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4 17: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壹章
大 势 所 趋 得 天 下
司马空说赵王曰:“……请为大王设秦、赵之战,而亲观其孰胜。赵孰与秦大 ”曰:“不如。”“民孰与之众 ”曰:“不如。”“金钱粟孰与之富 ”曰:“弗如。”“国孰与之治 ”曰:“不如。”“相孰与之贤 ”曰:“不如。”“将孰与之武 ”曰:“不如。”“律令孰与之明 ”曰:“不如。”司空马曰:“然则大王之国,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
——《战国策·文信侯出走》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秦一统天下的历史条件
(1)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2)商鞅变法后,秦国富民强,兵多将广;
(3)统治者励精图治,广纳贤才;
(4)地理位置优越。
第壹章
大 势 所 趋 得 天 下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简述秦灭六国顺序,并分析其策略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喊赵薇去演戏)
策略:远交近攻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秦统一措施 分类 具体措施 政治上 中央
地方
经济上 思想文化 阅读教材,完成上方表格。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秦统一措施 分类 具体措施 政治上 中央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地方 修建长城,驰道,直道;郡县制;乡里制;
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户籍制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秦法;焚书坑儒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史记》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皇帝制度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 ——《资治通鉴》
皇权至高无上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三公九卿制度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百官之长
太尉……掌武事。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
卫尉……门卫屯兵
太仆……掌舆马
廷尉……掌刑辟
典客……掌诸归义蛮夷
宗正……掌亲属
治粟内史……掌谷货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供)养
——《百官公卿表》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长城、驰道、直道
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三十四年,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思考:如何评价秦始皇长城和直道
(1)对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起到了一定作用
(2)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巩固统治
(3)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4)秦朝暴政的见证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郡县制,乡里制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史记·秦始皇本纪》
海内为郡县
法令由一统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统一货币、度量衡
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户籍制
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里耶简
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
——《史记·秦始皇本纪》
联系今天的户籍管理制度,思考与秦朝户籍制度的区别,并分析其作用。
第贰章
万 象 归 一 治 天 下
思想文化措施
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焚书坑儒
焚书坑
[ 唐 ]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豫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
——鲁迅《伪自由书·华德焚书异同论》
专制的火只能烧毁专制本身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大兴土木
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筑长城及南越地。
——《史记·秦始皇本纪》
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
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
——《汉旧仪》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横征暴敛
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屯戍一岁,加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上》
吏到其家,人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
——《汉书》
头会箕敛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严刑峻法
弃市:在市中杀死
戮:先羞辱后斩杀
磔:割裂肢体而杀
腰斩:从腰间斩断
阬:即坑杀,活埋
枭首:割下头悬在木头上示众
车裂:五马分尸 (商鞅就是这么死的)
定杀:将患疾病的罪人抛入水中或者生埋
族刑:灭三族
具五刑:对罪人的族人用五种酷刑而杀之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统治昏庸
指鹿为马
“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2],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 ”
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昏乱主之所禁也。
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而二世责问李斯曰:“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此所以贵于有天下也。”
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书对曰:……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史记·李斯列传》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天下反秦
(惠文君)七年,公子昂与魏战,斩首八万。
(惠文王)七年,庶长疾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惠文王)十一年,摢里疾败韩岸门,斩首万
(惠文王)十三年,庶长章击楚,斩首八万;
(武王)四年,甘茂、庶长封拔宜阳,斩首六万
(昭襄王)六年,庶长奂伐楚,斩首二万。
(昭襄王)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斩首二十四万
(昭襄王)三十二年,相穰侯攻魏,斩首四万。
(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阳击芒卯华阳,斩首十五万。
(昭襄王)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斩首五万。
(昭襄王)四十七年,武安君白起,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昭襄王)五十一年十月,龁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
(昭襄王)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斩首四万。攻赵,首虏九万。
(秦始皇)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
(秦始皇)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斩首十万。
……
斩首近160余万人
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秦之速亡
陈胜一呼而楚境震动,关东沸腾,张楚所具有的号召力量,其他关东五国都无法比拟。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项羽本纪》

(1)战国时,楚一度是反秦盟主
(2)楚地广阔
(3)楚兵骁勇,人民众多
第叁章
民 心 向 背 失 天 下
秦之速亡
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 指挥得当
刚愎自用,
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
第肆章
功 过 是 非 天 下 评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文天祥《孟姜女庙联》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史记》
功:
(1)奠定了中国版图和民族基础
(2)推动了共同文化的发展
(3)确立中华帝国的基本政治架构
过:
暴、酷、苦
罪在一时,功在万世

你确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