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张PPT)
第一课时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01
02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排放的汽车尾气,约400人死亡。
1943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气,造成千人中毒,约60人死亡
1930年
03
04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排放的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取暖燃煤废气,最严重一次5天4000人死亡
1952年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排放的工业废气,小镇43%的居民患病,20人死亡。
1948年
05
06
日本四日哮喘病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排放的工业废气,导致500多人患病,36人死亡。
1958年
日本水俣病事件
主要污染源为排放的工业含汞废水,导致2000多人患病,1000多人死亡。
1952年
07
08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污染源为排放的工业废水含镉,确诊患者258人,200多人死亡。
1975年
日本米糠油事件
因食用米糠油受污染,导致10000多人受害,15人死亡。
1968年
考古发现:公元4世纪,复活节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战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
距离南美大陆 3 700 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 165 平方千米。2012 年,岛上居民 5 761 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
1.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 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3. 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议一议,应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距离南美大陆 3 700 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 165 平方千米。2012 年,岛上居民 5 761 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
1.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 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1.该岛由三座火山组成,地理环境封闭;亚热带气候,受信风影响显著;土壤以砂砾、岩石为主;动植物较为匮乏,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海洋资源丰富。
距离南美大陆 3 700 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 165 平方千米。
1.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 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2.公元4世纪,岛上居民可以利用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渔业资源。
复活节岛文明消失之谜
宗教信仰
攀比石像
大兴土木
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
资源短缺
掠夺资源
资源枯竭
文明覆灭
运用资料,说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分类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综合思维)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生态破坏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危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当以人类为中心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A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引起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B
0 1
环境问题概述
… …
… …
什么是环境问题?
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概述
全球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减少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森林面积锐减
土地荒漠化
资源短缺
水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问题日益全球化: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环境问题日益全球化: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原生
次生
环境问题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人类过量排放废弃物,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等
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如森林毁灭、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地震破坏等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①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 ②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 ③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 ④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⑤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答案:①③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它们是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②④⑤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它们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的分类
自然资源枯竭
森林减少
水资源危机
矿产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土地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
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
自然资源枯竭|水资源危机
自然资源枯竭|矿产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生态破坏|荒漠化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水体污染
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 …
… …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使
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1. 根据图 1-11,描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新陈代谢产物,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使
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2. 结合身边实际,举例说明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参考答案:
人类在利用资源时超过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产生生态破坏、自然资源衰竭等环境问题。人类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时,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下面是网上公布的两幅卫星照片, 展示了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霍比特煤矿(白色区域) 的变化。 2009 年废矿石几乎堆满了附近的山谷和溪流。
1、 该矿区应采取的有利于生态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 禁止伐林 B. 变露天采矿为地下采矿
C. 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 D. 采空后及时回填、 植树
2、 废矿石不合理堆积,对该区域的河流的下游平原地区的影响是( )
A. 加剧滑坡 B. 加剧泥石流
C. 水质变差 D. 为建材厂提供充足的原料
D
C
圣劳伦斯湾面积约 23.8 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27 米,最大水深 572米。 岛屿众多,沿岸渔业繁盛。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从卡伯特海峡流出。 中心处表层海水盐度 27%~32%, 深层可达 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 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湾内岛屿和沙洲是各种鸟禽栖息之地,5 月 至 9 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 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成为加拿大腹地通往大西洋的一条重要水道。
(1) 分析圣劳伦斯湾冬季完全封冻的原因。
(2) 圣劳伦斯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 但也是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推测该海域事故高发的原因。
(1)原因: 纬度位置较高, 冬季气温低;冬季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大;圣劳伦斯河大量淡水注入,表层海水盐度低易结冰; 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高纬低温海水注入,水温低; 海湾水浅易结冰;海区较封闭和外海海水热量交换少。
(2)原因: 海域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海湾内多浮冰;常年有浓雾笼罩。
(3)分析每年 5-9 月 圣劳伦斯湾成为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的原因。
(4)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指出其可能原因。
答案 :
(3) 5—9 月 海水水温上升;寒暖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鱼类资源丰富, 饵料充足。
(4)全球气候变暖;人类过度捕杀;海上航行等人类活动;海洋环境污染。
02
环境污染
… …
… …
… …
… …
水 体 污 染
1
1.水污染
当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并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降低水的利用价值,造成水污染
A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怪病事件。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水污染源的分类
按照人类活动方式,水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A
点污染源:如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矿山废水造成的水污染。
面污染源: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水污染。
水污染源的分类
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A
—— 赤 潮——
一种海洋生态灾害,又叫红潮, 是一种水华现象。某些浮游生物植物、 原生动物或细菌,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 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成因: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②强烈光照、较高水温利于赤潮生物繁殖; ③水体交换不便的港湾和沿岸海域。
影响:①藻类过度繁殖易导致海水缺氧,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致使鱼类缺氧死亡或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 摄食这些有毒生物的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 就引起人体中毒, 甚至死亡;沿海地区多为旅游胜地,旅游业受到影响。
… …
… …
A
水体富营养化
成因:含氮、磷的废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
分布:城镇郊区,江河湖海
危害:使水中溶解氧减少,使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
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 …
… …
human environment
水资源短缺
成因:水资源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危害:妨碍工农业生产,影响人类生存
措施:开源:修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植树造林,涵蓄水源;
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耐旱作物和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价。
B
… …
… …
水污染
human environment
①控制污染源排放,减少到最小量;
②建设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③环境立法,加大监测、管理、处罚力度。
按污染物的不同,水污染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判断下列材料各属于哪种类型的水污染,并填入下表。
相关资料 污染类型
2010年4月,墨西哥湾一个石油钻井平台爆炸,造成石油泄漏,使得附近海鸟身上,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或者岩石上“坐以待毙” ;鲸、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被毒死或者因窒息而亡。
2000年6月,渤海湾南部海面约有1亿个海蜇尸体浮出水面,造成海蜇死亡的原因是渤海湾南部海域爆发的赤潮,赤潮是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1993年,澳大利亚流行的一种脑膜炎,后经过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虫在温水大量繁殖,造成水源污染并引发了这次脑膜炎的流星。
化学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A
为监测矿山废水的污染情况,拟在矿区范围内布置多个不同类型的水质采样监测点。根据下列材料,设计这些采样监测点的位置,将下列各点的序号标注在图1-12 上,说明理由,并设计一个水质监测与预警方案。
①对照点:设在矿区水源地或矿区的上游区段。
②污染点:设在河流污染特定区段。
③基本点:设在河流的清洁区段。
④净化点:设在矿区外的下游区段。
提示:除在河流布点外,在矿区内也应布置采样监测点。
A:对照点,为选矿厂提供水源
B:污染点,为河流污染特定区段
C:对照点,为矿区的上游河段
D:净化点,位于矿区外的下游河段
E:基本点,位于清洁区段
①
②
③
④
为监测矿山废水的污染情况,拟在矿区范围内布置多个不同类型的水质采样监测点。根据下列材料,设计这些采样监测点的位置,将下列各点的序号标注在图1-12 上,说明理由,并设计一个水质监测与预警方案。
①对照点:设在矿区水源地或矿区的上游区段。
②污染点:设在河流污染特定区段。
③基本点:设在河流的清洁区段。
④净化点:设在矿区外的下游区段。
提示:除在河流布点外,在矿区内也应布置采样监测点。
方案:每天定时六次或不定时对检测点取样,如果发现②监测点的污染物比①或③含量偏高,说明矿区排放污染物,就要对矿山进行整顿,及时治理污染。
①
②
③
④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常常会导致地面塌陷, 2012 年以来,江苏、 安徽、 上海、 黑龙江等多地出现路面塌陷事件。
1、地面塌陷的原因不包括( )
A. 过度开采地下水 B. 采矿或工程建设
C. 流水溶蚀作用 D. 高强度垦殖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是( )
A. 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 B. 多建高层建筑
C. 矿区及时复垦 D. 改进耕作方式
D
A
材料一 氮、 磷等无机盐是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盐, 营养盐增加使各种藻类异常快速地繁殖,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使水体呈现红. 紫等颜色, 称为“赤潮”。
材料二 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 1 →t 2 →t 3 )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图示表明该海域海水有_____现象, 水中营养物质显著增加, 其来源可能是____。
(2) 造成图中鱼类从 t 1 到 t 3 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
(3) 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________
A. 杭州湾 B. 莱州湾 C. 辽东湾 D. 珠江口
(4) 赤潮 (多项选择题)
A. 是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所导致的结果 B. 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C.封闭的较低纬海域更易产生 D.阳光强烈、 风力较弱也有利于其发生
大 气 污 染
… …
… …
2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大量粉尘和废气进入大气层,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若超过一定标准并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
B
污染物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
B
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烟尘。不少严重的大气污染灾难,比如伦敦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等,都与煤炭使用有关。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
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
危害人体健康
成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 害
1980年
1968年
酸雨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汽车尾气、石油化工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光化学烟雾
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洛杉矶近 250 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
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洛杉矶近 250 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
1. 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小汽车众多的原因。
2. 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的原因。
1.洛杉矶市城市规模大,住宅郊区化—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且位于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系统发达;城市人口众多,民众收入水平高,燃油价格低,拥有汽车数量多。
2.洛杉矶市面临大洋,三面环山,空气不易扩散;另外该市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每年5~10月间无风天气多,烟雾难以扩散。
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洛杉矶近 250 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
3.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对我国有何启示?
成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以实现联防联控;出台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用市场的手段治理空气污染;开发空气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
启示:制定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治理政策;建立跨区域治理机构;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规划等。
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冬半年, 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 某年 11 月 28 日 至 12 月 5 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 5 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1、与安阳相比, 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 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2、从能源利用角度, 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1、 特点: 污染程度轻; 持续时间短。 成因:位置偏南, 受冬季风从邻省输入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山地阻挡, 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污染。
2、利用太阳能等, 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 增加二次能源使用; 改进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暖, 改进能源利用方式。
定日珠峰管理局公告
珠峰无限期关闭
固体废弃物污染
3
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大量固体废物因难以利用而被抛弃。若处置不当,其有害成分通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进而污染人类健康。固体废物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置,要占用大量土地,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固体废弃物污染 城市垃圾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lid waste pollution
固体废弃物污染 危险废物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lid waste pollution
环境污染 刚清理垃圾过的红树林
固体废物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我国每年都要产生夫量的固体废物。2017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33.2亿吨,危险废物0.69亿吨。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矿业和冶金业产生的固体废物要占到80%以上,以尾矿、煤矸石、粉煤灰、炉渣为主。
… …
… …
尾矿
煤矸石:与煤层伴生,含碳量低,黑灰色,坚硬的岩石
炉渣
C
生产与消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来源
危害
措施
①若处置不当,其有害成分通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②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置,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资源化
减量化
无害化
3.固体废物污染
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固体废弃物污染——处理与利用
方法 优越性
分类收集 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理量
密封运输 避免散落 。
破碎、压缩、焚烧 缩小废弃物体积,消除某些有害物质
卫生填埋 占地少,土地可重新利用,对水体、大气无污染
资源化. 促进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
固体废弃物污染——处理与利用
1、填埋法:指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处理。
优点:技术成熟,运行管理简单,处理量大,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填埋场封场后,可以在填埋场上面绿化植树、修建公园、运动场等。
缺点:地基不稳,不能在填埋场上面建房屋。土壤有毒,不能在填埋场上种庄稼,永久性占用大量土地。选址较困难、减容效果差、占地面积大、对周围环境会有一定影响。
固体废弃物污染——处理与利用
2、焚烧法: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是实现无害化和减量化的重要途径。
优点:工艺简单、运行可靠、技术成熟,使用年限较长;处理垃圾速度快,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垃圾焚烧后体积减小,有效抑制了垃圾堆存的增长;高温焚烧,大量病原体被消灭;把垃圾转化成热能,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
缺点:设备投资大,技术集成度高,管理保障水平要求高;焚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设备锈蚀现象严重 。
固体废弃物污染——处理与利用
3、堆肥法:指将新鲜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分解,在高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能产生有机肥料,从而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优点:投资较低,技术简单、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垃圾减量明显。
缺点:对垃圾分类要求高、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堆肥成本过高或质量不佳会影响堆肥产品销售,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且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
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分类
厨余垃圾
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其余垃圾
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
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废纸
金属物
布料
玻璃
塑料
厨余垃圾
这些废弃物经过堆肥处理,可生产有机肥料。餐余垃圾的集中处理减少了和其他垃圾混杂之后形成的蚊虫、苍蝇的滋生。
废灯管
废电池
杀虫剂
废墨盒
废油漆桶
过期药品
有害垃圾
宠物粪便
灰土
废旧陶瓷
污染纸张
烟头
一次性餐盒
其他垃圾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 10 千米,于 2007 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1)说一说,司家营铁矿施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有何现实意义?
(2)采用尾矿填海、填充采煤沉陷区,会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如果有,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3)调查本地的矿区尾矿或采空区的后续处理方式,或调查本地垃圾的处理方式。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1)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利用,减少填充采煤沉陷区和填海造陆的成本。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 10 千米,于 2007 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2)采用尾矿填海、填充采煤沉陷区,会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如果有,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2)可能会。措施: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像一圈帷幕一样将地下水系同矿坑完全切断,这就是帷幕注浆工程。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对采场排水及尾矿回水综合利用先后采取了新水分离改造、尾矿库回水管路改造、冷却水回收利用改造等多种措施,充分使用尾矿回水和采坑涌水,将新水用量降至最低。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 10 千米,于 2007 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3)调查本地的矿区尾矿或采空区的后续处理方式,或调查本地垃圾的处理方式。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3)建议:对矿区进行绿化和复垦;对废水、废气、噪声等进行治理使其达标排放;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不断依托科学技术实施流程改造,优化工艺做到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
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 目 前, 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 而且污染周围环境。 其出路何在? 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
(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 省钱, 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2)法国有位哲人说: “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 ” 对此, 你如何理解?
(3)下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处理系统示意图, 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选项, 填入相应方框内。
A. 肥料 B. 做工业原料 C. 填埋、 焚烧或循环利用 D. 回收处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填字母)
4.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举例
(1)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导向,节约使用各类自然资源。
(2)工业企业布局适度集中,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
(3)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借助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把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2020年全国2卷)
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
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
节约治污成本;
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有效减少污染物入河;
降低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对下游的影响);
改善全流域的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
如图显示“某日洛杉矶主要污染物浓度日变化”。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完成1~3题。
1“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B.硫氧化物和臭氧
C.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
2.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时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的浓度大于CO的浓度
B.“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C.O3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一致
D.午夜时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
√
如图显示“某日洛杉矶主要污染物浓度日变化”。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完成1~3题。
3.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太阳辐射强
②三面环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③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④冬季温和多雨,水汽充足,更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