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围绕着四季的主题,通过唱歌和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美。歌曲《捉迷藏》贴近生活,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活泼欢快充满童真的情趣,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并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通过演唱、律动和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表现和创新来诠释对歌曲及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较好地掌握附点部分的节奏,和一字多音的唱法。
四、学法、教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引导学生运用聆听、模唱法来学唱歌曲,用参与体验法来表现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用到了情景暗示法、谈话引导法和示范法、聆听对比、体验感受、探究表现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
根据音乐课程内容标准的四个教学领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创设情境、兴趣导入——新歌教学——情感延伸——创编与展示四大环节。
接下来,我就重点的介绍一下这四大环节所包含的内容: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1、引导学生随歌曲《春晓》的音乐进教室,随音乐边唱边拍手,边晃动身体。
2、师生问好与交流: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哪一个季节?继而引出春天的三个伙伴夏、秋、冬三个季节,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四季。
3、走进大自然,结合课件感受四季的美、感受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换。
4、师: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总会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惊喜。春夏秋冬四个伙伴一年又一年的轮回着,他们就像四个调皮的娃娃,听,四个娃娃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年复一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捉迷藏的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游戏吧!
5、初听歌曲《捉迷藏》,听后讨论:四个娃娃玩的开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欢快、活泼的音乐和简单有趣的动作,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于情境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趣气氛中自己体验、初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并潜移默化地过渡到新歌教学之中。
(二)、新歌教学
1、复听歌曲、熟悉歌词
我以“春夏秋冬四个娃娃是怎样捉迷藏的?”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发言,找出描写四个娃娃捉迷藏的生动的句子和词语,并有感情的读一读。(冬躲春来秋躲夏,你找我来我找他……)从而进入到师生一起唱着歌来寻找答案的歌曲学习环节中。
师:四个娃娃都躲到哪里了 你们能用歌声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吗?要求用一样的曲调回答。
(师生对唱:什么藏在花丛中?春天藏在花丛中。……)
2、学唱歌曲
(1)再听,感受歌曲情绪及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用身体语言体会三拍子特点)
(2)听伴奏轻声高位的读歌词
(3)引导跟着琴用“LU”模唱歌曲旋律
(4)听唱法教唱歌曲
(5)解决附点节奏的唱法:提示X·X该怎么唱(前长后短)
(6)一字多音:听老师的两种唱法,说说哪种好听,好听在哪儿?
(这几个问题也就是歌曲的难点部分,练习和巩固中使难点得到了突破。)
3、处理歌曲
师:你们在玩捉迷藏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情演唱这首歌曲呢?
(1)前半部分:轻轻地、蹑手蹑脚(轻巧、有弹性)
(2)后半部分:捉到后很开心(热情洋溢)
(这一环节使学生的个性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体验。)
4、歌曲巩固
(1)、教师弹琴,师生对唱歌曲
(2)、男女生对唱歌曲演唱歌曲
(3)、小组分角色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体验,引导学生恰当的把握歌曲的情绪、节拍、速度和力度特点,针对性的巩固歌曲中的难点,力求能够完整的背唱歌曲。
(三)情感延伸
渗透环保意识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四个娃娃可不可爱,四季的景色美不美呀?
师:如果想让四季的景色始终那么美的话我们要怎么做?
师:春、夏、秋、冬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和无穷的乐趣,我们只有保护好大自然环境,才能使四季变的更加美丽。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笔来画一画你眼中美丽的四季吧!播放歌曲《画四季》,“一年四季四幅画,我们来当小画家,画四季呀画四季,画出一个新四季。画四季呀画四季,画得世界更美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动手画画感受四季的美,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教育,从而达到寓教于乐,让其在学习中体验乐趣。
(四)、创编与展示
小组讨论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春、夏、秋、冬”,加入打击乐为歌曲伴奏,随音乐表演。让学生在边唱边跳的表演歌曲《捉迷藏》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