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 3.2.2丰收锣鼓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 3.2.2丰收锣鼓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7-14 20: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收锣鼓
[授课年级] 七年级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欣赏课
[教材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丰收锣鼓》,《丰收锣鼓》由彭修文、蔡惠泉编曲于1972年。乐曲借鉴了我国民间吹打乐的鼓点和旋法,充分发挥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打击乐器的表现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乐曲分为四个部分,有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穿插其间而显得前后呼应和统一。
[教学目标]
1、 聆听乐曲,感受丰收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热爱生活,逐渐喜爱民族音乐。
2、 通过分析乐曲的速度、节奏、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场景。
3、 让学生初步了解乐曲作者、乐队编制。
[教学重点] 分辨音乐结构,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
[教学难点] 打击乐合奏练习和节奏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欣赏法、体验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与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导入 聆听并思考: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秋景?你从音乐中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听到了哪些乐器?能说出歌名吗? 学生聆听并回答问题
新课教学 出示标题介绍曲作家介绍民族管弦乐队编制听辨乐器完整聆听并思考:乐曲分为几段?每段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每段乐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每段乐曲表现了什么场景?观看视频并欣赏回答以下问题:1)乐曲分为几段?2)每段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3)每段乐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4)每段乐曲表现了什么场景?分段欣赏并分析:第一乐段①聆听并回答:②视唱A主题、B主题。③聆听第一乐段并填入相应主题。第二乐段:①聆听并回答:②视唱C主题、D主题、E主题。③聆听第二乐段并填入相应主题。第三乐段聆听并回答:第四乐段聆听并回答:完整聆听全曲并填空 聆听并说出乐器名字观看视频并回答聆听并回答聆听并填空聆听并回答聆听并填空聆听并回答聆听并回答
练习 1、创编练习 创编4小节表现“丰收”热闹场景的节奏。 创编节奏并演奏
小结 《丰收锣鼓》描绘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充分体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记得《锄禾》中的诗句,珍惜粮食,爱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