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温故知新05 心脏和血液循环
1.(2022春 李沧区期末)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要和氧气在细胞里来一场美丽的邂逅,这离不开循环系统的帮忙。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到达心脏的路径是:氧气→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一左心房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
C.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处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都是: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答案】D
【解答】A、氧气到达心脏的路径是:氧气首先通过呼吸运动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依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经肺静脉送回心脏的左心房,A正确。
B、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循环路线,因此体循环与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B正确。
C、据分析栏血液循环图可知,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处,C正确。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错误。
故选:D。
2.(2022 潍坊)徒步行走是一种很好的户外运动。不经常锻炼的人,较长时间的徒步行走脚掌易磨出“水泡”,即便不做任何处理,几天后“水泡”也会自动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中 B.各级动脉中 C.各级静脉中 D.毛细血管中
【答案】D
【解答】组织细胞具有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水泡中的液体为受损细胞、血管等渗出的物质,组织细胞一般不会允许这些物质进入细胞。三种血管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故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后被运输走的。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2春 南京期末)如图为人体内某处生理活动情况示意图,图中a和c代表血管,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小肠,饭后c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上升
B.若b为大脑,c中血液为静脉血
C.若b为肺,c中血液的氧气含量要低于a处
D.若b为肾小球,a为动脉、c为静脉
【答案】B
【解答】A、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即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减少,养料(如葡萄糖)增多。A错误;
B、如果b为大脑处毛细血管,属于体循环路线,a是脑动脉,流动脉血,c是脑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B正确。
C、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氧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少。C错误;
D、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若b为肾小球,a为动脉、c为动脉。D错误。
故选:B。
4.(2022 长垣市二模)近日,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微塑料,还推测微塑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血液,并且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其他器官里。如图,若微塑料是通过饮食进入人体血液,则其最有可能进入血液的部位和最先到达心脏的部位分别是( )
A.①、甲 B.②、丙 C.③、甲 D.④、丙
【答案】C
【解答】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由血浆运输,经下腔静脉首先进入右心房。
故选:C。
5.(2022 泌阳县四模)如图表示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当A、D处于收缩状态时,B、C一定处于收缩状态
B.C的壁最厚,为体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
C.体循环是为E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代谢废物
D.与血管②相比,血管①中的氧含量高,血液呈鲜红色
【答案】A
【解答】A、在心脏跳动时,先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再是心房舒张,心室收缩,而后是心房和心室都舒张,因此当A右心房、D左心房处于收缩状态时,B右心室、C左心室处于舒张状态,A错误。
B、C左心室的壁最厚,为体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B正确。
C、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即体循环的目的是为E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代谢废物,C正确。
D、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②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血管①与血管②相比,血管①中氧气含量高,颜色鲜红,D正确。
故选:A。
6.(2022 莱芜区一模)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四腔中,2的壁最厚,是体循环的起点
B.a血管将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内流动脉血
C.2和4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和3也处于收缩状态
D.心脏中血液沿1→2、3→4方向流动时,动脉瓣张开
【答案】B
【解答】A、心脏的四个腔中,4左心室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A错误。
B、a是主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血液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B正确。
C、当2右心室和4左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1右心房和3左心房处于舒张状态,C错误。
D、当心脏中血液沿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的方向流动时,房室瓣张开、动脉瓣关闭,D错误。
故选:B。
7.(2022 赤峰)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中血液流经6时,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心脏a腔与心脏b腔收缩时,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打开
C.图中与b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
D.心脏c腔肌肉壁的厚度大于心脏d腔
【答案】B
【解答】A、图中血液流经6肺部毛细血管时,根据气体扩散作用原理,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A错误。
B、心脏a右心房与心脏b左心房收缩时,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B正确。
C、图中与b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7肺静脉,C错误。
D、心脏d左心室肌肉壁的厚度大于心脏c右心室肌肉壁,因为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射血距离远,需要较大的动力,D错误。
故选:B。
8.(2022 海南)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B.乙图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C.丙图中,心房心室均收缩,血液充满四个心腔
D.心脏正常工作过程中,心脏内的瓣膜总是交替开闭的
【答案】C
【解答】图甲表示左、右心房收缩,左、右心室舒张,血液被压入心室。图乙表示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左、右心房同时舒张,血液流回心房。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均舒张,血液流回左、右心房。因此C错误。
故选:C。
9.(2022 昆都仑区二模)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堵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梗,如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冠状动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来自于左心室
B.阻塞后心梗区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导致死亡
C.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形成毛细血管网
D.冠脉循环属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
【答案】D
【解答】AC.冠状动脉是营养心脏的血管,起源于主动脉根部,有左、右两支,围绕在心脏的表面并穿透到心肌内,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再形成静脉,其内流动脉血,AC正确。
B.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阻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梗。心梗区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最终细胞缺少能量而坏死,B正确。
D.冠脉循环属于体循环的一部分,起源于主动脉根部,有左、右两支,围绕在心脏的表面并穿透到心肌内,形成毛细血管网,D错误。
故选:D。
10.(2022 台湾)如下表为某人体心脏内甲、乙两个心室的血液中O2含量,根据此表,推测此两心室所连接的血管,下列叙述何者最合理?( )
心室代号 O2含量(mL/100mL)
甲 19.8
乙 15.2
A.甲与大静脉连接 B.甲与肺静脉连接
C.乙与主动脉连接 D.乙与肺动脉连接
【答案】D
【解答】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等。甲心室血液含氧量高为动脉血,故为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乙心室血液含氧量较低为静脉血,故为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2 虞城县三模)如图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大脑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答案】D
【解答】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从肺泡中扩散进入血液,所以氧气含量增多。A正确。
B、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多。B正确。
C、血液流经肾小管时,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因此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会增多。C正确。
D、血液流经大脑后,大脑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葡萄糖和氧气,所以氧气和葡萄糖都会相应减少。D错误。
故选:D。
12.(2022 黑龙江)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小动脉收缩,从而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通常服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达到降压目的,试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
A.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
B.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
C.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
D.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
【答案】A
【解答】降低血管紧张素,可使动脉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因此“高血压病人常用的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等)能达到降低血压目的”,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动脉扩张。
故选:A。
13.(2022春 李沧区期末)逐梦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7时42分,中国人“上九天揽月”“手可摘星辰”的航天梦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奔赴中国空间站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他们将见证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宇航员在太空中呼吸主要依靠空间站,空间站有一个完善的氧气补充和空气过滤系统,都是按照地球上的空气成分来配置的,因此宇航员可以和在地球上一样呼吸。图一中①②表示两种不同的气体,宇航员吸入的气体①为 ,该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为图二中 段。气体进入肺泡后经过图一中A过程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在血液中运输。
(2)经过图一中的A过程后,血液中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D 。
(3)在太空中宇航员所吃的食物和我们正常人吃的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食物都是特别定制的,并且大多都是流食,这些食物在小肠处吸收后,通过图三中的血管 (填数字)进入心脏,然后依次经过心脏的 (填数字)后最终送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中的 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答案】(1)氧气 AC(或ABC) 血红蛋白
(2)D
(3)8 3、4、1、2 线粒体
【解答】(1)图一中①②表示两种不同的气体,宇航员吸入的气体①为氧气,呼出的气体②为二氧化碳。完成该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氧气进入肺泡的过程为吸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如图二中的AC(或ABC)段。氧气进入肺泡后扩散进入血液,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来运输。
(2)完成图一中A过程即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依据的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低,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直到平衡为止,因此血液中的氧含量会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会不再增加,D曲线符合题意,故选D。
(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经图三中的8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到达组织细胞的途径是:8下腔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1左心房→2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因此营养物质依次经过心脏的3、4、1、2四个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营养物质送到组织细胞后,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处进行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14.(2022春 李沧区期末)小华在家上网课期间由于运动量减少,明显长胖。妈妈为了让他在家也能坚持运动,给他下载了一款运动软件,这款软件中有各种运动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运动瘦身的效果而且可以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小华很喜欢这款软件,每天都会打开软件进行运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在运动时要需要大量的氧气,如图所示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要经过 层细胞,此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2)随着运动量的加大,妈妈发现小华的食量也大增,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器官是小肠,据图写出人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1条即可)。
(3)进行剧烈运动时,小华除呼吸频率加快,心脏跳动也明显加快,心脏主要由 肌肉 组织组成,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为【 】 ,它收缩时会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图中内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的血管有 (填数字)。
【答案】(1)2 气体的扩散
(2)小肠长达5﹣6米(或“小肠很长”)(或小肠内表面有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吸收面积很大;或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或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D左心室 ①③
【解答】(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需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
(2)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有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小肠长达5﹣6米(或“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吸收面积很大;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该组织强有力的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
人体内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红色代表流动脉血,蓝色代表流静脉血):
据上图分析可知,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③肺静脉、①主动脉。
15.(2022 潍坊)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战绩,这既需要运动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也需要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共同运作、相互协调。
(1)运动员在比赛间隙经常饮用运动饮料,主要用于补充体内缺失的 ,人体消化道能够吸收运动饮料的结构有 。
(2)备战比赛前,有些项目的运动员要到高原地区训练一段时间,高原训练能够使运动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其意义是 。剧烈运动容易造成肌细胞缺氧产生乳酸而导致肌肉酸痛,如图是参加越野滑雪时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产生乳酸的曲线,其中曲线 代表专业选手。
(3)运动过程中,吸入肺泡中的氧气能源源不断进入周围的血液,是因为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某个腔室,以此为起点,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径是 →呼吸道→体外(用“文字和→”表示)。
(4)速滑运动员在场上比赛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尿液减少的现象。其中心跳加快的意义是 ,尿液较平时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答案】(1)糖类、水分、无机盐 胃、小肠、大肠
(2)提高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B
(3)气体的扩散作用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
(4)为肌肉细胞运去更多养料和氧气,运走代谢废物 大多水分以汗液的形式散失
【解答】(1)运动饮料,也称为电解质饮料,是功能性饮料,其既定目的是帮助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之前和之后全部替换水、电解质和能量,主要用于补充体内缺失的糖类、水分和无机盐。根据分析栏(1)图可知,吸收糖类、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另外胃、大肠还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
(2)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专业选手呼吸肌和心肌发达,肺活量和心输出量均较大,能较好地满足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对氧气的需要,因此专业运动员比业余选手产生的乳酸要少,因此曲线B可以代表专业选手。
(3)运动过程中,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交换是根据气体的扩散作用原理进行的,肺泡中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外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体循环途径最终汇集到上、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依次经过: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在肺部毛细血管处,二氧化碳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由血液扩散到肺泡中,再经呼吸道排出体外。
(4)速滑运动员在场上比赛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尿液减少的现象。由于肌肉细胞进行运动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因此心跳加快的意义是为肌肉细胞运去更多养料和氧气,运走代谢废物。尿液较平时明显减少的原因是运动时运动员出汗较多,大多水分以汗液的形式散失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温故知新05 心脏和血液循环
1.(2022春 李沧区期末)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要和氧气在细胞里来一场美丽的邂逅,这离不开循环系统的帮忙。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到达心脏的路径是:氧气→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一左心房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
C.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处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都是: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2.(2022 潍坊)徒步行走是一种很好的户外运动。不经常锻炼的人,较长时间的徒步行走脚掌易磨出“水泡”,即便不做任何处理,几天后“水泡”也会自动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中 B.各级动脉中 C.各级静脉中 D.毛细血管中
3.(2022春 南京期末)如图为人体内某处生理活动情况示意图,图中a和c代表血管,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小肠,饭后c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上升
B.若b为大脑,c中血液为静脉血
C.若b为肺,c中血液的氧气含量要低于a处
D.若b为肾小球,a为动脉、c为静脉
4.(2022 长垣市二模)近日,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微塑料,还推测微塑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血液,并且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其他器官里。如图,若微塑料是通过饮食进入人体血液,则其最有可能进入血液的部位和最先到达心脏的部位分别是( )
A.①、甲 B.②、丙 C.③、甲 D.④、丙
5.(2022 泌阳县四模)如图表示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当A、D处于收缩状态时,B、C一定处于收缩状态
B.C的壁最厚,为体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
C.体循环是为E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代谢废物
D.与血管②相比,血管①中的氧含量高,血液呈鲜红色
6.(2022 莱芜区一模)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四腔中,2的壁最厚,是体循环的起点
B.a血管将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内流动脉血
C.2和4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和3也处于收缩状态
D.心脏中血液沿1→2、3→4方向流动时,动脉瓣张开
7.(2022 赤峰)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中血液流经6时,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心脏a腔与心脏b腔收缩时,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打开
C.图中与b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
D.心脏c腔肌肉壁的厚度大于心脏d腔
8.(2022 海南)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B.乙图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C.丙图中,心房心室均收缩,血液充满四个心腔
D.心脏正常工作过程中,心脏内的瓣膜总是交替开闭的
9.(2022 昆都仑区二模)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堵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梗,如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冠状动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来自于左心室
B.阻塞后心梗区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导致死亡
C.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形成毛细血管网
D.冠脉循环属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
10.(2022 台湾)如下表为某人体心脏内甲、乙两个心室的血液中O2含量,根据此表,推测此两心室所连接的血管,下列叙述何者最合理?( )
心室代号 O2含量(mL/100mL)
甲 19.8
乙 15.2
A.甲与大静脉连接 B.甲与肺静脉连接
C.乙与主动脉连接 D.乙与肺动脉连接
11.(2022 虞城县三模)如图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大脑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12.(2022 黑龙江)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小动脉收缩,从而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通常服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达到降压目的,试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
A.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
B.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
C.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
D.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
13.(2022春 李沧区期末)逐梦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7时42分,中国人“上九天揽月”“手可摘星辰”的航天梦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奔赴中国空间站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他们将见证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宇航员在太空中呼吸主要依靠空间站,空间站有一个完善的氧气补充和空气过滤系统,都是按照地球上的空气成分来配置的,因此宇航员可以和在地球上一样呼吸。图一中①②表示两种不同的气体,宇航员吸入的气体①为 ,该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为图二中 段。气体进入肺泡后经过图一中A过程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在血液中运输。
(2)经过图一中的A过程后,血液中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D 。
(3)在太空中宇航员所吃的食物和我们正常人吃的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食物都是特别定制的,并且大多都是流食,这些食物在小肠处吸收后,通过图三中的血管 (填数字)进入心脏,然后依次经过心脏的 (填数字)后最终送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中的 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4.(2022春 李沧区期末)小华在家上网课期间由于运动量减少,明显长胖。妈妈为了让他在家也能坚持运动,给他下载了一款运动软件,这款软件中有各种运动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运动瘦身的效果而且可以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小华很喜欢这款软件,每天都会打开软件进行运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在运动时要需要大量的氧气,如图所示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要经过 层细胞,此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2)随着运动量的加大,妈妈发现小华的食量也大增,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器官是小肠,据图写出人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1条即可)。
(3)进行剧烈运动时,小华除呼吸频率加快,心脏跳动也明显加快,心脏主要由 肌肉 组织组成,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为【 】 ,它收缩时会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图中内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的血管有 (填数字)。
15.(2022 潍坊)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战绩,这既需要运动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也需要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共同运作、相互协调。
(1)运动员在比赛间隙经常饮用运动饮料,主要用于补充体内缺失的 ,人体消化道能够吸收运动饮料的结构有 。
(2)备战比赛前,有些项目的运动员要到高原地区训练一段时间,高原训练能够使运动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其意义是 。剧烈运动容易造成肌细胞缺氧产生乳酸而导致肌肉酸痛,如图是参加越野滑雪时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产生乳酸的曲线,其中曲线 代表专业选手。
(3)运动过程中,吸入肺泡中的氧气能源源不断进入周围的血液,是因为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某个腔室,以此为起点,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径是 →呼吸道→体外(用“文字和→”表示)。
(4)速滑运动员在场上比赛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尿液减少的现象。其中心跳加快的意义是 ,尿液较平时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