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科学分类: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分类汇编之光现象

文档属性

名称 满分科学分类: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分类汇编之光现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7-18 14: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满分科学分类: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分类汇编之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咸宁)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2.(黑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3.(山西)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凿壁偷光  B.海市蜃楼   C.猴子捞月  D.杯弓蛇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孝感)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
B、夜晚,路灯下形成的人影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娄底)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
6.(菏泽)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C.光速和声速一样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7.(扬州)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黄石)37.如右图所示,某人站在湖边高出水面30m的山顶A处,望见一艘飞艇停留在湖面上空某处并观察到飞艇底部标志P点的仰角为45°,其在湖中之像的俯角为60°,则飞艇离开湖面的高度为(已知,只考虑镜面反射,不考虑折射)
A.111.96m B.81.96m  C.84.32m D.114.32m
9.(南通)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郴州)下列四种情景中,因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渔民看见江中的“鱼” B.用放大镜看字典上的“字”
C.大公鸡看到水的“自己” D.人在灯光下的“阴影”
11.(滨州)中海公园内百花争艳、绿树成荫,水面倒影如镜、如诗似画。从物理学角度看,“倒影如镜”是由于( )形成的。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2.(牡丹江)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13.(常州)2013年4月,美国海军用一束高亮度激光持续照射一架无人机,数秒内无人机起火燃烧并坠人海中.下列针对该激光武器的防御措施中,无效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比热容大、熔点低、沸点低的物质
B.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表面光滑、颜色较浅的物质
C.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耐高温、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D.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表面粗糙、颜色较深的物质
14.(宜昌)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水中“月亮” B、雨后彩虹    C、墙上手影 D、海市蜃楼
15.(泉州)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6.(湘西苗族)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镜面反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17.(泰安)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夹角,则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入射角是3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18.(莆田)有一种新型“隐形坦克”,它先通过摄像机把坦克身后的景象自动拍摄下来,再用投影仪把拍摄到的画面同步投射在反光效果极佳的特制坦克外壳上,让敌人看到的只是一片“风景”,而决不会想到如此“风景”之下竟隐匿着战争利器。关于“隐形坦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能在各个方向隐形,坦克表面发生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隐形逼真的原因是坦克外壳涂上了吸光材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坦克手看到的始终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19.(扬州)如图,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发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南充)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
C.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空间增大的感觉
D.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
21.(鄂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盐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3.(临沂)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蜡烛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把蜡烛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D.烛焰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4.(南安)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则镜中她的像的大小会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25.(云南)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镜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2m
26.(柳州)如图所示,一根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蜡烛成像的位置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7.(雅安)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28.(天津)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
A.0.5m B.1m C.2m D.3m
29.(广州)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右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
30.(泸州)25.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人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31.(义乌)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人位置不变,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乙所示),这主要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2.(德阳)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33.(天津)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
34.(泉州)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是
35.(南宁)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象在水面上折断了,如果图所示,这是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光的色散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6.(黄冈)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是
A.立竿见影 B.刀光剑影 C海市蜃楼 D.杯弓蛇影
3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38.(金华)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39.(福州)小华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通过不均匀的蜂蜜水,会看到如图所示现象,这是由于发生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0.(内江)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41.(自贡)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2.(绵阳)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43.(荆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44.(济宁)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45.(新疆)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30 cm D.40c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6.(雅安)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7.(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一动到如图26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8.(包头)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12cm C.24cm D.6cm
49.(日照)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A.倒立缩小的实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0.(鄂州)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51.(广州)如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52.(泰安)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53.(武汉)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54.(黄石)下列光学仪器成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平面镜   C.投影仪    D.放大镜
55.(绵阳)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56.(南安)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小明的眼疾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近视,凸透镜 B.远视,凸透镜
C.近视,凹透镜 D.远视,凹透镜
57.(郴州)如图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成清析的像。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
A.照像机  B.放大镜   C.平面镜  D.投影仪
58.(牡丹江)在农场小城镇建设中,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与下列哪个光学仪器的原理相同:
A. 照相机 B. 投影仪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59.(常州)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60.(东营)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正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正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实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1.(乐山)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2.(福州)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 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照相机 B.老花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简答题
1.(济宁)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2.(南宁)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另位置的同学被前方高个子的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部分的字,这是因为光 的缘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荆门)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__________m。
4.(北京)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 ∠等于45,已知NOB ∠等于30,NOC ∠等于45,NOD ∠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_______射出。(选填“OB”、“OC”或“O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临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时,发生了
     的缘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泰安)由于光的 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填“漫反射” 或“镜面反射”)。
7.(黄石)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陕西)在如图中,画出光线SA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9.(雅安)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有一束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平面镜S1 上.试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S1、S2 反射后的光路,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0.(资阳)如下中图所示,已知一束光的一条边缘光线a的传播光路,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另一条边缘光线b的传播光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光学元件。
11.(黄冈)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如图,S为驾驶员眼睛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点,请作出反射光线NS的入射光线,并标出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兰州)欲使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夹角为30o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请你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放置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13.(襄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记录的实验数据见表:
物距
像距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12.0
12.0
等大
第二次
15.0
15..0
等大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实验中,在玻璃后放一只和玻璃前燃烧蜡烛大小完全一样的未点燃蜡烛,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义乌)如图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脸装置图,其中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为确定像的位置.此时需拿一支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完全重合。
15.(青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庆阳)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 ;
(2)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山西)11、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则像离她的距离    m,像的大小将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8.(绵阳)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 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 (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19.(自贡)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0.(乐山)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m,像与他相距 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成都)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烟台)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长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11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23.(东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24.(呼和浩特)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l)平面镜的位置;(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25.(广州)如图所示,O’是 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 AB 在该平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6.(哈尔滨)在碗底放一枚硬币S,向碗里倒水后,会观察到“硬币”上升,如图所示.请将眼睛看到硬币像S′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27.(宜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O点,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8.(荆州)如图所示,OB是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准确方向的入射光线AO和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OC。
29.(南充)电视机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 ,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 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选填“红外线”“紫外线”)
30.(日照)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适当的 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31.(咸宁)如图13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2.(沈阳)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P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a的光路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3.(包头)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N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⑴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
  ⑵ 若OA=4cm,AB=1.5cm,则凸透镜的焦距f = cm。
34.(鄂州)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左下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35.(南宁)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它的焦距是 cm。
36.(菏泽)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7.(扬州)如图,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8.(孝感)在如右图4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是缩小清晰的像,要使烛焰成放大清晰的像,在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透镜。照相机就是根据 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39.(佛山)图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应放在透镜 侧 范围才能得到 的清晰实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0.(襄阳)王军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作业本的空白纸上。根据王军的实验情况,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__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填成像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1.(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 屏向_____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____。
42.(娄底)如下左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43.(黑河)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
44.(连云港)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不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5.(黄冈)29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 的 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 (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三、实验探究题
1.(陕西)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较强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时    
(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2.(东营)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0
700
第二次
300
600
第三次
500
400
3.(福州)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23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0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___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河)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3)实验中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B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 验 次 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8
10.35
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73
10.35
13.48
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5.(新疆)如右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 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 。
(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6.(玉林)下面是小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7.(日照)下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13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8.(广东)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l)下面步骤a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题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
(2)如题17?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右表.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
(3)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 。
9.(苏州)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10.(宜昌)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光现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5.D
6.B
7.A
8.A
9.C
10.C
11.B
12.B
13.B
14.A
15.B
16.C
17.A
18.A
19.C
20.C
21.A
22.C
23.C
24.B
25.A
26.B
27.B
28.C
29.C
30.B
31.B
32.A
33.C
34.D
35.B
36.C
37.D
38.C
39.C
40.B
41.C
42.A
43.C
44.C
45.A
46.B
47.C
48.A
49.A
50.A
51.B
52.A
53.C
54.A
55.B
56.C
57.D
58.A
59.C
60.D
61.D
62.A
二、简答题
1.吸收 反射
2.漫 沿直线传播
3.8
4.OC
5.漫反射(反射)
6.漫反射
7.
   
8.
   
9.
   
10.
   
11.
   
1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红外线 紫外线
30.光的色散 紫外
31.
   
32.
   
33.光路图如图所示(4分),f =2.5cm(2分)
34.
   
35.会聚 10
36.
  
三、实验探究题
1.(1)不变(或一定);
(2)有关;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
(3)用灵敏一起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等;
(4)最强反射声的方向与入射声的方向是否有关等;
(5)大理石
2.(1)一定垂直   (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小聪 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
(3)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或光路具有可逆性)
4.(1)像的位置(只答“像”不给分)
(2)大小
(3) 虚
(4)测量距离时有误差(玻璃板厚度的影响、标记蜡烛位置时有误差等其它合理的答案均可得分)。
5.(1) 位置 大小 (2)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不能
6.A 较黑暗 不变 不能 虚
7.(1)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像和物大小相等; (3)M
(4)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5)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说出其一即可)
8.(1)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adbc
(2)
(3)不能;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9.(1)①反射;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
(2)是;三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10.(1)乙;乙;(2)丙;(3)大于;发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