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
旧中国的外交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
新中国的外交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
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建国初期我国外交面临着怎样的严峻形势?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样去改变这种状况呢?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说一说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有人形容当时中苏关系是“同志+兄弟”的关系。
通过图片我们发现最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请你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合作交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标志着我国
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外交舞台。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A国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一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B国发言人:我认为: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要像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一样反对苏联殖民主义。
历史再现
C国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D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
请你作为各国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人,发表各国的观点。
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面对这种变化,你会怎么办?
万隆会议
出谋划策
万隆会议(视频)
“议一议”
什么是求同存异?
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
求同: 共同的发展目的
异: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24日)
万隆会议期间,各方人士请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被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永放光芒
2005年4月24日,参加亚非峰会的各国领导人从雅加达来到万隆,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这是胡锦涛与来自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领导人在万隆会议旧址―独立大厦的集体合影。
1.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独立。
2.正确的的外交政策。
3.周恩来等卓越外交家的努力。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为什么能独立自主地走向国际舞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周恩来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2010·南充中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此原则的是( )
A.周恩来 B.丘吉尔
C.尼赫鲁 D.基辛格
A
2.(2010·滨州学业考试)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B
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D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