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5 13: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彩浓的语言特点。(重点)
情感目标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重点)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2. 揣摩品味精彩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一篇精彩杂文。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 学习驳论,理清思路提问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文中划出标识性语句:本文作者批驳的错误论点是什么?作者树立的观点是什么?明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提问2:通读课文,说说本文是如何运用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论述全文的?明确:略 【教学备注】‖学法指导‖1.如何梳理驳论文的结构内容?(1)明确批驳的靶子。(2)寻找批驳的方法。2.驳论文批驳的方法:一是驳论点。即通过反驳对方论点的不真实或错误性,但一般的驳论文中较少出现,且一般出现你能够看出来;
二是驳论据。就是辩驳论据本身是不成立的或是不切实际的;三是驳论证。就是通过反驳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来驳论。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有问题。‖教学提示‖先梳理内容,再明确批驳的方式。
目标导学二 品味富有战斗力的语言提问4: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提问5:文中最后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你对这一话是怎样理解的?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只能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他来自民众,所以称“地底下”提问6: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字词的表达效果。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学法指导‖如何准确理解议论文中的重点句子?1结合上下文的内容。2、理解关键词语。3、理解正确的观点。‖教学提示‖ 教学中结合学生平时的积累,教师点拨,让学生从积累中寻找相似的事例,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目标导学三 拓展延伸,补写论据 提问7:你能举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自信力吗? 明确: 示例1: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就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美孚的失败不能断定中国地下无油。他说:我就不信,油,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的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他当时还预见西北也有石油。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也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言。李四光靠自信、自强彻底粉碎了“中国贫油论”。示例2: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 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目标导学四: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民族自信心多媒体出示资料:沈钧儒在鲁迅葬礼上说:“高尔基前几个月死了,死后由苏联政府替他国葬。现在,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我们人民群众一致要求国葬,但政府不管。今天我们人民自己来葬,到的都是民众自己。这个,我想鲁迅先生一定很愿意!”鲁迅先生葬礼的绸幛上:“民族魂”三个字。郁达夫先生在《怀鲁迅》一文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选一种鲜花(菊花、荷花等)献给“民族魂”鲁迅,并说明理由,同时用今天中国日益繁荣强大的事实告诉先生:中华儿女越来越自信。2.学生自由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意。‖教学提示‖1.引领学生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运用今天中国发展的事实,增补本文的论证,从现实意义上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可取之处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的良好习惯。 2.先设置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快速浏览文章,培养了学生寻找相关信息,快速阅读能力的训练。 不足之处 1.时间的把握上还是不太合理,有前紧后松的感觉。2.虽然从整体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但是因受新场合、新学生的限制,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位,缺少促进或指导。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