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分类 (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角形的分类 (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5 11: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概况: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三角形的分类。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概念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自主分类归纳,自主探索、判断出三角形分类的方法和三角形的种类,逐步体会三角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分类 P63-P6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探索三角形分类标准和方法,能熟练运用按角分类和按边分类的方法分析出三角形的种类,并能区分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类、记录、交流等小组活动,结合折剪制作三角形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 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懂得合作学习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两个方面的特征边与角,对三角形进行精确的分类。 教学难点:能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 1、准备5份,一份为教师使用较大,其余四份相同 【3个两边相等的三角形(①有一个角是钝角、②有一个角是直角、③三个角是都锐角)、 3个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④有一个角是钝角、⑤有一个角是直角、⑥三个角都是锐 角)、2个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⑦边长为3㎝的三角形、⑧边长为4㎝的三角形)、 表格一和表格二(表格于附页1)】 2、教具三角板和量角器、4把手工安全剪刀、A4白纸十多张。 学具: 学生人人准备三角板、量角器。
内容提要(教学环节/时间) 教学流程及时间 所需资源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用什么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来完成学习事项(问题、任务、活动、作业),用什么方式表达呈现 教师的调控方式 ——教师需要用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 课本插图 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板书:三角形的角大小不同、边长短不同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课件展示:表格一 课件展示: 1)每个三角形都会有两个锐角; 2)有一个叫是钝角的叫做钝角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叫做直角三角形;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叫做锐角三角形。 课本插图 课本插图 课件展示:表格一,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是等边三角形。 课本内容 课本练习 手工安全剪刀 A4纸 课本练习
导入 1、通过复习什么是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导入 (3分钟) 2、理解三角形的特征,理解三角形按角分类、按边分类。(5分钟) 3、学习三角形按角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12分钟) 4、认识直角三角形。(5分钟) 5、学习三角形按分类、认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7分钟) 6、课堂练习巩固。(8分钟) 7、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5分钟) 环节一: 复习什么是三角形。 学生回顾什么是三角形 (主要强调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城的图形,相临两条线段端点相连,强调三角形有3条边和3个角) 环节二:情景导入 将学生分成4组,根据课文图,导出三角形,引入教师所展示出来的8个三角形,经过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的根据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回答自己的猜想: 1)因为三角形的角大小不同; 2)因为三角形的边长短不同; 引导学生想三角形进行分类可以根据那些条件进行分类。 环节三:三角形的按角分类\10分钟 根据角分类,提示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表格一。学生通过动手进行量一量8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 各组在组长分工并合作,填好表格,并且推举回报人,回报所得数据和发现。 1)每个三角形都会有两个锐角; 2)有一个叫是钝角的叫做钝角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叫做直角三角形;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叫做锐角三角形。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回答,并且说明了理由 学生观察课本中三角形直角的关系图,并理解三角形按角分类。 环节四:直角三角形的学习\3分钟 学生学习课本中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并配合小精灵的话,对直角三角形进行测量,学生根据自己的测量得出; 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直角边长。 环节五:三角形的按边分类 学生观察表格二,并对8个三角 形,进行测量,合作填写数据。 发现三角形: 1)没有一条边相等; 2)有两条边相等; 3)有三条边都相等。 回归课本,理解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是等边三角形。 环节六:巩固练习,综合运用\5分钟 1)课本做一做(P64),学生展示。 2)学生用教师发的A4纸根据自己的了解制作三角形,并解释自己制作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有那些特征。 环节七:总结全课及布置作业\5分钟 结合本课的学习,学生汇报所学到的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和种类。 布置巩固练习题: 练习十五的(P65-66) 环节一: 请同学回顾上次课上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三角形?它是怎么构成的呢?特征是什么? 环节二: 教师出示8个三角形,并且将四份三角形根据分组发下去,给予学生一定思考观察时间。教师提问有哪些共同的特征,8个三角形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提示学生三角形有那些特征,引导学生想到边与角。说出那是因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导致。 引导学生说出按边分类和按角分类。 环节三: 给予5分钟时间让同学们对角度进行测量。并与学生共同填写课件表格一。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个三角形最少有多少个锐角,并引导学生发现钝角,直角,锐角在三角形中的数量。 配合学生在课件上填写表格一,并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发现各类三角形的命名。课本中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课本中三角形按角分类的关系图。进行学生提问,为什么关系图是这样。 环节四: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并且配合小精灵的话,帮助学生理解小精灵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与直角边的关系。 环节五: 引导学生对8个三角形的测量,并提问,三角形是不是只有按角分类这一种?按照边分类有该怎么分类。 以为提问学生的方式填写 表格二,引导学生发现有多少条边相等。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环节六: 布置课堂练习课本做一做(P64)并要求学生展示。 分组分发手工安全剪刀和A4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出三角形,并要求学生解释出所制作出的三角形的类别,特征。 环节七: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和种类。 布置巩固练习题: 练习十五的(P65)