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课件 (2课时) (17+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课件 (2课时) (17+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6 08:33:35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4课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小路

tiāo 挑选
tiǎo 挑战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朗读诗歌
读出节奏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诗题
(诗人)在山中行走(看见的景色)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明诗意
读注释
看插图
生出
深秋时节的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为
经霜变红的枫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想画面 悟诗情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枫林图
枫林晚景图
想画面 悟诗情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
看插图
读注释
查字典
抓住诗中景物想象画面,体悟诗情。
课后练习
1 .把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标点符号。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看拼音,写词语。
hán shān (________)cán jú (________)shuānɡyè(________)
zènɡ sònɡ(________)chénɡ sè(________)shí jìnɡ(________)
3 .比一比,再组词
耍________ 悄________ 拆________ 怜________
要________ 哨________ 诉________ 冷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详解】略
2 .寒山 残菊 霜叶 赠送 橙色 石径
【详解】略
3.玩耍 悄悄 拆除 可怜 要求 口哨 告诉 寒冷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玩耍、悄悄、拆除、可怜、要求、口哨、告诉、寒冷
谢谢观看(共19张PPT)
第4课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
看插图
读注释
查字典
抓住诗中景物想象画面,体悟诗情。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看插图
读注释
查字典
抓住诗中景物想象画面,体悟诗情。
赠刘景文:送给刘景文。
这首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景文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才做了一个小官。苏轼感慨刘景文人生际遇坎坷,作此诗勉励刘景文。
解诗题
创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生性乐观豁达,人生中经历多次贬谪,但依然笑谈人生。
知诗人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想画面 悟诗情
菊残傲霜图
橙黄橘绿图
秋日荷尽图
秋词
(唐)刘禹锡
诗歌延伸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知诗人
晓背景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就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曾任朝廷小官。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人在夜晚写下所看见的景象。
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蟋蟀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想画面 悟诗情
寒夜秋风图
趣逗蟋蟀图


秋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歌延伸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借景抒情
读诗歌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
看插图
读注释
查字典
抓住诗中景物想象画面,体悟诗情。
知诗人
晓背景
课后作业
1.“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认为秋日的绚烂最为动人。在你的生活体验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种景色胜过春天呢?动笔写一写吧。
2.王国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选择一首诗,把诗中画面画下来吧。
课后练习
1 .默写《夜书所见》: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解释下列词语。
①红于:________。 ②寒山:________。 ③石径:________。
④斜:________。 ⑤挑:________。 ⑥篱落:________。
3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小题1】挑促织的儿童一定是快乐的,与诗人此时的心情一样。 (_____)
【小题2】挑促织的儿童玩得快乐,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_____)
4 .梧叶送寒声——《夜书所见》秋之思
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小题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_____)
【小题2】“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_____)
参考答案
1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2 .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秋季节的山 石子的小路 为倾斜的意思 挑弄、引动 篱笆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字词的解释,要结合整句诗歌的内容以及整首诗歌的主题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注意准确的写出每个词语的含义,不要弄混相关的内容即可。
3 .【小题1】×
【小题2】√
【小题1】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挑促织的儿童一定是快乐的,但并没有代表诗人这时候也是快乐的,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
【小题2】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4 .【小题1】√
【小题2】×
【小题1】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小题2】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客情出现在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诗句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有此可见客情是旅客思乡之情,并不是受到礼遇的友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