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4 21:5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3、积累文中精彩的名言警句。
4、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先哲,导入新课
屏显: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集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一生留下了许多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著作。但是,他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他的九个子女分别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有三个子女分别在建筑学、考古学、火箭控制方面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即便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
你知道这个伟大的人物是谁吗?(梁启超)
屏显梁启超先生头像。
师:在预习中你们对梁启超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呢?(指名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感悟先哲的思想,聆听先哲的教诲。(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生自读课文,对照文中注释,结合手中的工具书,先自主把握字词的音、形、义。
屏显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
(2)指名解释其中的个别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解题。我们来看课题: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师:题目表明文章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阐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那么作者在文中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2、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
屏显问题:(1)、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围绕这句话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先后谈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关系: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过渡:文中讨论的三个问题无一不和“业”有关,那么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业”的含义是如我们刚才所认为的仅仅指职业吗?
四、研读揣摩,理解主旨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8段,思考:
(屏显问题)1、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业”的含义仅仅是职业吗?
提示:结合百丈禅师的例子和“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这句话来理解。
明确:“业”并不仅仅是职业。因为“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这里的“业”,就不仅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仅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包括我们的学习,这些都可称之为“业”。
师总结:回答非常精彩,而且有理有据,由此看出同学们对“业”有了很透彻的理解。
2、如何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意义?
对于任何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都要有一份责任心,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专心做的过程当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地步。(板书:责任心,乐趣,乐以忘忧)
3、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业”的精神?
屏显背景资料:
中国人传统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明确(过渡语):梁启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人们这种错误的职业观,就是希望大家能正确对待每一种职业,对所做的工作要有积极的态度。所以
4、作者认为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 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5、文中有句话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听完同学们的辩论,我受到很大启发,的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我们应该有进取心,但是,不论做哪种职业,我们都要热爱本职工作,敬业乐业。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深切领悟了一代宗师梁启超敬业乐业的精神旨意。“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作为一篇演讲稿,本文的语言方面又有何特点呢?
五、品味语言,分析特点(机动环节)
请看摘句:
屏显:(1)今日大热天气,我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运用了设问和反问,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逐句齐读感受,分析。
六、联系实际,总结提高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聆听了先哲的教诲,那么你以后准备怎样过合理的生活呢?
生答,师总结: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好好学习,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哪怕是很普通甚至是很卑微的工作,都会全力以赴,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同学们说得很精彩,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说到做到。
七、布置作业
收集本文中的名言警句,整理在摘抄笔记上,力争记诵。
附: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最高境界)乐业 乐趣
(基础)敬业 责任心
(前提)有业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3、积累文中精彩的名言警句。
4、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先哲,导入新课
屏显: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集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一生留下了许多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著作。但是,他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他的九个子女分别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有三个子女分别在建筑学、考古学、火箭控制方面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即便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
你知道这个伟大的人物是谁吗?(梁启超)
屏显梁启超先生头像。
师:在预习中你们对梁启超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呢?(指名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感悟先哲的思想,聆听先哲的教诲。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解题。我们来看课题: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
(2)“敬业”是什么意思?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
2、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
屏显问题:(1)、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2)、围绕这句话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研读揣摩,理解主旨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8段,思考:
(屏显问题)1、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业”的含义仅仅是职业吗?
提示:结合百丈禅师的例子和“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这句话来理解。
2、如何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意义?
3、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业”的精神?
屏显背景资料:
中国人传统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4、作者认为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 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5、文中有句话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
五、品味语言,分析特点(机动环节)
请看摘句:
屏显:(1)今日大热天气,我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运用了设问和反问,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逐句齐读感受,分析。
六、联系实际,总结提高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聆听了先哲的教诲,那么你以后准备怎样过合理的生活呢?
七、布置作业
收集本文中的名言警句,整理在摘抄笔记上,力争记诵。
附: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最高境界)乐业 乐趣
(基础)敬业 责任心
(前提)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