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图所示,弹簧 p和细绳 q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用小钩钩住质量为 m的小球,弹簧、细绳和小钩的质
哈尔滨市名校 2020 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量均不计,静止时 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60°,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 p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 q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mg
高二物理试题
B p 3.若 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5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2
p q
要求,第 7~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C q p 1.若 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 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mg
1.一列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出发由 A地驶向 B地,火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接着做匀减速运动, 2
加速度大小为 2a,到达 B地时恰好静止。若 A、B两地距离为 s,则火车从 A地到 B地所用时间 t为( ) D.若 q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
3s 4s 3s 3s 8.甲、乙两车初始时相距 1000 m,甲车在后,乙车在前,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A B v/m·s
1
. . C. D.
4a 3a a 2 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50
2.一攀岩者以 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 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 A.乙车比甲车早出发 8 s 甲
21
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B.两车在 t=36 s 乙时速度相等
A.10 m B.30 m C.50 m D.70 m C.两车在某时刻并排行驶 O 8 50 t/s
3.如图所示,筷子夹起玻璃珠后,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锐角,右侧筷子竖直,且两筷子在同一竖直平面 D.甲车停下时乙车在其前方 191 m处
内。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和玻璃珠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4 kg,两根轻绳 AB和 AC一端连接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
B
A.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 在物体上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θ=53°的拉力 F,已知 sin53°=0.8,cos53°=0.6,重力加速
θ
B.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小 度 g取 10 m/s2。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则拉力 F的大小可能为( ) F
C.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 A.15 N B.30 N
θ θ
D.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小 C.45 N D.60 N C A
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 10.将某物体以 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 10 m/s2。则 5 s内物体( )
方法。图 1、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为 65 m
A.图 1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 B.位移大小为 25 m,方向向上
B.图 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10 m/s
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平均速度大小为 13 m/s,方向向上
C.图 2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 11.如图所示,小球位于距竖直空心管的最上端高为 h处,管的内径大于小球直径。小球由静止释放,
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下落△t后(此时小球未进入管中)从静止释放空心管,小球穿过管的时间为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
D.图 2中由实验事实可直接得出运动不需要 A.减小△t,t变小
图(1) 图(2)
力来维持 B.减小△t,t变大
5.如图 1所示,当木板(足够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时,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恰好能沿木板匀速下滑。若 C.△t不变,增大 h,t变大
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调节,如图 2所示,使该物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大小为 v0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则它上滑 D.△t不变,增大 h,t不变
的最小距离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 12.如图 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m2的长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 m1的小木块。现给木板施加一随时
v 2 3v 2 v
v0
间 t增大的水平力 F=kt(k是常数),木板的加速度 a2随时间 t的变化关系如图 2所示。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最
A 0. 02g B. 4g -30° θ 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 10 m/s2,则( ) a2/m·s
2
3v 20 3v
2 图(1) 图(2) A.在 0~2 s时间内,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 3g D.
0 m1 3
2g B.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 m2 F 2
6.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和 2m的物块 1、2用水平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 F C.质量 m1与 m2之比为 1∶3
图(1)
2 1
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 F作用于 2上且两物块共同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1;当用同样大小 D.当小木块从长木板上脱离时,其速度比木板的速度小 0.5 m/s
O t/s
的力 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 ,则 x ∶x 等于( ) 1 2 3 42 1 2
图(2)
A.1∶1 B.1∶2 C.2∶1 D.2∶3 1 2 F 1
高二物理试题 第 1 页 共 2页
二、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4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 3小题,共 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
13.(5分)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探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 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 4个打 15.(12分)倾角为θ=37°的斜面体靠在固定的竖直挡板 P的一侧,一根轻绳跨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定滑轮,绳的
出的点未画出。在 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______点。在打出 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一端与质量为 m1=3 kg物块 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 m2=1 kg物块 B连接。开始时,使 A静止于斜面上,B悬空,
为______m/s;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均保留 2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现释放 A并沿斜面下滑,求此过程中,挡板 P对斜面体作用力的大小(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
sin37°=0.6,cos37°=0.8,g=10 m/s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位:cm
A
A B C D E
B
θ
14.(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衡摩擦
P
力后,放开砂桶,小车加速运动,处理纸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保持砂和砂桶总质量不变,增加小车质量 m,
重复实验多次,得到多组数据。
小车 打点计时器
纸带
16.(12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4 m/s,与倾角为 37°的斜面底端 P
垫块 平滑接触。一质量 m=2 kg的小物块从 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 A、P间的距离 L=8 m,物块与斜面、传送带间的动
砂桶
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5、μ2=0.20,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sin37°=0.6,cos37°=0.8。求:
(甲) (乙)
(1)物块第一次滑到底端 P时的速度大小 v1;
(1)除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小车、砂桶(及细砂)、细线、附定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导线外,下列器材中必须使
(2)物块第一次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t。
用的有______。 L A
P
A.220 V(50 Hz)交流电源 B.刻度尺 v 37°
C.8 V低压交流电源 D.天平(附砝码) E.秒表
(2)用垫块将木板一端垫高,调整垫块位置,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及其它阻力。若某次调整过程中打出的纸带如
图乙所示(纸带上的点由左至右依次打出),则垫块应该______(选填“往左移”“往右移”或“固定不动”)。
(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调整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17.(12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 A,其长度为 L=1.2 m、质量为 m1=2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B.在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桶(及细砂)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因数为μ1=0.2;在其左端有一物块 B(视为质点),质量为 m2=3 kg、与长木板 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
C.增大小车质量,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 F作用在物块 B上。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1)当 F为 12 N时,求 A、B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4 F)将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m′g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 F时实验存在系统误差。设小车所受拉力的真实值为 F B真,为使 (2)当 F为 20 N时,求物块 B运动到木板 A右端所需的时间 t。 A
m g F真 m
系统误差 F <5%,小车的质量为 m,则 m′与 m应当满足的条件是 m <______。真
(5 1)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得到小车加速度的倒数 a与小车质量 m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______。
1 1 1 1
a a a a
O m O m O m O m
(A) (B) (C) (D)
高二物理试题 第 2 页 共 2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C A B A BD BD BC AB BD AB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3.(5分)A;0.23;0.73
14.(9分)
(1)BCD;(2)往右移;(3)AD;(4)0.05;(5)C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
F=4.8 N
16.(12分)
(1)v1=8 m/s;(1)t=9 s
17.(12分)
(1)f=10.8 N;(2)t=1.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