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24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关注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屋子里、街道上都亮着灯,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
这么冷的天,还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一个人光着脚走在街道上呢?
屋顶上、街道上都覆盖着一层白雪。小女孩穿着很单薄,光着脚走在雪里,身后留下一串孤独的脚印。
一起说一说
是啊,这还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呢,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小女孩为什么会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街头呢?让我们一起到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找答案吧。
安徒生 (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代表作 《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并做上标记。
初读课文
几乎 挣钱 喷香 强烈 富商
点燃 火焰 蜡烛 又冷又饿
划出 旧围裙 打成卷 明晃晃
jiù
è
juǎn
yàn
là zhú
fù
huá
jī
rán
huǎng
pèn
zhèng
火字旁的字多与火有关。
qiáng liè
认一认
挣
挣扎
zhēng
挣脱、挣钱
zhèng
几
几乎、茶几
jī
几个、几何
jǐ
晃
明晃晃、晃眼
huǎnɡ
摇晃、晃动
huànɡ
喷
喷香
pèn
喷泉
pēn
多音字
破旧
点燃
饥饿
蜡烛
挣钱
火焰
几乎
喷香
富商
认字游戏
朗读课文,根据提示,简要说说课文内容吧!
课文先写小女孩( )火柴,
再写小女孩( )火柴,
最后写小女孩( )在街头。
卖
擦
冻死
初读课文
在_______________,一个赤脚的小女孩在街头___________,她又冷又饿,为了取暖五次擦燃火柴,在亮光中,她看到种种美妙的幻象,最后____________。
了解了各部分内容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
寒冷的大年夜
叫卖火柴
冻死在街头
默读课文1至4自然段,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②
③
④
痛苦
贫穷
①
课文解析
再读课文,用上文中的词句具体描述你对这个小女孩的感觉。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有着金黄色卷发的很美丽
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里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又冷又饿,冻得蜷着腿缩成一团却不敢回家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看似简单的两个“谁”,强调了没有一个人买她的火柴,也没有一个人给她硬币,小女孩的寒冷除了来自天气,更来自人们的冷漠无情。
读出小女孩的悲惨境遇。
朗读指导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穷苦的小女孩,没戴帽子,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我从“冷极了、下着雪、又冷又黑”这些词语中感觉到这个夜晚特别冷,在这么冷的大年夜,小女孩却“赤着脚”在街上走,她真可怜。
请找出这一部分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写一写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半部分略扁,下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上下部分之间要紧凑一些。
重点字书写指导
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注意左右穿插。
一、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拖鞋 慈爱 蜷着
B.维一 简直 擦燃
C.暖和 曾经 冻疆
D.火焰 腊烛 喷香
A
随堂练习
金黄的 铜器 暖烘烘的 蜡烛
可怜的 火柴 香喷喷的 火炉
小小的 女孩 明晃晃的 烤鹅
闪亮的 铜把手 亮晶晶的 星星
二、我是连线小能手
下节课见!(共22张PPT)
24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思考: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画出相关句子。
课文解析
五次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请同学们试着填写下面表格的前三列吧!
课文解析
次数 幻象 愿望 现实
温暖大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慈爱的奶奶
和奶奶一起飞走
渴望温暖
渴望食物
渴望欢乐
渴望家人疼爱
渴望光明和快乐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⑤
小女孩极度渴望温暖,所以眼前出现了温暖的大火炉。通过对幻觉的描写反衬出现实之中的小女孩是多么寒冷。
为什么?
第一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⑥
小女孩实在太饿了,她渴望得到食物,尤其是在大年夜,她更渴望得到美味的食物,所以她在幻象中看到了烤鹅。
为什么?
第二次
③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⑦
这时是大年夜,小女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在圣诞树下过一个温暖的大年夜,感受节日的幸福。
为什么?
第三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⑧
在温暖、食物和快乐的愿望后,小女孩更渴望得到家人的疼爱,因此出现了慈爱奶奶的幻象。
为什么?
第四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圈划相关词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象?
⑨
表达了小女孩渴望生活在光明和快乐中的美好愿望。
为什么?
第五次
每一次点燃火柴,小女孩的愿望实现了吗?现实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填写表格的第四列吧!
小组讨论
次数 幻象 愿望 现实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温暖大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慈爱的奶奶
和奶奶一起飞走
渴望温暖
渴望食物
渴望欢乐
渴望家人疼爱
渴望光明和快乐
寒冷
饥饿
痛苦
孤独
冻死
你能看着表格来复述吗?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愿望,现实又是怎样的?
请大家轻声读一读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幻象,把感触最深的地方画下来,并在旁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下自己的感受吧!
课文小结
小女孩多么想在圣诞树下唱歌、跳舞啊。作者以幻想中的快乐反衬小女孩现实的悲惨。
大年夜的时候我会和家人一起享用美味的大餐,与小女孩相比,我的生活真幸福。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第一次,小女孩“终于抽出”是犹豫了好久才抽出一根的;最后一次,是“赶紧擦着”很迫切,毫不犹豫。
小女孩从第一次擦燃火柴到第五次擦燃火柴,她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小女孩擦燃火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是因为眼前的幻象一次次破灭,希望一次次落空。而第四次的幻想中出现了最疼小女孩的奶奶,小女孩急于抓住一份希望,所以最后就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讨论“幸福”的意蕴。
小女孩在临死前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幻象,她是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的,特别是见到了最疼爱她的奶奶,所以她嘴上还带着微笑。
为什么?
课文解析
小女孩是在饥寒交迫中冻死的,为什么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后一个“幸福”: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前一个“幸福”: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
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在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课文主要讲述一个_______________在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___________的故事,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___________。
冻死在街头
强烈不满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文小结
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转折。 ③表示声音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①
①
②
一、指出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随堂练习
二、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你一定为小女孩那悲惨的命运而扼腕叹息,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么做呢?
我们会向小女孩伸出友爱之手。生活上帮助她,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