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5 10:4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916
1368
模仿汉字的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以哪种书法字体为主?
图1:1114年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拓片局部
图3: 1345年西夏文石刻“陀罗尼”拓片局部
图6: 1314年附注汉文的八思巴字“教士墓碑”局部
图5:畏兀体蒙古文书法作品
从造字的方式看,这些文字可分为哪两类?


西夏

蒙古
元朝
模仿汉字VS拼音符号
图2: 1101年契丹小字“辽道宗哀册”拓片局部
图4: 1224年女真文“进士题名碑”拓片局部


金朝的科举
凡词赋进士,试赋、诗、策论各一进;经义进士,试所治一经义、策论各一道。
——《金史》卷51《选举志一》
金代女真文译书有《易经》《尚书》《论语》《孟子》等。
——王元鹿《中国文字家族》
1224年女真文“进士题名碑”拓片局部
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元朝的科举
儒学为何要复兴?哪些学者为此作出了
贡献?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
——《宋史·道学传序》
至宋中叶,周敦颐…乃得圣贤不传之学,张载…又极言理一分殊之旨, …程颢及弟颐…融会贯通,无复余蕴。…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而上接孟氏者欤!
——《宋史·道学传序》
孔子《论语》
曾子
子思
孟子《孟子》
《大学》
《中庸》
四书
理学的内容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四书章句集注》
——据朱熹《童蒙须知》
道学从人生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人生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归总为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人。一个是怎样做人。 (冯友兰)
小学学其事,大学穷其理。 ——朱熹
树立价值观,为现实服务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大学》八条目
校训 双十中学 奉化中学
祖祈 子敬 为谦 毅超
——双十中学高二(12)师生名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胡道静等《梦溪笔谈全译》
朱熹是最重视沈括著作的科学价值的唯一的学者,他是宋代学者中最熟悉《笔谈》内容并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阐发的一人。(胡道静语)
日月之说,沈存中《笔谈》中说得好,日食时亦非光散,但为物掩耳。
——《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答吕子约》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和本续》(局部)约1075年
出处:http://news..cn/culture/1999-11-5/29162.html
1991年在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发现的西夏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和本续卷第三》,是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樊树志《国史概要》(2011年第4版)
结合所学,说明“火药和指南针在宋朝基本成熟”的观点。
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与时代有怎样的关联?
宋元科技成就
郭守敬的“四海大测验”
唐代的天文学家一行在制定大衍历之前在全国选了13个点进行过一次规模宏大的天文大地测量。郭守敬向忽必烈指出,元代的疆域比唐代大得多,有必要进行一次实测。后来郭守敬和王恂等人在全国各地定下了27个观测点。从南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朝鲜半岛到川滇和河西走廊,南北总长5000多千米,东西延绵2500千米。这次四海测验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次无可比拟的壮举。
——摘编自王渝生《学究天人 郭守敬的故事》
郭守敬能完成“四海大测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根据材料,指出宋代“俗文学”的主要文学体裁。这些文学体裁得以兴盛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为宋词,它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宋代的俗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宋词数量剧增,依托城市娱乐中心而起的说话和戏曲艺术空前繁荣,话本小说流传甚广,开启了元明清俗文学发展的先河。
——改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宋词
雨霖铃 (节选)
北宋·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
北宋·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樽前月下
广阔人生
望海潮·东南形胜(节选)
作者: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一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相对于宋朝来说,辽、夏、金都不再是周边附属性的民族政权,而已经成长为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能够与赵宋长期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
中原王朝的核心地位和领头作用,不是体现在统一大业的领导权上,而是表现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巨大深远影响上。
——虞云国《试论10-13世纪中国境内诸政权的互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