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导入
在抗日战争年月,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6. 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阅读目标
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
阅读时注意体会人物个体形象和人物群像。
沈重(1915—1986),原名沈大经,战地记者,原籍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36年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土木系求学。1938年奔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参加革命,在抗战时期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日寇( ) 副( )班长 手榴( )弹( )
抡( )拳 全神贯( )注 下棋( )
悬( )崖绝壁 砸 晋察冀 横七竖八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昂首挺胸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kòu
fù
líu
dàn
lūn
guàn
qí
xuán
·
·
·
·
·
·
·
·
必考字词梳理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重点词语意义
( )(弹琴)(弹力)(弹冠相庆)
( )(子弹)(弹药)(枪林弹雨)
dàn
tán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弹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昨天我买了一个弹(dàn)弓,它的弹(tán)力非常强。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内容
记叙
预习思考问题
课文运用了什么顺序记叙了整件事情?
2
导思
1
关键词:顽强、英勇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英勇跳崖”
品读释疑
概念:我们知道,文章的题目叫做标题,那么每个段落的段意加以提炼而成的小题目,就叫小标题。
方法:①寻找重点词句,加以提炼。②概括各段段意,加以浓缩。③找准文章中心线索,并加以贯穿。
阅读方法解密 列小标题
品读释疑
五位战士对日寇的痛恨和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 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 吼 )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 喷 )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 抡 )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 绷得 )紧紧的,全神贯注地( 瞄准 )敌人射击。
(1)从这些词语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品读释疑
这段话描写了五个战士痛击敌人的战斗场面。文中“吼”“抡”“瞄准”是动作描写,“沉着”“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是神态描写,表现出了战士们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2)这段话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品读释疑
班长说的“走!” 字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对人民深切的爱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紧跟” 则更表现出战士们非常赞成班长的做法,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描写班长语言有什么作用?“紧跟”说明了什么?
品读释疑
把石头比作“雹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头砸下时密集、迅猛、有力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品读释疑
不能调换,“眺望”是从高处向远处看,此时,部队主力已经远去,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眺望”也含有五位战士对部队主力转移成功的喜悦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望望”指看不远的地方,此时敌人离五壮士不远,不能用“眺望”,“望望”也含有鄙视敌人的感彩,所以不能调换。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这里的“眺望”和“望望”能否调换位置 为什么?
品读释疑
面对绝境,他们态度从容,脚步坚定,大义凛然。 他们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说” “砸”“走”“跳”“昂首挺胸”等词准确生动地描摹了五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表现出了他们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五壮士在任务胜利完成后选择了跳崖,这表现出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顽强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课文整体感知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可是,在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的领土,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年代,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五位壮士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气壮山河,与天地共存。
独特感悟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
英勇顽强、
仇恨敌人、
忠于党和人民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