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章 光 和 眼 睛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
目录
01
知识梳理
02
课堂演练
03
课堂检测
课程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探究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课时重点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时难点 理解虚像的概念
知识梳理
1.我们把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__________。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等都可看作平面镜。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
(2)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
(3)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_。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
知识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
相等
相等
对称
虚像
3.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叫做实像;把 ___________________,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能够呈现在光屏上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 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能__________,如梳妆镜等。
(2)平面镜可以__________,如潜望镜、牙医用的反光镜等。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
知识点2: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成像
改变光路
光的反射
课堂演练
知识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图3-3-2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图3-3-2下列措施能改变像的位置的是( )
A.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
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间放一块木板
A
2. 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C
3. 图3-3-3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 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
不需要
大小
虚像
思路点拨: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要理解并记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从实验中认识规律,注意等效替代法的使用。
知识点2: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4. 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3-3-4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A
5.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D
思路点拨:
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家庭用的穿衣镜、练功房里墙壁四周的镜子、牙医检查牙齿时放入口中的小镜子等都是平面镜;潜艇用的潜望镜、投影仪里都有平面镜。
课堂检测
1.(3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 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 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 m B.1.4 m
C.0.6 m D.2.6 m
C
2. (3分)小明身高为1.5 m,他站立在平面镜前2 m处,以0.1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 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1.5 m,像变大 B.2 m,像变小
C.3.6 m,像不变 D.4.4 m,像不变
D
3. (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A
4. (3分)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3-3-5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 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 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 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D
5. (3分)如图3-3-6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
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
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D
6. (4分)如图3-3-7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透明的玻璃板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是为了方便确定像的__________和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位置
大小
7. (4分)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不变
8.(7分)图3-3-8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中器材M应选择__________(填“玻璃板”或“平面镜”)来完成实验。
玻璃板
(2)小明竖直放好点燃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3)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则蜡烛B应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不能
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