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上课前,我们一起两来欣赏首古诗:一首是白居易的《草》,一首是郑板桥的《石竹》(范读)
2.古诗中的小草和翠竹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学生说交流后,小结板书:韧性)
3.小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一种韧劲,翠竹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也是一种韧性,“大雪压青松,轻松且挺直”是一种韧性,青海一株柳那不畏严寒、不畏雷轰点击更是一种韧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学大师季羡林写的一篇文质优美,语言朴素的散文,一起去感受夹竹桃的韧性。(读题,多音字“夹”)
二、按照要求自学,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熟四字词语,读通、读顺课文;
(2)读读作家卡片,初步了解季羡林;
(3)找一找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画下来并大声的读一读。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四字词语,指名朗读。(正音:参差)齐读词语
(2)初步了解季羡林。(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3)那些句子能告诉我们,夹竹桃有韧性?(交流,读句子。读完后再出示句子。)
三、探究夹竹桃的韧性与(朴实、默默无闻)
1.这些句子都是在课文第四小节,接下来,再请同学们默读第四小节:画一画、圈一圈有关词语和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分下一下。
预案一:句子一
(1)1-2生说体会,读出自己的理解、感受;
(2)如果开出来的这朵又败了,长出的一嘟噜又黄了,那么接下来会如何?按我们的思维推理下去,这句号应该改成什么符号?省略号
(3)一批花黄了、谢了又长出一批,这真是前赴后继,韧劲十足啊,(指导读)
预案二:句子二
(1)生说感受;
(2)理解“无日不迎风吐艳”A夹竹桃在那些日子迎风吐艳?(板书:无 不 )
B:换种说法:每日都迎风吐艳
(3)在春风吹拂下、在炎炎烈日里、在狂风暴雨中,他都迎风吐艳。烈日晒不死它,狂风暴雨摧不跨它,无论天气怎么恶劣,他总是能迎风吐艳。(读)
预案三:句子三
(1)1-2名学生说,
(2)“无不奉陪”是什么意思?(联系句子:春寒冻人时,迎春花开了,他也开,到秋寒袭人时,菊花开了,他也开) 读出什么?(板书:花期长)
(3)夹竹桃还奉陪了哪些花?(浏览第3小结交流)这些花有什么特点?(只开一季)
(4)疑惑:文章是写夹竹桃,为什么季羡林要花一百字,写这14种花呢?是跑题了么?交流板书:反衬、对比
(5)谁来读出花期长的这种韧劲。
(6)季羡林更是对夹竹桃的韧性充满了欣赏与赞美(出示句子:反问句,生读)老师课可以换成这句话吗?为什么。
四、由物明理、引发思考
1.陈忠实由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个人生哲理,同学们,那么我们从这朴实而又韧性的夹竹桃身上会得到什么启发呢?
(思考交流)
2.夹竹桃能引发我们思考,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这也是他的可贵所在。(读题)
3.古今中外存在着许多像夹竹桃一样的人,他们在平凡中伟大,在朴实中饱含韧劲。作者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课后同学们可以上网读读他的故事。下节课由你们的语文老师带领你们去感受月影下夹竹桃的朴素迷离以及给我们到来的美好遐想。
五、作业:
1.说话练习:
这么有韧性的夹竹桃,我们无人不喜欢。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身在美国,但他无 不 。
,无人不佩服。
同学们看了小演员的精彩表演, 。
2.背诵第三小节。
板书设计:
旺盛的生命
韧劲: 顽强的意志 夹竹桃 无人不喜爱
花开三季
朴实、默默无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