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 物质的量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东莞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C.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D.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质量的单位是g,而g/mol是摩尔质量的单位,A不符合题意;
B.摩尔不是物理量,它是物质的量(物理量)的单位,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状况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都不是22.4L,C不符合题意;
D.依据,n=1mol时,m与M在数值上相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依据分析;
B.摩尔是物质的量(物理量)的单位;
C.指明物质的状态时气体;
D.摩尔质量的数值。
2.(2021高三上·青浦期末)下列对摩尔(mol)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摩尔是一个单位而非物理量
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C.1mol任何气体所含气体的分子数目都相等
D.0.5mol氦约含有1.204×1024个电子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B.摩尔用来计量微粒的量,可以是纯净物的微粒,也可以是混合物的微粒,不符合题意;
C.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不符合题意;
D.氦为单原子分子,0.5mol氦含有0.5molHe原子,1个He原子含有2个电子,所以0.5mol氦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摩尔用来计量微粒的量, 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D.0.5mol氦含有0.5molHe原子,1个He原子含有2个电子,所以0.5mol氦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
3.(2021高一上·静安期末)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解析】【解答】Na2SO4在水中发生电离:Na2SO4=2Na++SO42-,因此0.5molNa2SO4中所含Na+数目为0.5mol×2×6.02×1023=6.02×1023,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Na2SO4在水中发生电离:Na2SO4=2Na++SO42-,据此计算溶液中所含Na+的数目。
4.(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B.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C.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B
【知识点】焰色反应;物质的简单分类;摩尔质量;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因此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1,A不符合题意;
B. 焰色反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C. 酸是指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溶于水电离出H+的化合物可能为盐,如NaHSO4,C不符合题意;
D.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B、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C、酸是指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微粒直径的大小;
5.(2021高一上·吉林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的摩尔质量是44g
B.CO2的摩尔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C.CO2的摩尔质量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D.1molCO2的质量为44g/mol
【答案】B
【知识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A不符合题意;
B.CO2的摩尔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数值均为44,B符合题意;
C.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两者是两个概念,C不符合题意;
D.1molCO2的质量为1mol ×44g/mol=44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C.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同;
D.质量的单位是g。
6.(2021高一上·金山期末)同温同压下,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微粒大小 B.微粒间距 C.微粒种类 D.微粒数目
【答案】D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解答】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近似相同,根据V=nVm知,气体体积取决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气体的种类、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无关,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等,因分子间距离远大于气体分子大小,则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体分子数目的多少,据此分析。
7.(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分子数目 B.分子间距 C.分子大小 D.分子种类
【答案】B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解答】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而温度和压强主要影响气体分子间的间距,对气体分子数目、气体分子大小、气体分子种类都无影响。因此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间距,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而温度和压强会影响气体分子的间距。据此分析。
8.(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11.2gFe与500mL2mol·L-1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 )
A.11.2L B.2.24L C.4.48L D.3.36L
【答案】C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解答】11.2gFe的物质的量是0.2mol, 500mL2mol·L-1的盐酸含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1mol,盐酸过量,根据铁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设生成氢气的体积是VL;
V=4.48L,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和n=cV计算出Fe和HCl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可知盐酸过量,铁反应完,根据Fe~H2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V=n·Vm,标况下Vm约为22.4L/mol,据此计算。
9.(2019高一上·辽源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
B.25℃、101 kPa下,相同体积的H2和O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C.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D.2 mol CO2的体积约为44.8 L
【答案】B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 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选项B符合题意;
C、标况定义中的两个限制因素是温度和压强。但是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压强增大而减小,当这两个因素都偏离标准状态时同样有可能使对体积的影响相互抵消,即1mol 气体不在标况下体积也有可能是22.4L,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由V=n×Vm可计算体积,但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则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未标明标况
C、升高温度,减小压强,也可能
D、未注明标况
10.(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与100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Na+浓度相同的是( )
A.50mL 0.2mol/L NaCl溶液 B.10mL 1mol/L Na2SO4溶液
C.200mL 0.1mol/L NaNO3溶液 D.10mL 0.2mol/L Na2SO4溶液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解答】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Na+)=0.1mol·L-1×2=0.2mol·L-1。
A.0.2mol·L-1NaCl溶液中c(Na+)=0.2mol·L-1×1=0.2mol·L-1,A符合题意;
B. 1mol·L-1Na2SO4溶液中c(Na+)=1mol·L-1×2=2mol·L-1,B不符合题意;
C. 0.1mol·L-1NaNO3溶液中c(Na+)=0.1mol·L-1×1=0.1mol·L-1,C不符合题意;
D. 0.2mol·L-1Na2SO4溶液中c(Na+)=0.2mol·L-1×2=0.4mol·L-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根据溶液中电离产生的Na+,计算溶液中c(Na+)。
11.(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下列指定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40mL0.2mol/L 的 KCl 溶液
B.20mL0.1mol/L 的 FeCl3 溶液
C.20mL0.5mol/L 的 KClO3 溶液
D.100mL0.2mol/L CaCl2 溶液与 100mL0.2mol/L 的 Na2CO3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
【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解答】A.KCl在水中发生电离KCl=K++Cl-,因此溶液中c(Cl-)=0.2mol·L-1;
B.FeCl3在水中发生电离FeCl3=Fe3++3Cl-,因此溶液中c(Cl-)=0.1mol·L-1×3=0.3mol·L-1;
C.KClO3在水中电离KClO3=K++ClO3-,溶液中c(Cl-)=0;
D.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Ca2++CO32-=CaCO3↓,因此溶液中c(Cl-)=0.1mol·L-1;
综上,上述溶液中c(Cl-)最大的是0.3mol·L-1,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在水中电离产生Cl-的个数,确定溶液中c(Cl-),从而比较其大小。
12.(2021高一下·成都开学考)某溶液中含有Na+、Fe3+、Cl-、SO 离子,测得Na+、Fe3+、Cl-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0.2mol/L、0.6mol/L,则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mol/L B.0.2mol/L C.0.3mol/L D.0.4mol/L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解答】利用溶液呈现电中性,即有c(Na+)+3c(Fe3+)=c(Cl-)+2c(SO ),代入数值,得到c(SO )=0.2mol/L,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溶液呈现电中性,即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据此分析。
13.(2021高一上·龙岗期中)已知下列物质:①6.72LNH3(标准状况下)②1.204×1023个H2S分子③5.6gCH4④0.5molHCl,则分子数的大小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①6.72LNH3(标准状况下)含有氨气分子为: ;
②1.204×1023个H2S分子,含有H2S分子为: ;
③5.6gCH4含有CH4分子为: ;
④0.5molHCl
分子数的大小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进行判断。
14.(2021高一上·疏附期中)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 分子所含原子数为5NA
B. 所含分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所含分子数为NA
D. 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0.1mol/L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甲烷分子含有原子数为5NA,故A符合题意;
B. 所含分子数为NA,含有的原子数为2NA,故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该物质的浓度×该离子的个数,所以 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0.2mol/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 根据,N=nNA,结合化学式计算原子数,以此分析;
B. 根据N=nNA计算分子数,以此分析;
C. 乙醇熔点-117.3℃,在标准状况下,乙醇还是液体,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只有是气体才能这样表述!应该把22.4升先转化为质量,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去求得物质的量,即NA;
D. 离子浓度=溶质浓度×离子数,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以此分析.
15.(2020高一上·来宾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8LCO2中O原子数目为NA
B. 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A
C.100mL浓度为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 数目为0.02NA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N2含有的原子数都为2NA
【答案】B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不说明状态无法确定一定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A不符合题意;
B.14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一个氮气分子含有两个氮原子,所以含氮原子个数为NA,B符合题意;
C.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 的浓度为0.1mol/L,所以100m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0.1mol,数目为0.01NA,C不符合题意;
D.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一摩尔,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为2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气体所处状态未知;
B.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根据n=cV和N=nNA计算;
D.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
16.(2020高一上·内江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5℃,101 kPa时,22.4 L氮气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O2和O3的混合物共64 g,所含氧原子数目一定为4NA
C.2.3gNa与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2NA个Na+
【答案】B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25℃,101 kPa时,22.4 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含有原子数小于2NA,A不符合题意;
B. O2和O3都是氧元素的单质,O2和O3的混合物共64 g,即所含氧原子共64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氧原子数目一定为4NA,B符合题意;
C. 2.3g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O2完全反应,钠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失电子数守恒,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不符合题意;
D. 1mol/L的Na2CO3溶液的体积不知道,故无法计算Na+的数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不是标准状态;
C、钠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失电子数守恒,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没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
17.(2020高一上·鄂州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LCO2所含的原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6.5g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原子总数为NA
D.2L1mol/L的盐酸中所含HCl分子数约为2NA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常温常压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因此其中所含的原子数小于3NA,A不符合题意;
B.1mol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Cl2不足量,转移电子数目以Cl2为标准,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不符合题意;
C.C2H2和C6H6最简式为CH,式量为13,6.5g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6.5g÷13g/mol=0.5mol,因此其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5mol ×2×NA=NA,C符合题意;
D.在盐酸中HCl电离产生H+、Cl-,无HCl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等于22.4L/mol时指的是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B.应注意“以少定多”的原则;
D.盐酸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的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不含有HCl分子。
18.(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mL 0.1 mol·L-1的稀硫酸中含有SO42-个数为0.1NA
B.含1 mol HCl的盐酸与足量Fe反应,Fe所失去的电子总数为2 NA
C.4℃ 时,5.4 m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是0.3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所含的质子数为NA
【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 100mL0.1mol L 1的稀硫酸中含有SO42-个数=0.1L×0.1mol/L×NA=0.01NA,A项不符合题意;
B. 含1mol HCl的盐酸溶液与足量Fe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依据反应的氢离子计算,Fe失去电子总数=氢离子得电子总数=1mol×1×NA=NA,B项不符合题意;
C. 4℃时,水的密度为1g cm-3,5.4mL水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 ,则所含的水分子数是0.3NA,C项符合题意;
D. 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氢气分子中含2个质子,则1mol H2分子中含质子数2NA,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cV=0.1*0.1=0.01mol
B、HCl~e-,故失去的电子为1NA
D、H2~2质子
19.(2021高一上·淮安期末)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称量
B.过滤
C.将剩余钠放回试剂瓶
D.转移溶液
【答案】C
【知识点】常用仪器及其使用;过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小烧杯上,操作不符合题意,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剩余钠放回试剂瓶,选项C符合题意;
D.转移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规范、药品的取用原则判断。
20.(2021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配制的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符合题意顺序为:④②①③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需要重新配制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低
D.容量瓶需要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答案】D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A.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定容、摇匀、装瓶,则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符合题意顺序为:④②①③,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需要重新配制,故B不符合题意;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不符合题意;
D.容量瓶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不需要经过干燥就可使用,对实验无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排序;
B.凡是不当操作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的,都需要重新配制;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依据c=n/V进行分析判断;
D.定容操作仍然需要加入蒸馏水。
二、填空题
21.(2021高一上·银川月考)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 ,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质量最大的是 。
A.6gH2;B.0.5molCO2;C.1.204×1024个HCl分子;D.147gH2SO4;E.92g乙醇(C2H5OH);F.4℃时18mL水
【答案】A;A;E;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原子物质的量,质量依次为:
A. ,9mol,6g;
B.0.5mol,1.5mol, ;
C. ,4mol,73g;
D.1.5mol,10.5mol,147g;
E.2mol,18mol,92g;
F.1mol,3mol,18g;
所以物质的量最大的为A。分子个数最多的为A。原子个数(或物质的量)最多的为E。质量最大的为D。
【分析】 根据n= 分别计算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然后结合其化学式组成计算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可知,原子(或分子)的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原子(或分子)的物质的量越多。
22.(2020高一上·长沙期中)向某1L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2g/mL),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答案】5mol/L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向某1L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发生反应 ,后发生反应 ,则沉淀Cu(OH)2物质的量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体积 ,则氢氧化钠浓度 ,故答案为:5mol/L。
【分析】
注意:根据图像分析,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硫酸,硫酸反应完后才和硫酸铜反应,各质量依据图中所示计算即可,注意单位。
23.(2019高一上·深圳期中)已知NaHSO4溶于水时电离出Na+、H+、SO42-,某同学欲探究其化学性质,称取了12.0gNaHSO4,固体配成100mL溶液,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20mL该溶液加入足量Zn粒有大量气体生成;
②取20mL该溶液加入Fe2O3后溶液变黄色;
③取20mL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后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配置的NaH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2)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①中的实验现象 ,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请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3)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②中的实验现象 。
(4)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③中的实验现象 。
【答案】(1)1.0mol/L
(2)2H++Zn=Zn2++H2↑;1.12L
(3)Fe2O3+6H+=2Fe3++3H2O
(4)SO42 +Ba2+=BaSO4↓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n(NaHSO4)= = =0.1mol,c= = =1.0mol/L;故答案为1.0mol/L(2)加Zn粒后,Zn与氢离子发生反应:2H++Zn=Zn2++H2↑,会有大量气体生成,V(H2)=nVm=0.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2H++Zn=Zn2++H2↑;(3)加入Fe2O3后发生反应:Fe2O3+6H+=2Fe3++3H2O,反应生成了铁离子导致溶液变黄色,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4)逐滴滴加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 +Ba2+=BaSO4↓,故答案为SO42 +Ba2+=BaSO4↓。
【分析】n(NaHSO4)= = =0.1mol
24.(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某同学用 NaOH 固体配制 500 mL 0.40 mol/L 的 NaOH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 NaOH 溶液需用电子天平(精确度 0.01g)称取 NaOH 固体 g。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①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②在盛有 NaOH 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③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④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⑥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1-2cm 处
(3)实际配制得到的溶液浓度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待干燥便用来配制
B.固体溶解后趁热移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NaOH 固体已变质
(4)某同学需要 100mL0.1mol/L NaOH 溶液,需要取上述 NaOH 溶液 mL,该稀溶液配置过程中还需要增加使用的仪器是 。
【答案】(1)8.00
(2)②③①⑥⑤④
(3)C;D
(4)25;量筒、100mL 容量瓶(量筒规格不作要求,容量瓶必须有规格)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m=n×M=c×V×M=0.40mol/L×0.5L×40g/mol=8.00g。
(2)配制溶液所需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气→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因此配制时的正确操作为②③①⑥⑤④。
(3)A、容量瓶未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退溶解后趁热移入容量瓶中,由于“热胀冷缩”使得溶液的体积V偏小,根据可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B不符合题意;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V偏大,根据公式可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C符合题意;
D、NaOH固体已变质,则所称得的NaOH固体的质量偏小,即溶液中溶质n偏小,根据公式可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4)由浓度较高的溶液配制浓度较低的溶液,为稀释过程,稀释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因此可得0.10mol/L×100mL=0.40mol/L×V,解得 V=25mL。
配制该100mL溶液时,还需用到100mL容量瓶;由于所需25mL 0.40mol/L的NaOH溶液需用量筒量取,因此所需的仪器还有量筒。
【分析】(1)根据公式m=n×M=c×V×M进行计算。
(2)根据溶液配制步骤进行排序。
(3)分析错误操作对n、V造成的影响,结合公式分析实验误差。
(4)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过程为稀释,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据此计算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需使用量筒量取浓溶液的体积。
25.(2018高一上·苏州期中)实验室欲配制0.5 的 溶液500mL 有以下仪器:
烧杯 100m1量筒 10m1容量瓶 500m1容量瓶 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
该试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 。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3)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
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 。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未等 溶液冷却至窒温就转移到容量中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1)①④⑤⑥;胶头滴管,药匙;搅拌、加速溶解;引流
(2)查漏
(3)②①③⑧⑤⑥⑤⑦④
(4)②④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使用烧杯、玻璃棒、药匙、容量瓶、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和引流;
(2)容量瓶在使用之前必须要进行验漏;
(3)配制溶液时要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
(4)未洗涤导致溶质流失,结果偏低;未冷却导致溶剂质量减少,结果偏高;容量瓶干燥无影响;定容俯视读数导致溶剂质量减少,结果偏高;定容仰视读数导致溶剂质量增多,结果偏低.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对于整个过程需要能够在头脑中清晰的想象出来;误差分析中根据溶质或溶剂的偏差分析即可。
1 / 1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 物质的量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东莞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C.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D.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2.(2021高三上·青浦期末)下列对摩尔(mol)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摩尔是一个单位而非物理量
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C.1mol任何气体所含气体的分子数目都相等
D.0.5mol氦约含有1.204×1024个电子
3.(2021高一上·静安期末)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4.(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B.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C.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5.(2021高一上·吉林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的摩尔质量是44g
B.CO2的摩尔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C.CO2的摩尔质量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D.1molCO2的质量为44g/mol
6.(2021高一上·金山期末)同温同压下,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微粒大小 B.微粒间距 C.微粒种类 D.微粒数目
7.(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分子数目 B.分子间距 C.分子大小 D.分子种类
8.(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11.2gFe与500mL2mol·L-1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 )
A.11.2L B.2.24L C.4.48L D.3.36L
9.(2019高一上·辽源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
B.25℃、101 kPa下,相同体积的H2和O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C.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D.2 mol CO2的体积约为44.8 L
10.(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与100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Na+浓度相同的是( )
A.50mL 0.2mol/L NaCl溶液 B.10mL 1mol/L Na2SO4溶液
C.200mL 0.1mol/L NaNO3溶液 D.10mL 0.2mol/L Na2SO4溶液
11.(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下列指定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40mL0.2mol/L 的 KCl 溶液
B.20mL0.1mol/L 的 FeCl3 溶液
C.20mL0.5mol/L 的 KClO3 溶液
D.100mL0.2mol/L CaCl2 溶液与 100mL0.2mol/L 的 Na2CO3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
12.(2021高一下·成都开学考)某溶液中含有Na+、Fe3+、Cl-、SO 离子,测得Na+、Fe3+、Cl-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0.2mol/L、0.6mol/L,则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mol/L B.0.2mol/L C.0.3mol/L D.0.4mol/L
13.(2021高一上·龙岗期中)已知下列物质:①6.72LNH3(标准状况下)②1.204×1023个H2S分子③5.6gCH4④0.5molHCl,则分子数的大小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14.(2021高一上·疏附期中)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 分子所含原子数为5NA
B. 所含分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所含分子数为NA
D. 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0.1mol/L
15.(2020高一上·来宾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8LCO2中O原子数目为NA
B. 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A
C.100mL浓度为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 数目为0.02NA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N2含有的原子数都为2NA
16.(2020高一上·内江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5℃,101 kPa时,22.4 L氮气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O2和O3的混合物共64 g,所含氧原子数目一定为4NA
C.2.3gNa与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2NA个Na+
17.(2020高一上·鄂州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LCO2所含的原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6.5g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原子总数为NA
D.2L1mol/L的盐酸中所含HCl分子数约为2NA
18.(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mL 0.1 mol·L-1的稀硫酸中含有SO42-个数为0.1NA
B.含1 mol HCl的盐酸与足量Fe反应,Fe所失去的电子总数为2 NA
C.4℃ 时,5.4 m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是0.3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所含的质子数为NA
19.(2021高一上·淮安期末)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称量
B.过滤
C.将剩余钠放回试剂瓶
D.转移溶液
20.(2021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配制的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符合题意顺序为:④②①③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需要重新配制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低
D.容量瓶需要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二、填空题
21.(2021高一上·银川月考)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 ,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质量最大的是 。
A.6gH2;B.0.5molCO2;C.1.204×1024个HCl分子;D.147gH2SO4;E.92g乙醇(C2H5OH);F.4℃时18mL水
22.(2020高一上·长沙期中)向某1L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2g/mL),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23.(2019高一上·深圳期中)已知NaHSO4溶于水时电离出Na+、H+、SO42-,某同学欲探究其化学性质,称取了12.0gNaHSO4,固体配成100mL溶液,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20mL该溶液加入足量Zn粒有大量气体生成;
②取20mL该溶液加入Fe2O3后溶液变黄色;
③取20mL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后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配置的NaH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2)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①中的实验现象 ,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请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3)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②中的实验现象 。
(4)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③中的实验现象 。
24.(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某同学用 NaOH 固体配制 500 mL 0.40 mol/L 的 NaOH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 NaOH 溶液需用电子天平(精确度 0.01g)称取 NaOH 固体 g。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①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②在盛有 NaOH 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③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④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⑥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1-2cm 处
(3)实际配制得到的溶液浓度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待干燥便用来配制
B.固体溶解后趁热移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NaOH 固体已变质
(4)某同学需要 100mL0.1mol/L NaOH 溶液,需要取上述 NaOH 溶液 mL,该稀溶液配置过程中还需要增加使用的仪器是 。
25.(2018高一上·苏州期中)实验室欲配制0.5 的 溶液500mL 有以下仪器:
烧杯 100m1量筒 10m1容量瓶 500m1容量瓶 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
该试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 。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3)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
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 。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未等 溶液冷却至窒温就转移到容量中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质量的单位是g,而g/mol是摩尔质量的单位,A不符合题意;
B.摩尔不是物理量,它是物质的量(物理量)的单位,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状况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都不是22.4L,C不符合题意;
D.依据,n=1mol时,m与M在数值上相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依据分析;
B.摩尔是物质的量(物理量)的单位;
C.指明物质的状态时气体;
D.摩尔质量的数值。
2.【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B.摩尔用来计量微粒的量,可以是纯净物的微粒,也可以是混合物的微粒,不符合题意;
C.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不符合题意;
D.氦为单原子分子,0.5mol氦含有0.5molHe原子,1个He原子含有2个电子,所以0.5mol氦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摩尔用来计量微粒的量, 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D.0.5mol氦含有0.5molHe原子,1个He原子含有2个电子,所以0.5mol氦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
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解析】【解答】Na2SO4在水中发生电离:Na2SO4=2Na++SO42-,因此0.5molNa2SO4中所含Na+数目为0.5mol×2×6.02×1023=6.02×1023,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Na2SO4在水中发生电离:Na2SO4=2Na++SO42-,据此计算溶液中所含Na+的数目。
4.【答案】B
【知识点】焰色反应;物质的简单分类;摩尔质量;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因此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1,A不符合题意;
B. 焰色反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C. 酸是指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溶于水电离出H+的化合物可能为盐,如NaHSO4,C不符合题意;
D.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B、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C、酸是指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微粒直径的大小;
5.【答案】B
【知识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A不符合题意;
B.CO2的摩尔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数值均为44,B符合题意;
C.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两者是两个概念,C不符合题意;
D.1molCO2的质量为1mol ×44g/mol=44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C.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同;
D.质量的单位是g。
6.【答案】D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解答】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近似相同,根据V=nVm知,气体体积取决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气体的种类、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无关,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等,因分子间距离远大于气体分子大小,则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体分子数目的多少,据此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解答】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而温度和压强主要影响气体分子间的间距,对气体分子数目、气体分子大小、气体分子种类都无影响。因此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间距,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而温度和压强会影响气体分子的间距。据此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解答】11.2gFe的物质的量是0.2mol, 500mL2mol·L-1的盐酸含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1mol,盐酸过量,根据铁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设生成氢气的体积是VL;
V=4.48L,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和n=cV计算出Fe和HCl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可知盐酸过量,铁反应完,根据Fe~H2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V=n·Vm,标况下Vm约为22.4L/mol,据此计算。
9.【答案】B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 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选项B符合题意;
C、标况定义中的两个限制因素是温度和压强。但是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压强增大而减小,当这两个因素都偏离标准状态时同样有可能使对体积的影响相互抵消,即1mol 气体不在标况下体积也有可能是22.4L,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由V=n×Vm可计算体积,但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则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未标明标况
C、升高温度,减小压强,也可能
D、未注明标况
10.【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解答】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Na+)=0.1mol·L-1×2=0.2mol·L-1。
A.0.2mol·L-1NaCl溶液中c(Na+)=0.2mol·L-1×1=0.2mol·L-1,A符合题意;
B. 1mol·L-1Na2SO4溶液中c(Na+)=1mol·L-1×2=2mol·L-1,B不符合题意;
C. 0.1mol·L-1NaNO3溶液中c(Na+)=0.1mol·L-1×1=0.1mol·L-1,C不符合题意;
D. 0.2mol·L-1Na2SO4溶液中c(Na+)=0.2mol·L-1×2=0.4mol·L-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根据溶液中电离产生的Na+,计算溶液中c(Na+)。
11.【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解答】A.KCl在水中发生电离KCl=K++Cl-,因此溶液中c(Cl-)=0.2mol·L-1;
B.FeCl3在水中发生电离FeCl3=Fe3++3Cl-,因此溶液中c(Cl-)=0.1mol·L-1×3=0.3mol·L-1;
C.KClO3在水中电离KClO3=K++ClO3-,溶液中c(Cl-)=0;
D.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Ca2++CO32-=CaCO3↓,因此溶液中c(Cl-)=0.1mol·L-1;
综上,上述溶液中c(Cl-)最大的是0.3mol·L-1,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在水中电离产生Cl-的个数,确定溶液中c(Cl-),从而比较其大小。
12.【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解答】利用溶液呈现电中性,即有c(Na+)+3c(Fe3+)=c(Cl-)+2c(SO ),代入数值,得到c(SO )=0.2mol/L,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溶液呈现电中性,即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据此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①6.72LNH3(标准状况下)含有氨气分子为: ;
②1.204×1023个H2S分子,含有H2S分子为: ;
③5.6gCH4含有CH4分子为: ;
④0.5molHCl
分子数的大小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进行判断。
14.【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甲烷分子含有原子数为5NA,故A符合题意;
B. 所含分子数为NA,含有的原子数为2NA,故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该物质的浓度×该离子的个数,所以 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0.2mol/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 根据,N=nNA,结合化学式计算原子数,以此分析;
B. 根据N=nNA计算分子数,以此分析;
C. 乙醇熔点-117.3℃,在标准状况下,乙醇还是液体,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只有是气体才能这样表述!应该把22.4升先转化为质量,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去求得物质的量,即NA;
D. 离子浓度=溶质浓度×离子数,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以此分析.
15.【答案】B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不说明状态无法确定一定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A不符合题意;
B.14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一个氮气分子含有两个氮原子,所以含氮原子个数为NA,B符合题意;
C.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 的浓度为0.1mol/L,所以100m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0.1mol,数目为0.01NA,C不符合题意;
D.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一摩尔,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为2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气体所处状态未知;
B.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根据n=cV和N=nNA计算;
D.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
16.【答案】B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25℃,101 kPa时,22.4 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含有原子数小于2NA,A不符合题意;
B. O2和O3都是氧元素的单质,O2和O3的混合物共64 g,即所含氧原子共64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氧原子数目一定为4NA,B符合题意;
C. 2.3g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O2完全反应,钠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失电子数守恒,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不符合题意;
D. 1mol/L的Na2CO3溶液的体积不知道,故无法计算Na+的数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不是标准状态;
C、钠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失电子数守恒,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没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
17.【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常温常压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因此其中所含的原子数小于3NA,A不符合题意;
B.1mol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Cl2不足量,转移电子数目以Cl2为标准,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不符合题意;
C.C2H2和C6H6最简式为CH,式量为13,6.5g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6.5g÷13g/mol=0.5mol,因此其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5mol ×2×NA=NA,C符合题意;
D.在盐酸中HCl电离产生H+、Cl-,无HCl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等于22.4L/mol时指的是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B.应注意“以少定多”的原则;
D.盐酸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的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不含有HCl分子。
18.【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 100mL0.1mol L 1的稀硫酸中含有SO42-个数=0.1L×0.1mol/L×NA=0.01NA,A项不符合题意;
B. 含1mol HCl的盐酸溶液与足量Fe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依据反应的氢离子计算,Fe失去电子总数=氢离子得电子总数=1mol×1×NA=NA,B项不符合题意;
C. 4℃时,水的密度为1g cm-3,5.4mL水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 ,则所含的水分子数是0.3NA,C项符合题意;
D. 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氢气分子中含2个质子,则1mol H2分子中含质子数2NA,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cV=0.1*0.1=0.01mol
B、HCl~e-,故失去的电子为1NA
D、H2~2质子
19.【答案】C
【知识点】常用仪器及其使用;过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小烧杯上,操作不符合题意,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剩余钠放回试剂瓶,选项C符合题意;
D.转移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规范、药品的取用原则判断。
20.【答案】D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A.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定容、摇匀、装瓶,则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符合题意顺序为:④②①③,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需要重新配制,故B不符合题意;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不符合题意;
D.容量瓶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不需要经过干燥就可使用,对实验无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排序;
B.凡是不当操作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的,都需要重新配制;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依据c=n/V进行分析判断;
D.定容操作仍然需要加入蒸馏水。
21.【答案】A;A;E;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原子物质的量,质量依次为:
A. ,9mol,6g;
B.0.5mol,1.5mol, ;
C. ,4mol,73g;
D.1.5mol,10.5mol,147g;
E.2mol,18mol,92g;
F.1mol,3mol,18g;
所以物质的量最大的为A。分子个数最多的为A。原子个数(或物质的量)最多的为E。质量最大的为D。
【分析】 根据n= 分别计算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然后结合其化学式组成计算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可知,原子(或分子)的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原子(或分子)的物质的量越多。
22.【答案】5mol/L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向某1L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发生反应 ,后发生反应 ,则沉淀Cu(OH)2物质的量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体积 ,则氢氧化钠浓度 ,故答案为:5mol/L。
【分析】
注意:根据图像分析,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硫酸,硫酸反应完后才和硫酸铜反应,各质量依据图中所示计算即可,注意单位。
23.【答案】(1)1.0mol/L
(2)2H++Zn=Zn2++H2↑;1.12L
(3)Fe2O3+6H+=2Fe3++3H2O
(4)SO42 +Ba2+=BaSO4↓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n(NaHSO4)= = =0.1mol,c= = =1.0mol/L;故答案为1.0mol/L(2)加Zn粒后,Zn与氢离子发生反应:2H++Zn=Zn2++H2↑,会有大量气体生成,V(H2)=nVm=0.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2H++Zn=Zn2++H2↑;(3)加入Fe2O3后发生反应:Fe2O3+6H+=2Fe3++3H2O,反应生成了铁离子导致溶液变黄色,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4)逐滴滴加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 +Ba2+=BaSO4↓,故答案为SO42 +Ba2+=BaSO4↓。
【分析】n(NaHSO4)= = =0.1mol
24.【答案】(1)8.00
(2)②③①⑥⑤④
(3)C;D
(4)25;量筒、100mL 容量瓶(量筒规格不作要求,容量瓶必须有规格)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m=n×M=c×V×M=0.40mol/L×0.5L×40g/mol=8.00g。
(2)配制溶液所需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气→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因此配制时的正确操作为②③①⑥⑤④。
(3)A、容量瓶未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退溶解后趁热移入容量瓶中,由于“热胀冷缩”使得溶液的体积V偏小,根据可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B不符合题意;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V偏大,根据公式可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C符合题意;
D、NaOH固体已变质,则所称得的NaOH固体的质量偏小,即溶液中溶质n偏小,根据公式可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4)由浓度较高的溶液配制浓度较低的溶液,为稀释过程,稀释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因此可得0.10mol/L×100mL=0.40mol/L×V,解得 V=25mL。
配制该100mL溶液时,还需用到100mL容量瓶;由于所需25mL 0.40mol/L的NaOH溶液需用量筒量取,因此所需的仪器还有量筒。
【分析】(1)根据公式m=n×M=c×V×M进行计算。
(2)根据溶液配制步骤进行排序。
(3)分析错误操作对n、V造成的影响,结合公式分析实验误差。
(4)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过程为稀释,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据此计算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需使用量筒量取浓溶液的体积。
25.【答案】(1)①④⑤⑥;胶头滴管,药匙;搅拌、加速溶解;引流
(2)查漏
(3)②①③⑧⑤⑥⑤⑦④
(4)②④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使用烧杯、玻璃棒、药匙、容量瓶、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和引流;
(2)容量瓶在使用之前必须要进行验漏;
(3)配制溶液时要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
(4)未洗涤导致溶质流失,结果偏低;未冷却导致溶剂质量减少,结果偏高;容量瓶干燥无影响;定容俯视读数导致溶剂质量减少,结果偏高;定容仰视读数导致溶剂质量增多,结果偏低.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对于整个过程需要能够在头脑中清晰的想象出来;误差分析中根据溶质或溶剂的偏差分析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