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出塞》被誉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走进诗人,了解创作背景
出 塞
sài
边疆、要塞。
边塞诗:大多是以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和边塞自然
风光为题材的诗。
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这首古诗,读准字音。
学习活动一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不教
秦时
qín
征人
zhēnɡ
人未还
huán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jiào
飞将
jiàng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地朗读诗歌,并运用所学批注的方法,圈出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写一写你的理解。
学习活动二
李广是西汉的名将,他的大半生都是在边关和战场上度过的。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李广将军和匈奴人交战七十多次。诗中提到的龙城在河北唐山喜峰口一带,李广将军就曾经镇守龙城,匈奴人一见他就落荒而逃,还称他为“飞将军”。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阴山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分界,山的南面居住着中原百姓,而山的北面在不同的朝代居住着不同的游牧民族,他们都被叫作胡人。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道:“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从秦朝修建长城开始,边塞的战火就没有停止,征人死伤无数。在这一轮明月之下,经历过这些朝代:
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公元前221年————————————————————————————公元618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pú]桃入汉家。
——唐·李颀[qí]《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péng hāo]。
——唐.王昌龄《塞下曲》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只要有龙城飞将在 。
想象说话。
只要有龙城飞将在 。
只要有龙城飞将在 。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玉门关
蓟州关
雁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少妇城南空北望,征人蓟(jì)北回首望。
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似阻。
阴山
布置作业
1.背诵《出塞》并学会默写。
2.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把《出塞》这首诗改成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