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共1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5 00: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欣赏
1、思乡: 苏轼原是四川眉山人,此时被贬官至山东密州,远离家乡,相隔千里之遥,自然少不了对家乡家人的思念。
2、思人: 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兄弟情深,苏辙在山东为官,苏轼为了能离弟弟近些,所以上书皇帝要求从杭州调任至密州,可即便相隔不远,但兄弟俩依然不能常相见,所以孤独之余东坡不免伤感嗟叹。
3、仕途坎坷: 苏轼由于朝庭党争,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几经坎坷,仕途并不得意,在这中秋月夜,怎不勾起他的哀伤、思念。
创作背景
词的上下阙主要写什么?
整体感知:
上阕: 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问----猜----欲----恐(明月清辉初照人,美酒香浓醇醉人,东坡不禁奇想联翩 )
起舞----何似在人间?(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恐不胜寒,人间温暖亲切,脚踏人间泥土、热爱人生 )
下阕: 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照无眠(思亲之情,不能自已。 )----何事长向别时圆?(婉转真挚,体验独到,足见怀人之深之切) ----古难全(旷达洒脱自我排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寄寓与祝愿)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话富含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不顺境遇的释怀,超然解脱的心境。
这一句是苏轼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的祝愿。
表现了东坡不计个人得失,祝愿天下人的旷达胸襟,是点明主旨的句子。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 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 这体现了苏轼屡受打击后的徘徊困惑心态。
表面上好象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自己不知怎样的含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在天上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也指政治遭遇,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主要的心愿?
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这说明苏轼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
小 结 :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      ,人有 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                。
               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
巩固练习
《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 ”的句子。
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巩固练习
表达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