生一个阻碍车运动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大小:只要物体与接触面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产生静摩擦力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与该外力保持大小相等.
(3)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注意:如果接触面是曲面,则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
5.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当引起静摩擦力产生的外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静摩擦力就不能够抵抗外力的作用保持物体平衡了,这时物体将开始运动(但是物体还没有运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即将开始运动(但是物体还没有运动)的临界状态下的静摩擦力即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其数值等于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引发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实际上,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点,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两物体之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在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即.
(
随堂练习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两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下列关于动摩擦因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越重,物体与其他物体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
B.物体在一支撑面上滑动,当支撑面倾斜放置时,动摩擦因数比水平放置时小
C.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压力无关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
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D.最大静摩擦力随物体间正压力增大而增大
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直接计算
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如图所示,、、三个物体完全相同,且各接触面不光滑,现用水平力拉,三物体仍处于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共受四个力作用
B.物体共受四个力作用
C.物体共受三个力作用
D.对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与相同
(
知识讲解
)
知识点2:摩擦力的理解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要特别注意物体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因为二者的大小变化情况是不同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N有关,成正比,与引起滑动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无关;而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 N无关,由引起这个摩擦力的外力决定,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N有关.因此,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应由引起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来确定,不能用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常用公式f=μN求得,而静摩擦力的大小常根据平衡条件确定.
静摩擦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是随外力变化的范围值0≤f静≤fmax,一般根据(1)平衡条件求;(2)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由牛顿运动定律求.而f静不但可根据上述的方法求的,可以用公式f静=μN计算.
摩擦力的特点
擦力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接触性;(2)被动性.所谓接触性,即指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物体间必直接接触(反之不一定成立).这种特点已经包括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里.所谓被动性是指摩擦力随外界约束因素变化而变化.熟知的是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由产生条件确定①接触面间有弹力;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种方法就是看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是否满足.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就没有摩擦力.
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物体受其它外力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①假设没有摩擦力,看物体能否处于平衡,如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则必有摩擦力;如能处于平衡状态,则必无摩擦力.
②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有摩擦力,则摩擦力必与其它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①由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确定,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相对”二字决定了参照物的选取.一般情况下是选地面或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而在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参照物不能任意选取.判断两物体间的摩擦力时,必须以且中之一做参照物.
②由牛顿定律确定.
③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
④整体法来确定.
(3)注意的问题
①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的.
这牵涉到参照物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物体运动或静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而牵涉到“相对运动”,实际上是规定了参照物.如“A相对于B”,则必须以B为参照物,而不能以地面或其它物体为参照物.
③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摩擦力不一定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④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保持相对静止.
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
随堂练习
)
甲工厂里用水平放置的传送带运送工件,工件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等阻力作用),乙工厂里用倾斜放置的传送带向上运送工件,工件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则( )
A.因为工件在运动,所以甲、乙两种情况工件都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B.因为工件在运动,所以甲、乙两种情况工件都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C.因为甲情况工件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工件不受摩擦力作用
D.因为乙情况工件有沿传送带下滑的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工件受沿倾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为主动轮,为从动轮,上方呈水平状态,当匀速转动时,重的物体随皮带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若物体与皮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则( )
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B.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小于,但不为零
C.皮带上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D.皮带上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拉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也随之变大,则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向右运动,物块在木板的上面以速度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受到了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受到了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受到了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如图所示,是水平地面,、是两个长方形物块,是作用在物体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和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间的动摩擦因数和、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可能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立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两立方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B.A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C.B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D.若撤去外力F,则A和B之间,B与水平面之间都不存在摩擦力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受的重力都等于,各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都等于,同时有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和上,则地面对,对的摩擦力分别等于( )
A., B.,
C., D.,
、、三物块质量分别为、、,按如图所示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随一起沿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判定( )
A.物块与桌面间有摩擦力,大小为
B.物块与间有摩擦力,大小为
C.桌面对、对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大小均为
D.桌面对、对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大小均为
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10N,水平向左 B.10N,水平向右
C.20N,水平向左 D.20N,水平向右
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
C.N变小,f不变 D.N不变,f不变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块被竖直的木板夹住保持静止状态,设每一木块的质量为m,则两木块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A.0 B.1/2g
C.mg D.2mg
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斜面体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上有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斜面体给物块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水平面给斜面体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
C.物块相对斜面有下滑的趋势,斜面相对水平桌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D.斜面体对水平桌面只有向下的弹力作用,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一根均匀的直尺质量为0.4kg,放在水平桌面上,尺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现用水平力推尺,当尺有1/3的长度露出桌面时,直尺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多大?(g取10N/kg)
A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出现弹力
C.摩擦力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进行或阻碍相对运动的发生
D.物体受摩擦力作用,则一定受弹力作用
两物体A和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对于物体A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绳子拉力、摩擦力作用
B.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C.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作用
D.受重力、地球给它的吸引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一块砖平放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B.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C.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D.砖滑动前后,均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
F
θ
)如图所示,光滑的硬杆固定,杆上穿一个小球.轻绳一端系在小球上,在另一端用力F竖直向下拉,小球沿杆向下运动,则( )
A.杆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
B.小球只受重力和杆对小球的弹力作用
C.小球受重力、杆对小球的弹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D.小球受重力、杆对小球的弹力、细绳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F四个力作用
如图所示,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物体和放在水平面上的斜面都处于静止,若水平力F增大一些,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则( )
(
F
)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一定增大;
B.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D.水平面对斜面的弹力一定增大;
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
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
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形变量不等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向左 B.6N,向右 C. 2N,向左 D.零
(
F
1
F
2
)
某人在乎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到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前和f后,则 ( )
A.f前向后,f后向前 B.f前向前,f后向后
C.f前向后,f后向后 D.f前向前,f后向前
(
m
)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μ1mg B.μ1(m+M)g
C .μ2mg D.μ1mg+μ2Mg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为m1和m2的小木块,m1>m2.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小木块均静止,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A.没有摩擦力作用
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有摩擦力作用,但其方向无法确定,因为m1、m2、 θ1和θ2的数值未给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桌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分别用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F1=F2=1N,分别作用于A、B两个重叠物体上,且A、B均保持静止,则A与B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B与地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重2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今用大小为39N的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求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重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如果分别用300N和50N的水平力去拉它,木箱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各是多大?
如图所示,物体A被压在物体B和水平地面之间,A、B的质量分别为10kg和30kg,A与B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
(1)要用水平力F将整体拉动,则拉力的大小至少应为多少?
(2)若B用水平绳子拴在墙上,则要把A向右拉动,施加的水平力F又至少应为多少?(g=10m/s2)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